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料說話】比亞迪,長城,吉利2021終極大比拼,孰更技高一籌?

【資料說話】比亞迪,長城,吉利2021終極大比拼,孰更技高一籌?

比亞迪、長城、吉利可謂是傳統車企三駕馬車,在2021這一年,三家企業為了迎接新能源車的機遇,全力以赴尋求變革之路,然而結果卻不盡相同。

比亞迪是三家車企之中,新能源轉型的動作最大,成果最明顯的。

01市場層面

資料顯示,2021年,比亞迪汽車全年累計銷量740131輛,同比增長73.34%。其中,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為603783 ,燃油車的銷量為136348,新能源汽車占比率為81.58%。

比亞迪在2021年最大的成果之一是,新能源車的飯碗已經端穩,且對營收的貢獻大于燃油車。這是長城、吉利所望塵莫及的。

長城汽車之前宣布,到2025年,長城汽車要實作80%為新能源汽車;吉利汽車在2021年10月31日,釋出“智能吉利2025”戰略——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将達到90萬輛,加上極氪品牌,整體占比超過40%,要知道在6年前,吉利的規劃則是,新能源産品将占比60%,如今縮減了20%。

近期在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比亞迪宣布,将在 2040 年或之前實作零排放汽車和貨車的銷售占比達到 100%,而這意味着比亞迪将在 2040 年或之前停止生産燃油車(包括插混車型)。

長城與吉利的2021全年度的銷量資料暫未公布,但從2021年1-11月的資料來看,表面看亦是不錯,但吉利與長城的銷量依然是以燃油車為主,新能源車貢獻力量很弱。

【資料說話】比亞迪,長城,吉利2021終極大比拼,孰更技高一籌?

吉利汽車之前宣布2021年将向153萬輛的銷量目标發起沖擊。2021年前11個月,吉利汽車共完成銷售116.93萬輛,同比增長0.28%,與上年基本持平。要想達成目标,12月就必須完成超過36萬台的單月銷量,難度可想而知。

長城汽車亦是如此,2021年銷量目标原定的是121萬輛,後上調到了149萬輛。如果按照原目标的話,長城汽車要想完成目标還是非常輕松的,但按照調整後的目标來算,長城汽車距離年度銷售目标還差37萬輛左右,目标依然艱巨。

02戰略層面

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之是以2021年表現出衆,得益于戰略上在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和e平台3.0三大技術領域的突破,依靠“EV純電、DM混動”兩條腿、齊步走”的态勢,形成了自家獨特的競争力。

2021年,比亞迪EV車型和DM車型累計銷量分别達320810輛、272935輛,同比分别增長144.9%、467.6%。在新能源乘用車方面,比亞迪有望第九次登頂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年度銷量冠軍。

從車型來看,王朝車系旗艦車型——漢在2021年12月銷售13701輛,全年累計銷售超11.7萬輛;同為旗艦車型的全新一代唐,2021年累計銷量54204輛;比亞迪秦家族在2021年全年銷量為194220輛,相比2020年提升了136.3%; 比亞迪元家族在2021年全年共銷售了41402輛,其中12月份斬獲銷量8577輛,相比2020年12月提升了707.6%。

另外,比亞迪的海豚系列一出場也是表現優異,自2021年8月份正式上市到12月份,五個月内共售出了29598輛,其中12月斬獲銷量10016輛,這也是該車型月銷量首度破萬。

比亞迪第100萬輛新能源車也在2021年5月19日正式下線,成為首個進入新能源汽車“百萬俱樂部”的中國品牌。

長城汽車2021年為了轉型新能源也是動作不斷,從“合”到“分”,配合股權激勵,長城汽車開展“強背景、大中台、小前台”、以項目+流程為主導、作戰單元以隊長角色組成的組織創新,推動員工從“打工者”向“合夥人”轉變。

長城汽車的拿手好戲是SUV。2021年上半年,長城汽車開啟了轎跑之路。歐拉閃電貓,成為長城旗下的首款轎跑。歐拉品牌2021前11月銷量達11.41萬輛,同比增長162.21%,還算可以。

但是,還是出了幺蛾子,歐拉在12月份遭遇“信任危機”,車主發現,歐拉車型搭載了釋出于2016年的英特爾四核3940晶片,與宣傳的不符。

目前長城已經孵化出哈弗、魏牌、歐拉、坦克、長城炮四大品牌。魏牌1-11月累計銷售48298輛;長城炮累計17個月銷量破萬。長城皮卡累計15個月銷售突破2萬輛;坦克1-11月累計傳遞72630輛。

