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東9旬老兵持雙槍,96年警察上門收繳被拒,稱:槍是粟裕送他的

在我國,普通公民是不能持有槍支彈藥的,違者将遭到重罰,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十分明白,不過,如果是執行特殊任務或者有其他方面需要時,公民持有槍支彈藥必須擁有持槍證,普通老百姓是不被允許擁有槍支的。

然而,在山東萊蕪卻有這麼一位“頑固”的96歲老人,他不但不打算上交自己儲存多年的兩把槍,還出示了一份十分特别的證明,引發了一段令人刻苦銘心的曆史,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為什麼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卻會有普通人都接觸不到的槍支,而且還不上交呢?通過當地部門介入,這才讓人們明白,原來其中大有文章。

山東9旬老兵持雙槍,96年警察上門收繳被拒,稱:槍是粟裕送他的

一、13歲參軍

老人名叫做滕西遠,是上世紀一位參與了抗日戰争、國共内戰以及北韓戰争的光榮老兵。從1996年山東萊蕪開始大規模搜查居民非法持有槍支彈藥時,曾經就有人向當地官方反映過滕西遠老人的情況,當民警來到老人家中試圖調查驗證并了解相關事宜後,才得知了老人的真實身份,以及背後“藏槍”的隐情。

1937年,當日寇的鐵蹄肆意踐踏華夏大地時,13歲的滕西遠親眼見證了殘暴的日軍是如何欺壓并屠殺中國軍民的,從那時候起,在滕西遠的内心深處就産生了保家衛國、驅逐敵人的想法。

既然有了想法,就必須付諸行動,随後,他和他的兩個哥哥私底下商量好後就加入了“萊蕪大隊”,成為了一名活躍在當地的抗日勇士。

不過,由于生活環境和品質水準的影響,13歲的滕西遠看起來有些營養不良,當時的他面容憔悴,身材矮小,幾乎沒有人相信他已經13歲,是以也不好安排他前往一線作戰,畢竟以滕西遠的身體來說,他是完全不符合行軍打仗的條件的。

山東9旬老兵持雙槍,96年警察上門收繳被拒,稱:槍是粟裕送他的

可是,正如西方那句諺語說的:“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必然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滕西遠雖然看上去瘦弱矮小,可換個角度來說這也是他的一大優勢,雖然不适合上前線,但是,他在偵查與滲透敵後方面确實有一手,加上他經常裝扮成乞丐的樣子實在是讓人覺得心疼,是以,他多次穿插于敵後戰線搜集情報。

1940年,山東萊蕪遭到日軍掃蕩,在作戰中,滕西遠和另外兩個戰士利用地形優勢與敵人展開了周旋,在躲避搜捕的過程中,滕西遠和他的戰友們還幹掉了一個落單的日本兵。雖然死裡逃生躲過一劫,卻失去了與萊蕪抗日隊伍的聯系,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待在淪陷區已經失去了意義,于是,他決心去别的地方尋找抗日隊伍。

最終,經曆了長途跋涉後,滕西遠取得了與八路軍第四支隊的聯系,恰巧遇到了日軍當年對第四支隊的圍剿,在這次戰役中,狡猾的日軍首先搶占了有利位置對八路軍造成了很大的威脅,雙方的傷亡在不斷上升,而遲遲拿不下制高點的八路軍指戰員們内心也是十分着急。

山東9旬老兵持雙槍,96年警察上門收繳被拒,稱:槍是粟裕送他的

正在所有人都一籌莫展的時候,滕西遠通過觀察發現,盤踞在對面山頭的日軍之是以能夠多次打退八路軍的進攻,是因為有人使用旗語與其他部隊聯系,才使得八路軍無法對其形成有效打擊。

而後,發現了秘密的滕西遠立刻端起他的槍,瞄準着對面打旗語的日本兵并扣動了扳機,槍聲一響,日本旗語兵應聲倒地。就這樣,滕西遠來到第四支隊的第一戰就成為了打破局勢的關鍵人物,為此,所有人對他刮目相看。

在這次戰鬥結束後,滕西遠也獲得了上級部門的嘉獎,其中,第四支隊司令員甚至送給了他一把“駁殼槍”,在此之後,這把具有特殊意義的駁殼槍也成為了滕西遠最信任的夥伴和戰友,陪伴他走過了那段最艱難的戰争歲月。

二、解放戰争期間,獲得粟裕贈送的“駁殼槍”

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的抗日戰争迎來了最後的勝利。在舉國歡慶的同時,滕西遠也在考慮和平年代自己的出路,對此,他也幻想過回家娶媳婦、蓋房子擁有自己的家庭。不過,一場突如其來的戰争,再次改變了他的命運,這一次,他要面對的将是裝備更加精良的國民黨部隊。

山東9旬老兵持雙槍,96年警察上門收繳被拒,稱:槍是粟裕送他的

緊接而來的内戰開始後,滕西遠所在的部隊被編入了粟裕的華東野戰軍,那一年,他才21歲,雖然生理年齡較小,實際上,滕西遠已經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老兵”了。有一天,滕西遠和幾名戰友上山巡查時,發現有一支敵軍小分隊滲透了進來。

雙方的實力差距很大,敵軍足足有200人之多,而滕西遠這邊也就隻有三個人而已,怎麼辦呢?其餘兩人面面相觑,唯獨滕西遠心裡已經有了辦法——利用敵人在明處的不利态勢,滕西遠用手榴彈恐吓對方已經被解放軍大部隊包圍,向敵人傳遞出一個假消息以擾亂其士氣和信心。

