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山东9旬老兵持双枪,96年警察上门收缴被拒,称:枪是粟裕送他的

在我国,普通公民是不能持有枪支弹药的,违者将遭到重罚,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十分明白,不过,如果是执行特殊任务或者有其他方面需要时,公民持有枪支弹药必须拥有持枪证,普通老百姓是不被允许拥有枪支的。

然而,在山东莱芜却有这么一位“顽固”的96岁老人,他不但不打算上交自己保存多年的两把枪,还出示了一份十分特别的证明,引发了一段令人刻苦铭心的历史,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为什么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却会有普通人都接触不到的枪支,而且还不上交呢?通过当地部门介入,这才让人们明白,原来其中大有文章。

山东9旬老兵持双枪,96年警察上门收缴被拒,称:枪是粟裕送他的

一、13岁参军

老人名叫做滕西远,是上世纪一位参与了抗日战争、国共内战以及朝鲜战争的光荣老兵。从1996年山东莱芜开始大规模搜查居民非法持有枪支弹药时,曾经就有人向当地官方反映过滕西远老人的情况,当民警来到老人家中试图调查取证并了解相关事宜后,才得知了老人的真实身份,以及背后“藏枪”的隐情。

1937年,当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华夏大地时,13岁的滕西远亲眼见证了残暴的日军是如何欺压并屠杀中国军民的,从那时候起,在滕西远的内心深处就产生了保家卫国、驱逐敌人的想法。

既然有了想法,就必须付诸行动,随后,他和他的两个哥哥私底下商量好后就加入了“莱芜大队”,成为了一名活跃在当地的抗日勇士。

不过,由于生活环境和质量水平的影响,13岁的滕西远看起来有些营养不良,当时的他面容憔悴,身材矮小,几乎没有人相信他已经13岁,所以也不好安排他前往一线作战,毕竟以滕西远的身体来说,他是完全不符合行军打仗的条件的。

山东9旬老兵持双枪,96年警察上门收缴被拒,称:枪是粟裕送他的

可是,正如西方那句谚语说的:“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滕西远虽然看上去瘦弱矮小,可换个角度来说这也是他的一大优势,虽然不适合上前线,但是,他在侦查与渗透敌后方面确实有一手,加上他经常装扮成乞丐的样子实在是让人觉得心疼,所以,他多次穿插于敌后战线搜集情报。

1940年,山东莱芜遭到日军扫荡,在作战中,滕西远和另外两个战士利用地形优势与敌人展开了周旋,在躲避搜捕的过程中,滕西远和他的战友们还干掉了一个落单的日本兵。虽然死里逃生躲过一劫,却失去了与莱芜抗日队伍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待在沦陷区已经失去了意义,于是,他决心去别的地方寻找抗日队伍。

最终,经历了长途跋涉后,滕西远取得了与八路军第四支队的联系,恰巧遇到了日军当年对第四支队的围剿,在这次战役中,狡猾的日军首先抢占了有利位置对八路军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双方的伤亡在不断上升,而迟迟拿不下制高点的八路军指战员们内心也是十分着急。

山东9旬老兵持双枪,96年警察上门收缴被拒,称:枪是粟裕送他的

正在所有人都一筹莫展的时候,滕西远通过观察发现,盘踞在对面山头的日军之所以能够多次打退八路军的进攻,是因为有人使用旗语与其他部队联系,才使得八路军无法对其形成有效打击。

而后,发现了秘密的滕西远立刻端起他的枪,瞄准着对面打旗语的日本兵并扣动了扳机,枪声一响,日本旗语兵应声倒地。就这样,滕西远来到第四支队的第一战就成为了打破局势的关键人物,为此,所有人对他刮目相看。

在这次战斗结束后,滕西远也获得了上级部门的嘉奖,其中,第四支队司令员甚至送给了他一把“驳壳枪”,在此之后,这把具有特殊意义的驳壳枪也成为了滕西远最信任的伙伴和战友,陪伴他走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战争岁月。

二、解放战争期间,获得粟裕赠送的“驳壳枪”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迎来了最后的胜利。在举国欢庆的同时,滕西远也在考虑和平年代自己的出路,对此,他也幻想过回家娶媳妇、盖房子拥有自己的家庭。不过,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再次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一次,他要面对的将是装备更加精良的国民党部队。

山东9旬老兵持双枪,96年警察上门收缴被拒,称:枪是粟裕送他的

紧接而来的内战开始后,滕西远所在的部队被编入了粟裕的华东野战军,那一年,他才21岁,虽然生理年龄较小,实际上,滕西远已经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老兵”了。有一天,滕西远和几名战友上山巡查时,发现有一支敌军小分队渗透了进来。

双方的实力差距很大,敌军足足有200人之多,而滕西远这边也就只有三个人而已,怎么办呢?其余两人面面相觑,唯独滕西远心里已经有了办法——利用敌人在明处的不利态势,滕西远用手榴弹恐吓对方已经被解放军大部队包围,向敌人传递出一个假消息以扰乱其士气和信心。

