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杜聿明的作戰指揮,到底屬于什麼水準?粟裕一句話點評

日軍的入侵,讓腐敗的中國從沉睡中醒來,炮火的洗禮和無期的燒殺搶掠讓中國人民飽受人間苦難,于是民國政府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立了起來。

各路軍閥紛紛加入其中,為我國的抗日鬥争又增添了許多有生力量。曆史上曾經出過許多的愛國将領,或許他們并不是紅軍的一員,但是他們卻在以另一種方式,另一個陣營為抗擊日寇做出自己應盡的義務。

而卻有這麼一位國民黨将領,被粟裕點評“隻能打勝仗,不能打敗仗。”那他真實的作戰指揮水準是什麼樣的呢?

童年經曆,埋下種子

1904年11月28日杜聿明出生于陝西米脂縣東區呂家崄杜家灣,而要是說起他的家庭背景,可謂是風光無限,祖上曾經更是當地有名的地主老财。

杜聿明的作戰指揮,到底屬于什麼水準?粟裕一句話點評

直到他父親杜良奎這一代才逐漸沒落,成為了西安長安大學的執教老師,并參加了愛國組織同盟會,是鄉裡有名的愛國人士。

曾經多次回到老家,鼓動老鄉們反對封建帝制,更是在袁世凱兵變稱帝後,積極參加反對稱帝鬥争。

而作為愛國人士的後代,杜聿明也受到了其父的影響,從小便愛舞刀弄槍,夢想着以後成為大将軍。

但是光有武力可不行,十二歲時,在父親的帶領下,年幼的他進入了表哥李鼎銘辦的成家坌國小讀書。

雖然内心對于學習極度排斥,但是在老師的嚴厲教導下,倒也是小有成就。

随後因為祖父母的相繼去世,而父親也常年在外教書,不能經常回家,于是年幼的杜聿明早早便學會了自力更生的生活,由于腦瓜聰慧,很快他便掌握了一套經營家業,打理家庭的本領,鄉親們對于這個機靈的少年也是贊不絕口。

杜聿明的作戰指揮,到底屬于什麼水準?粟裕一句話點評

但是之後,父親因為工作的關系返歸家中,見到自己的兒子竟然因為家中瑣事而荒廢了學業,做為一名人民教師的他頓時怒不可遏,決定将他帶出去讓自己貼身管教,至于家中的事物則是交由侄兒打理。

于是杜聿明就這樣跟随父親來到了榆林,便在當時縣裡的唯一一所中學繼續自己的學業。

1923年,杜聿明在榆林中學畢業後,便被家中安排與比自己大兩歲的曹秀清結為了夫妻,随後年少輕狂的他與自己的幾位好友相約前往了北京遊玩。

但是在北京的時候,對杜聿明的感觸卻尤為深刻,甚至改變了他的一生,原本想要依照父親意願報考北京大學的他,卻因為見慣了社會的黑暗和政府的腐朽于是希望以自己的力量改變這個國家,而這時又碰巧黃埔軍校在招生,受到革命思想的他毅然選擇報考了黃埔軍校。

杜聿明的作戰指揮,到底屬于什麼水準?粟裕一句話點評

大學生活,參加革命

1924年3月,杜聿明和堂兄成功被黃埔軍校錄取。

而一心想要報效祖國的他,在校期間一改往日的嬉戲玩鬧,反而認真學習,對于軍校設定的一些作戰課程,他從不馬虎,認認真真的完成,赢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稱贊和羨慕。

之後還有同學們一起參加了讨平廣州反動商團的戰鬥,而這也是他長這麼大以來第一次真刀真槍的戰鬥,并在這一次之後,他對戰争有了新的了解。

随後從軍校畢業,他被配置設定到了何應欽第一教導團第一營第三連當見習官兼軍需上士,但因為戰鬥出色,很快便被升為副排長。

1925年初,在軍校的号召下,杜聿明參加了讨伐廣東軍閥陳炯明的戰鬥,并在這次行動中大發異彩,以他敢打敢拼的作戰風格,獲得了汪精衛的重視,同年在胡景翼的直接上司下,他協助蘇聯顧問開始籌備軍校。

杜聿明的作戰指揮,到底屬于什麼水準?粟裕一句話點評

之後的北伐戰争,抗日戰争杜聿明更是将這種作戰風格貫徹到底,但由于陣營的不同,在解放戰争時期,他被共軍俘獲,但由于他的種種愛國之舉,最終遭到赦免,并被特邀成為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并在之後為祖國的統一做出了貢獻,最終因為腎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77歲。

粟裕點評,十字真言

那麼作為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抗日将領,杜聿明的作戰水準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粟裕的十字點評道出了答案“隻能打勝仗,不能打敗仗。”

看到這裡,或許大家會有疑惑,為什麼會這樣點評他呢?其實答案很簡單,當時的很多國軍将領都與他一樣存在着這個問題。

杜聿明的作戰指揮,到底屬于什麼水準?粟裕一句話點評

因為他們都是從軍校或者系統出生,對于戰争的變化掌握不大,往往在順風的時期可以将敵人打的節節敗退

但當戰局發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情之後,便開始失去了把握,進而不知道該如何去指揮這場戰鬥,導緻結局的失敗。

但那時又碰巧遇上國軍的裝備精良,于是杜聿明可以頻頻的打赢勝仗,但如果要是讓他打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恐怕是難上加難。

是以總的來說粟裕将軍的這句評價還是十分中肯的,但是這也并不能将杜聿明與其他的愛國将領劃分為不會打仗的行列當中,畢竟他們曾經也為抗日戰争貢獻過自己的一分力量,是新中國成立的有功之臣。

杜聿明的作戰指揮,到底屬于什麼水準?粟裕一句話點評

小結:

作為一名地主老财的後代,杜聿明本可以依靠家庭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不必每天面對着刀光劍影,因為一不小心就會丢掉性命,但他卻毅然選擇了後者。

隻為拯救這個危在旦夕的國家,這份愛國之心是值得現在的我們好好學習的,然而他也确實做到了,雖然最後還是被俘獲,但是卻依舊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的身份,臨終之前還在為了祖國的統一而努力,這份堅持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或許他可能不是“百戰百勝”的将軍,又或許他的指揮方式不是最完美的,但是這也并不影響他以自己最特别的方式來拯救這個國家,盡自己所能的為國家崛起做出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