正當敵軍小分隊驚恐萬分時,手榴彈産生的巨大聲響引起了周圍解放軍的注意,在一番掙紮下,這支敵軍隊伍被全部殲滅,此戰過後,人們打戰場時才發現,這兩百号人的敵軍竟然是國民黨第十一師的精銳。滕西遠在這次行動中,首先發現了敵人的蹤迹并且臨危不亂,成功化解了一次危機。

這一次,滕西遠被粟裕表彰了,後者親自給他頒發獎章并送給了他一把嶄新的駁殼槍,這把槍正是從此次作戰中繳獲而來的。可以這麼說,當時的滕西遠不過才22歲,擁有這樣的成就已經十分了不起,從此之後,滕西遠變成了名副其實的“雙槍戰士”,在戰場上好不威風。

山東9旬老兵持雙槍,96年警察上門收繳被拒,稱:槍是粟裕送他的

新中國成立時,滕西遠心想:日本人和蔣介石都被打跑了,國家應該能夠太平。基于如此,他再次考慮起了自己以後的和平生活,正當他沉浸在自己美好的幻想時,老天爺再次和他開了一個玩笑。

1950年,北韓半島局勢緊張,美國悍然插手北韓事務,嚴重威脅到了新成立的共和國的安全,為了不至于讓北韓半島的烽火燒到東北的沃土。黨中央做出了一項重要決定:由彭德懷指揮大軍進入北韓半島參戰。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懷揣着對美帝國主義的仇恨和早日回家的心情,滕西遠再次被征召成為了志願軍的一員,不過,這一次他所面對的敵人不同于日本人和國民黨,美國人在此前的戰争中還從來沒有失敗過,而且,美國大兵身上的裝備、制空權、技術武器和後勤支援是志願軍完全無法比拟的。

在當時,抗美援朝戰争是異常艱苦的,志願軍戰士除了要時刻準備好與美國大兵拼命之外,還要抵擋嚴寒和大雪,許多志願軍戰士雖逃過了美國人的狂轟濫炸最後卻倒在了雪地之中,實在是令人惋惜。

山東9旬老兵持雙槍,96年警察上門收繳被拒,稱:槍是粟裕送他的

不得不說,在整個過程中,最能夠展現出北韓戰争殘酷的無疑是“上甘嶺之戰”,在這場著名戰役中,惱羞成怒的美國人集合重兵不說,而且還集中了大量技術武器和重武器,試圖一舉打開北韓局勢結束戰争,然而,美國人的算盤在英勇的志願軍面前落了空。

1953年,滕西遠所在的部隊接到訓示前往馬裡坪駐防,期間他們遇到了一支美軍部隊,美國大兵裝備精良,而志願軍僅僅隻有迫擊炮能夠提供遠端火力,更加要命的是,滕西遠和他的戰友們都沒有合适的反坦克武器,隻能依靠近距離放置炸藥包,來摧毀這些龐然大物。

此前,在抗日戰争中,缺乏單兵反坦克武器的八路軍戰士就嘗試用這種土法子解決日軍坦克,此舉被證明是相當危險的。滕西遠的提議赢得了戰友們的認可,可是,該由誰去接近并放置炸藥包呢?再一次,滕西遠站了出來。

利用地勢掩護,滕西遠完美地掩飾了自己的方位,之後,一步步接近美軍坦克,一切看起來都很順利,遺憾的是,在最後一步時還是出了問題——美國人發現了他,在進行了一陣短暫而急促的交火後,滕西遠頭部負傷完成了任務。

山東9旬老兵持雙槍,96年警察上門收繳被拒,稱:槍是粟裕送他的

三、持有2把“老夥計”

1955年,抗美援朝戰争勝利後,滕西遠非常幸運地再次活了下來,這一次,敵人真的已經全部被肅清。至此,老兵滕西遠選擇回到山東萊蕪老家。

在此之後,滕西遠從來沒有和周圍人提起他的身份和曆史,隻是和家人聊天或者是教育後人時才說起他的故事。作為一名軍人,退伍後他一直把當年獲得的兩把“駁殼槍”留在身邊,于他而言,這2把“駁殼槍”已經不再是殺敵的武器,而是象征着一名老兵當年的榮譽。

時隔多年,當1996年民警上門拜訪時,滕西遠老爺子已經猜到了他們的來意,随後,他不慌不忙地拿出多年前由解放軍6202部隊出示的允許其佩戴槍支的特殊證明,并表示拒絕上交,與其說這是持槍證,不如說是部隊對他多年優秀表現的承認和褒獎。

不過,縱然有解放軍部隊出示的持槍證明,民警還是擔憂槍支走火的情況,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兩把槍在和平年代已經經過了特殊處理,是不存在走火和威脅人身安全的可能的,簡單來說,其實解放軍6202部隊在給滕西遠持槍證時,這兩把槍就已經被處理過成為“啞槍”。

山東9旬老兵持雙槍,96年警察上門收繳被拒,稱:槍是粟裕送他的

對此,恍然大悟的民警們這才放下了懸着的心,對于這樣一位戰功顯赫的老戰士,他們也表達了由衷的敬佩之情,96歲的老戰士持槍70多年,最後,在民警們的了解下得以繼續與他的兩個“老夥計”相伴終身,這本來就是一個很感人的故事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