正当敌军小分队惊恐万分时,手榴弹产生的巨大声响引起了周围解放军的注意,在一番挣扎下,这支敌军队伍被全部歼灭,此战过后,人们打战场时才发现,这两百号人的敌军竟然是国民党第十一师的精锐。滕西远在这次行动中,首先发现了敌人的踪迹并且临危不乱,成功化解了一次危机。

这一次,滕西远被粟裕表彰了,后者亲自给他颁发奖章并送给了他一把崭新的驳壳枪,这把枪正是从此次作战中缴获而来的。可以这么说,当时的滕西远不过才22岁,拥有这样的成就已经十分了不起,从此之后,滕西远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双枪战士”,在战场上好不威风。

山东9旬老兵持双枪,96年警察上门收缴被拒,称:枪是粟裕送他的

新中国成立时,滕西远心想:日本人和蒋介石都被打跑了,国家应该能够太平。基于如此,他再次考虑起了自己以后的和平生活,正当他沉浸在自己美好的幻想时,老天爷再次和他开了一个玩笑。

1950年,朝鲜半岛局势紧张,美国悍然插手朝鲜事务,严重威胁到了新成立的共和国的安全,为了不至于让朝鲜半岛的烽火烧到东北的沃土。党中央做出了一项重要决定:由彭德怀指挥大军进入朝鲜半岛参战。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怀揣着对美帝国主义的仇恨和早日回家的心情,滕西远再次被征召成为了志愿军的一员,不过,这一次他所面对的敌人不同于日本人和国民党,美国人在此前的战争中还从来没有失败过,而且,美国大兵身上的装备、制空权、技术武器和后勤支援是志愿军完全无法比拟的。

在当时,抗美援朝战争是异常艰苦的,志愿军战士除了要时刻准备好与美国大兵拼命之外,还要抵挡严寒和大雪,许多志愿军战士虽逃过了美国人的狂轰滥炸最后却倒在了雪地之中,实在是令人惋惜。

山东9旬老兵持双枪,96年警察上门收缴被拒,称:枪是粟裕送他的

不得不说,在整个过程中,最能够体现出朝鲜战争残酷的无疑是“上甘岭之战”,在这场著名战役中,恼羞成怒的美国人集合重兵不说,而且还集中了大量技术武器和重武器,试图一举打开朝鲜局势结束战争,然而,美国人的算盘在英勇的志愿军面前落了空。

1953年,滕西远所在的部队接到指示前往马里坪驻防,期间他们遇到了一支美军部队,美国大兵装备精良,而志愿军仅仅只有迫击炮能够提供远程火力,更加要命的是,滕西远和他的战友们都没有合适的反坦克武器,只能依靠近距离放置炸药包,来摧毁这些庞然大物。

此前,在抗日战争中,缺乏单兵反坦克武器的八路军战士就尝试用这种土法子解决日军坦克,此举被证明是相当危险的。滕西远的提议赢得了战友们的认可,可是,该由谁去接近并放置炸药包呢?再一次,滕西远站了出来。

利用地势掩护,滕西远完美地掩饰了自己的方位,之后,一步步接近美军坦克,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遗憾的是,在最后一步时还是出了问题——美国人发现了他,在进行了一阵短暂而急促的交火后,滕西远头部负伤完成了任务。

山东9旬老兵持双枪,96年警察上门收缴被拒,称:枪是粟裕送他的

三、持有2把“老伙计”

1955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滕西远非常幸运地再次活了下来,这一次,敌人真的已经全部被肃清。至此,老兵滕西远选择回到山东莱芜老家。

在此之后,滕西远从来没有和周围人提起他的身份和历史,只是和家人聊天或者是教育后人时才说起他的故事。作为一名军人,退伍后他一直把当年获得的两把“驳壳枪”留在身边,于他而言,这2把“驳壳枪”已经不再是杀敌的武器,而是象征着一名老兵当年的荣誉。

时隔多年,当1996年民警上门拜访时,滕西远老爷子已经猜到了他们的来意,随后,他不慌不忙地拿出多年前由解放军6202部队出示的允许其佩戴枪支的特殊证明,并表示拒绝上交,与其说这是持枪证,不如说是部队对他多年优秀表现的承认和褒奖。

不过,纵然有解放军部队出示的持枪证明,民警还是担忧枪支走火的情况,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两把枪在和平年代已经经过了特殊处理,是不存在走火和威胁人身安全的可能的,简单来说,其实解放军6202部队在给滕西远持枪证时,这两把枪就已经被处理过成为“哑枪”。

山东9旬老兵持双枪,96年警察上门收缴被拒,称:枪是粟裕送他的

对此,恍然大悟的民警们这才放下了悬着的心,对于这样一位战功显赫的老战士,他们也表达了由衷的敬佩之情,96岁的老战士持枪70多年,最后,在民警们的理解下得以继续与他的两个“老伙计”相伴终身,这本来就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