為了確定上遊三電零部件的供應,長城汽車2021年加大了對蜂巢能源的扶持力度,不斷的融資,加大擴産規模。

吉利汽車是三家車企中新能源轉型方面遇到阻力最大的,雖然已經推出了不少新能源車型,但整體表現依然是不溫不火,這也是影響吉利汽車“大步向前”的原因之一。

2021年第一個月,吉利就搞了三個大動作:和百度富士康成立合資公司、拉上騰訊合作數字座艙和自動駕駛,還和賈躍亭的FF讨論了代工的可能性。到了9月,李書福搞起了“反向跨界”,宣布進軍手機領域。

在新能源的次元,吉利更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早在2015年,李書福就高調宣布了“藍色吉利行動”,說要在2020年實作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吉利整體銷量90%以上,失利之後吉利不得不思考突圍方式,從制度上撕開口子。

2021年,吉利汽車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成立極氪汽車,并給予極高的獨立營運體系,從供應鍊到内部員工,運作方式與領克等截然不同。

遺憾的是,極氪汽車,這個由吉利集團重金打造的被給予厚望的全新智能純電品牌,沒有展現出雄厚的競争力,市場影響力一般,吉利旗下極氪001純電汽車2021年12月傳遞3796台。

吉利已經沒有回頭路,極氪汽車是其孤注一擲的選擇,隻能硬着頭皮增持其持股比例,不斷支援。

近期極氪也是出現了幺蛾子,元旦後極氪為了吸引更多的預訂卻給出了更大的優惠,這個行為激怒了元旦前下單的車主們,近期極氪的官方自媒體賬号下,充滿了退訂、投訴等負面評論——比如,“元旦前訂車竟然比元旦後還貴,這操作,神了”。

在三電研發上,比亞迪是國内自主車企中布局最完善的,旗下有弗迪電池和弗迪動力,還推出了刀片電池,其次是長城,旗下有蜂巢能源和蜂巢易創,吉利在三電的布局沒有什麼亮點。

其實,吉利也考慮過自研電芯,并曾試圖扶持“衡遠”來保障未來供應,但并不成功,目前主要依靠甯德時代、欣旺達、孚能科技等外部公司,而且因為新能源銷量沒有太大起色,對上遊的話語權太弱。

03資本市場層面

二級市場方面,2021年表現最搶眼的是比亞迪,比亞迪2021年A股的股價經曆了一次過山車式的震蕩後,在10月26日以333.33元/股創下其曆史新高,市值也超9100億元。2021年12月31日,其收盤價為 268.12元/股,市值為 7805億元。

放眼2022年,如果比亞迪在産業與市場層面的表現繼續保持2021年态勢的話,那麼其市值能否突破萬億元大關呢?這是一大期待點。

長城汽車則稍遜色一些,長城汽車3月9日,長城汽車盤中最低價報26.72元,股價觸及全年最低點,後來的幾個月開始穩步升高,10月26日股價最高見69.80元,最高點相較于年初最大漲幅達到87.31%。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收盤,長城汽車報收于48.54元,較2020年末的37.26元(前複權價)上漲30.26%。當日的長城汽車滬深股通持股市值28.41億元,較期初增加17.35億元;滬深股通持股量占A股比值為0.96%,高于期初的0.48%,還是比較深受大資金青睐的。

長城汽車在2021年度共計6次漲停收盤,2次跌停收盤,2022年1月4日的總市值4413億元人民币,目前長城在汽車整車闆塊市值排名僅次于比亞迪,位居第二。

關于長城汽車的期待,可能更多在于轎跑的突圍是否順利,以及縮短與比亞迪的差距。

吉利汽車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則比較一般,這是由于其在新能源轉型方面沒有取得亮眼成績,沒有醞釀出足夠的估值空間。

要知道,吉利也曾輝煌過,從2016-2018年,吉利銷量從80萬輛提升到150萬輛,乘用車市場佔有率從3.2%漲到5.8%,單車均價(包括領克)提升了9500元。一波股價上漲,把吉利推上到了“自主一哥”的位置。

吉利汽車2021年度港股最高股價為35.50元/港元,2022年1月4日的收盤價為21.250港元/股,市值2129億港元。

吉利汽車能否找回往日的榮耀,大機率是還是要取決于極氪汽車的表現了。

【資料說話】比亞迪,長城,吉利2021終極大比拼,孰更技高一籌?

汽車行業的電動化轉型不是一場百米賽跑,而是一場馬拉松,傳統車企三劍客,誰笑到最後的才是真赢家。

作者:慧澤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