天天看點

你最終會愛上什麼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人生,看看你父親就知道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我們每個人都帶着懵懂降臨到這個世界上,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往往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

因為在最開始的時候,我們并不明白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原生家庭常常會影響我們的心理,改變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Freud曾經指出,一個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不少人都曾經出現過俄狄浦斯情結。

這個情節大概是,指男孩會對自己的母親産生生理上的幻想,這一直是一個比較隐晦的話題,是以也有不少人無法接受,認為這是一個不科學的理論。

你最終會愛上什麼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人生,看看你父親就知道了

在發展心理學中,我們可以将這個理論了解為,男孩為了得到母親全部的愛,對父親産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憎恨。

但是這種憎恨的情感是在無意識下産生的,他們也會在後期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壓抑自己這種不正确的想法,同時也害怕父親會是以報複自己。從這個角度來說,俄狄浦斯情結确實是一個能夠經得起考驗的理論。

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我們每個人都會與父母産生一些必然的沖突。

你最終會愛上什麼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人生,看看你父親就知道了

而現實中也有一個非常殘酷的問題,那就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擁有想要的一切。即便是家境優渥的人,也會有一天需要面臨自己得不到的東西。

當自己的願望無法得到滿足的時候,我們的内心就會産生深深的失落感。但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願望都能夠得到滿足,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童年時期我們與父親的關系很有可能會決定我們今後的人生。

如果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男孩能夠被父親所征服,同時獲得父親所給予的愛,那麼他就會順利度過這個尴尬的時期,同時對自己的性别産生深深的認同。

如果男生沒能順利度過俄狄浦斯時期,就會變得格外戀母。

你最終會愛上什麼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人生,看看你父親就知道了

這樣的男孩很難融入社會,有時也會受到一些來自外界的歧視。因為從小缺失父愛,他們會缺乏一些較為顯著的男性特。如果一個男孩與自己的父親格外疏遠,那麼他很有可能會出現下面提到的這些問題。

因為男生沒能順利度過俄狄普斯時期,是以他仍然過分依賴自己的母親。

這種心理上的不成熟會讓他變得越來越沒有主見,做事情也常常趨于保守,不敢進行突破與創新。現代不少女生所诟病的媽寶男,就是這類人。

這樣的心理也會影響這些男生的婚姻生活,讓他們無法很好處理自己的婚姻家庭與原生家庭。

你最終會愛上什麼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人生,看看你父親就知道了

過分在乎與母親的關系,會讓男生将母子關系淩駕于夫妻關系之上,這段婚姻便很難走向幸福。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這類男生在選擇自己的伴侶時,通常會選擇那些年齡稍長,或是看起來比較成熟,與自己母親有某些相似特征的女生。

但是他們自己又是十分幼稚的,是以常常會給自己的伴侶造成傷害。這種心理同樣也會出現在女孩身上,為了得到屬于父親的愛,一些女孩也會對自己的母親充滿敵意。

曾經有位女生就是因為沒能順利度過這個時期,導緻她今後的人生非常失敗混亂。其實已經40多歲,她還是沒能擁有一段屬于自己的幸福回憶。

你最終會愛上什麼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人生,看看你父親就知道了

造成悲劇發生的根源,就是因為他還是一個小女孩的時候,沒能如願得到屬于父親的關愛。是以成年後,她一次又一次的去與那些冷漠的已婚男人糾纏,想要再次重制當年的場景,并改變當時的結局,以此來證明自己的魅力。

但一個女孩與自己的父親過于親密也不是一件好事,在懵懂無知的情況下,女生也會變得想要刻意展示自己。

也有一些女生發自内心的抗拒這種特殊的親密,是以她們會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加沒有魅力,打消其他男人對自己的想法。

不過也有人對此提出疑問,為什麼我們在幼年時期,往往會更加的排斥的是與自己性别相同的父母親呢?

你最終會愛上什麼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人生,看看你父親就知道了

其實在心理學中,還有一個被稱為反俄狄浦斯情結的理論。隻不過這種心理通常發生在那些家庭并不幸福的人身上。

當我們對善惡是非有一個較為懵懂的概念時,我們已經會對家中的家庭成員作出判斷。如果異性家長的脾氣不好,我們就會發自内心地對其産生厭惡,進而更加認同與我們同性别的家長。

受到這種心理的影響,那些并不認同自己父親的女生,長大後往往會選擇一個類似于父親的男生作為伴侶。

這并不是因為她喜歡對方的這種行為,僅僅是因為她們認同自己母親的做法,是以在選擇伴侶時也會更加向自己的母親靠攏。

你最終會愛上什麼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人生,看看你父親就知道了

有一些人甚至會被這種心理束縛住,不願意選擇健康良好的伴侶。她們不願意背叛自己所認可的家長,無法接受自己獨自享有幸福。

如果沒能成功度過狄浦斯情結,我們便會不斷地阻止自己走向成功。綜上所述,你會愛上什麼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人生,看看你父親就知道了。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