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縱觀曆史,會發現盛世王朝并不是要皇帝雄才大略,其實隻要皇帝不至于特别的昏庸,手邊能有信任的忠臣,能有辦實事的好大臣就可以了,要說曆史上的忠臣,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絕對是一個,在夷陵兵敗之後,劉備也是萬念俱灰,身體每況愈下,病情越來越重,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于是把諸葛亮從成都召回來囑托後事,在史書中,劉備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自取。”
意思就是我的兒子,你覺得能夠輔佐就去輔佐,如果他實在是扶不起來,那麼你就自己看着辦,意思是你可以取而代之,這一句話可以說是意味深長,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劉備在試探諸葛亮,他其實并不信任諸葛亮,但是也有人覺得這是劉備的心裡話,他知道阿鬥确實是撐不住場面,不過這些都不重要,諸葛亮當然沒有背叛劉備,而是忠心耿耿地輔佐了劉禅十多年。
而劉備在去世之前,不僅對諸葛亮說了這樣的一段話,還送給了自己的兒子一句話,剛開始的時候,劉禅其實是不太明白,但是很快劉禅就醒悟了。劉備對劉禅說了一句什麼話呢?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意思是你和丞相共同地商讨國事,你要像對待父親那樣對待他,意思就是你就把諸葛亮當成自己的父親就可以了,他其實是想要告訴劉禅,你實在是太不幸了,不是孫權和曹操的對手,你隻要信任諸葛亮,他就一定會忠心耿耿地為你。

自此以後,劉禅确實是對諸葛亮非常好,給了他絕對的權力,而劉禅自己每天的就是縱情聲色,遊山玩水,但是沒想到劉禅不願意處理朝政,更願意享受生活,是以說最後諸葛亮一死,蜀漢就撐不住了,我卻覺得劉備說的是真心話,劉備托孤一心是想要安頓好劉禅,第二個就是想要安頓好江山,劉備是絕對相信孔明的,無論諸葛亮如何做安排,都一定會深得他心的,他早有安排,隻是試探,如有異常,生前就把他除掉了,皇帝對用人可高枕無憂,馭人之術其實是最複雜的,而劉禅這一輩子做到的就是享受人生,享受人生就是人生最大的樂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