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将軍吃飯時發現一隻“鳥”,立刻丢下碗筷,下令:馬上撤退

将軍吃飯時發現一隻“鳥”,立刻丢下碗筷,下令:馬上撤退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自古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事關存亡的抗日戰争中,肯以一己之軀成民族大義的英雄如河中沙礫,不計其數,徐亨植便是其中一位。

他骁勇善戰,足智多謀,在吃飯時僅憑一隻無意飛來的鳥兒就能覺察敵人動向;并迅速做出判斷,下令馬上撤退。這位抗日英雄究竟在鳥兒身上看出什麼玄機?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窺一管而知豹身

1939年,東北是苦寒之地,也是抗日戰争時期最先淪于日軍鐵蹄之下的國土,更加是日本侵華的大學營。這種種特征昭示着在此地進行反侵略戰争是十分兇險而艱難的。然就是在這樣艱難困苦的情況下,徐亨植卻帶領着他的士兵們和瘋狂的日本人進行着斡旋對抗。

将軍吃飯時發現一隻“鳥”,立刻丢下碗筷,下令:馬上撤退

細細想來,似乎能夠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都和徐亨植有同一種特質——險境中求生存。現代社會中那些數得上名的企業掌舵人,董明珠,馬雲,馬化騰,哪一個不是千軍萬馬中殺出來的将軍。這也啟示大家,一将功成萬骨枯,能夠登上頂峰的人,必定需要有過人的膽識和勇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當時,日軍的裝備優于共産黨,人數也是共産黨的數倍。在這種敵我雙方力量懸殊的條件下,身為第三軍的參謀長,徐亨植采取了回避敵人優勢兵力,儲存我方實力,以小股士兵幹擾敵方布局的作戰方針,以期尋找到重創敵軍的機會。

但是随着日軍部隊的不斷增多,抗日連隊的補給被切斷,戰争形勢已然變得無比危急;萬般無奈之下,徐亨植隻能先帶領軍隊躲避敵人地趕盡殺絕。

這日,徐亨植又一次帶着士兵和日軍糾纏了許久,眼看到了吃飯的時間,将士們也都疲累不堪,他就下令原地休整,起鍋做飯。當大家把飯做好,正在進行午飯時,一隻漂亮的鳥兒飛進衆人眼中。

将軍吃飯時發現一隻“鳥”,立刻丢下碗筷,下令:馬上撤退

它的羽毛由翠綠染就,鮮豔漂亮;更令人稱奇的是它絲毫不懼怕人類,窩在樹枝上靜靜地接受着風塵仆仆的士兵們的打量,一動不動,似乎對于人類的觀賞早已習慣。

能夠在這樣戰火紛飛的時節見到如此不凡的鳥兒,實屬不易。因而士兵們便對它百般逗弄,并期望用衣袋口中的糧食将其哄下枝頭。

不過很可惜,這隻鳥兒顯然是嬌生慣養出來的,對于大家給予的粗糧興緻缺缺,不屑一顧,猶如一位驕矜的名門閨秀。這可把大夥兒樂壞了。而此時徐亨植也收到消息趕來檢視;這一檢視,當即就感覺大事不妙。

原來,他在早期的革命生涯中參與過城市的地下網建設。那時,他看到過煙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的遺老貴紳們養的鳥兒,都是顔色極亮,色澤瑩潤,食不厭精脍不厭細,眼前這隻鳥漂亮異常,又不懼人,很明顯和它們屬于同類。

将軍吃飯時發現一隻“鳥”,立刻丢下碗筷,下令:馬上撤退

如今,這隻鳥出現在這裡,說明它的主人也就在附近,能夠在東北有閑心閑錢養鳥的人,隻有日本人和僞軍。

想到這裡,徐亨植立刻放下未吃完的飯碗,下令立刻開拔,不能被敵人追上。可以通過一隻小鳥分析出敵人的所在,不得不承認,徐亨植是一個有勇有謀,粗中有細的将軍。他的這種非比尋常的戰略眼光如果放在21世紀,也必定能夠有所建樹,功成名就。

王于興師,修我甲兵

徐亨植雖然下令撤退,但是他心中也有另一番計較。富貴人家養的鳥兒都識路,它總要飛回敵軍所在地,如果派人跟着它,也必然能夠知曉敵人的根據地。事不宜遲,他當即派遣尖刀班的一名戰士跟随檢視。

時間滴滴答答地溜走,大概一個小時後偵察兵傳來消息,說在後山腳底的一片深水潭附近看到了敵軍的指揮部,鳥兒便是從那裡飛出來的。得到這個訊息,徐亨植領着自己的戰士在距離敵軍甚遠的山坳中隐蔽了起來。

長時間的隐蔽使得敵人逐漸放松,徐亨植覺得已經到了出手的時候。這日,他對早已摩拳擦掌的戰士們做了戰前動員,然後趁着夜色帶領部隊潛入敵方的指揮所。

将軍吃飯時發現一隻“鳥”,立刻丢下碗筷,下令:馬上撤退

此時,黑夜中的敵人都已經沉睡過去,毫不知道危險正在逼近。随着徐亨植的一個手勢,跟随着他的士兵們四散開來,将非戰鬥的敵軍機關迅速解決,前後用時不足十分鐘。之後,他又率領戰士擊斃數十名敵軍的中高階層将領,繼續清理正在睡覺的敵軍有生力量。

很快,敵軍大部分都在睡眠中永遠沉睡了下去,而徐亨植的部下幾乎沒有損傷,那隻養尊處優的鳥兒還在籠子裡叽叽喳喳個不停。

能屈能伸,還能果斷抓住時機,徐亨植的成功不是沒有道理的。反觀社會生活,也有很多心懷壯志,渴望功成名就之人,他們在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時候奔赴商海,以期望可以開辟人生的新天地,可是真正可以在創業的道路中走下去的卻很少,這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創業者缺乏果斷,有勇無謀。

隻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天妒英才是一個讓人無奈的詞語,雖無奈卻仍要接受。1942年,抗日戰争進入雙方對峙階段。徐亨植的部隊與日軍在慶安展開纏鬥,雙方你來我往,激烈異常;随着雙方的難解難分,徐亨植部隊的彈藥消耗一空。最後,日軍将其團團圍住,并指令他投降。

将軍吃飯時發現一隻“鳥”,立刻丢下碗筷,下令:馬上撤退

可是,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徐亨植是一個甯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愛國将軍,他誓死不選擇投降,最終死于敵人的槍口之下。這個智勇雙全的抗日英雄就此隕落,年僅三十三歲。

大多數的軍人,身上都少不了粗枝大葉的性格,然徐亨植卻可以由一隻鳥而順藤摸瓜,掌握敵軍的動向,可謂心思缜密;知道敵軍之所在又能夠耐心等待時機,不貪功冒進,可謂明智;抓住機會後敢于率軍隊深入敵人内部,拼死一搏,可謂勇。

這樣優秀的将軍值得所有人敬佩;除此外,他對家國所懷的愛,對人民所懷的義,也值得後人懷念敬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