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纵观历史,会发现盛世王朝并不是要皇帝雄才大略,其实只要皇帝不至于特别的昏庸,手边能有信任的忠臣,能有办实事的好大臣就可以了,要说历史上的忠臣,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绝对是一个,在夷陵兵败之后,刘备也是万念俱灰,身体每况愈下,病情越来越重,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于是把诸葛亮从成都召回来嘱托后事,在史书中,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自取。”
意思就是我的儿子,你觉得能够辅佐就去辅佐,如果他实在是扶不起来,那么你就自己看着办,意思是你可以取而代之,这一句话可以说是意味深长,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刘备在试探诸葛亮,他其实并不信任诸葛亮,但是也有人觉得这是刘备的心里话,他知道阿斗确实是撑不住场面,不过这些都不重要,诸葛亮当然没有背叛刘备,而是忠心耿耿地辅佐了刘禅十多年。
而刘备在去世之前,不仅对诸葛亮说了这样的一段话,还送给了自己的儿子一句话,刚开始的时候,刘禅其实是不太明白,但是很快刘禅就醒悟了。刘备对刘禅说了一句什么话呢?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意思是你和丞相共同地商讨国事,你要像对待父亲那样对待他,意思就是你就把诸葛亮当成自己的父亲就可以了,他其实是想要告诉刘禅,你实在是太不幸了,不是孙权和曹操的对手,你只要信任诸葛亮,他就一定会忠心耿耿地为你。

自此以后,刘禅确实是对诸葛亮非常好,给了他绝对的权力,而刘禅自己每天的就是纵情声色,游山玩水,但是没想到刘禅不愿意处理朝政,更愿意享受生活,所以说最后诸葛亮一死,蜀汉就撑不住了,我却觉得刘备说的是真心话,刘备托孤一心是想要安顿好刘禅,第二个就是想要安顿好江山,刘备是绝对相信孔明的,无论诸葛亮如何做安排,都一定会深得他心的,他早有安排,只是试探,如有异常,生前就把他除掉了,皇帝对用人可高枕无忧,驭人之术其实是最复杂的,而刘禅这一辈子做到的就是享受人生,享受人生就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