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杜聿明的作战指挥,到底属于什么水平?粟裕一句话点评

日军的入侵,让腐败的中国从沉睡中醒来,炮火的洗礼和无期的烧杀抢掠让中国人民饱受人间苦难,于是民国政府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立了起来。

各路军阀纷纷加入其中,为我国的抗日斗争又增添了许多有生力量。历史上曾经出过许多的爱国将领,或许他们并不是红军的一员,但是他们却在以另一种方式,另一个阵营为抗击日寇做出自己应尽的义务。

而却有这么一位国民党将领,被粟裕点评“只能打胜仗,不能打败仗。”那他真实的作战指挥水平是什么样的呢?

童年经历,埋下种子

1904年11月28日杜聿明出生于陕西米脂县东区吕家崄杜家湾,而要是说起他的家庭背景,可谓是风光无限,祖上曾经更是当地有名的地主老财。

杜聿明的作战指挥,到底属于什么水平?粟裕一句话点评

直到他父亲杜良奎这一代才逐渐没落,成为了西安长安大学的执教老师,并参加了爱国组织同盟会,是乡里有名的爱国人士。

曾经多次回到老家,鼓动老乡们反对封建帝制,更是在袁世凯兵变称帝后,积极参加反对称帝斗争。

而作为爱国人士的后代,杜聿明也受到了其父的影响,从小便爱舞刀弄枪,梦想着以后成为大将军。

但是光有武力可不行,十二岁时,在父亲的带领下,年幼的他进入了表哥李鼎铭办的成家坌小学读书。

虽然内心对于学习极度排斥,但是在老师的严厉教导下,倒也是小有成就。

随后因为祖父母的相继去世,而父亲也常年在外教书,不能经常回家,于是年幼的杜聿明早早便学会了自力更生的生活,由于脑瓜聪慧,很快他便掌握了一套经营家业,打理家庭的本领,乡亲们对于这个机灵的少年也是赞不绝口。

杜聿明的作战指挥,到底属于什么水平?粟裕一句话点评

但是之后,父亲因为工作的关系返归家中,见到自己的儿子竟然因为家中琐事而荒废了学业,做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他顿时怒不可遏,决定将他带出去让自己贴身管教,至于家中的事物则是交由侄儿打理。

于是杜聿明就这样跟随父亲来到了榆林,便在当时县里的唯一一所中学继续自己的学业。

1923年,杜聿明在榆林中学毕业后,便被家中安排与比自己大两岁的曹秀清结为了夫妻,随后年少轻狂的他与自己的几位好友相约前往了北京游玩。

但是在北京的时候,对杜聿明的感触却尤为深刻,甚至改变了他的一生,原本想要依照父亲意愿报考北京大学的他,却因为见惯了社会的黑暗和政府的腐朽于是希望以自己的力量改变这个国家,而这时又碰巧黄埔军校在招生,受到革命思想的他毅然选择报考了黄埔军校。

杜聿明的作战指挥,到底属于什么水平?粟裕一句话点评

大学生活,参加革命

1924年3月,杜聿明和堂兄成功被黄埔军校录取。

而一心想要报效祖国的他,在校期间一改往日的嬉戏玩闹,反而认真学习,对于军校设置的一些作战课程,他从不马虎,认认真真的完成,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和羡慕。

之后还有同学们一起参加了讨平广州反动商团的战斗,而这也是他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真刀真枪的战斗,并在这一次之后,他对战争有了新的理解。

随后从军校毕业,他被分配到了何应钦第一教导团第一营第三连当见习官兼军需上士,但因为战斗出色,很快便被升为副排长。

1925年初,在军校的号召下,杜聿明参加了讨伐广东军阀陈炯明的战斗,并在这次行动中大发异彩,以他敢打敢拼的作战风格,获得了汪精卫的重视,同年在胡景翼的直接领导下,他协助苏联顾问开始筹备军校。

杜聿明的作战指挥,到底属于什么水平?粟裕一句话点评

之后的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杜聿明更是将这种作战风格贯彻到底,但由于阵营的不同,在解放战争时期,他被共军俘获,但由于他的种种爱国之举,最终遭到赦免,并被特邀成为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并在之后为祖国的统一做出了贡献,最终因为肾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粟裕点评,十字真言

那么作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抗日将领,杜聿明的作战水平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粟裕的十字点评道出了答案“只能打胜仗,不能打败仗。”

看到这里,或许大家会有疑惑,为什么会这样点评他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当时的很多国军将领都与他一样存在着这个问题。

杜聿明的作战指挥,到底属于什么水平?粟裕一句话点评

因为他们都是从军校或者系统出生,对于战争的变化掌握不大,往往在顺风的时期可以将敌人打的节节败退

但当战局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情之后,便开始失去了把握,从而不知道该如何去指挥这场战斗,导致结局的失败。

但那时又碰巧遇上国军的装备精良,于是杜聿明可以频频的打赢胜仗,但如果要是让他打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恐怕是难上加难。

所以总的来说粟裕将军的这句评价还是十分中肯的,但是这也并不能将杜聿明与其他的爱国将领划分为不会打仗的行列当中,毕竟他们曾经也为抗日战争贡献过自己的一分力量,是新中国成立的有功之臣。

杜聿明的作战指挥,到底属于什么水平?粟裕一句话点评

小结:

作为一名地主老财的后代,杜聿明本可以依靠家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不必每天面对着刀光剑影,因为一不小心就会丢掉性命,但他却毅然选择了后者。

只为拯救这个危在旦夕的国家,这份爱国之心是值得现在的我们好好学习的,然而他也确实做到了,虽然最后还是被俘获,但是却依旧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的身份,临终之前还在为了祖国的统一而努力,这份坚持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或许他可能不是“百战百胜”的将军,又或许他的指挥方式不是最完美的,但是这也并不影响他以自己最特别的方式来拯救这个国家,尽自己所能的为国家崛起做出贡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