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到底怎樣才是對孩子最好?真相紮心了……

作者:無才姐

作者 | 無才姐

前幾天有位讀者猝不及防問了我一個問題:

德國孩子是不是六個月後就都送托班了?

我???

自從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大家的資訊來源真是越來越詭異了。

趕緊澄清說沒有哇,不同家庭都是根據自身需求來送,不存在統一指導年齡。

有的四個月就送,有的幹脆不送,畢竟這又不是義務教育。

這位讀者回複道,孩子19個月送托班,哭,想媽媽,擔心是不是送得太早了,自己的選擇傷害了孩子。

我說不會吧,我家兩個都送得早,哭鬧肯定都有過,可也沒見落下什麼毛病啊!

隔了一天,她轉了篇文章給我,問我怎麼看。

标題是《孩子晚一年上幼稚園,可能改變一生軌迹?(父母必看)》。

我第一反應是,能改變啥?還一生?

耽誤找對象嗎?

到底怎樣才是對孩子最好?真相紮心了……

抱着虛心學習的态度拜讀了,發現挺有意思。

文章前面用很大篇幅寫早入園(作者定義為三歲以下)大機率對孩子不好,什麼壓力大,會導緻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甚至影響正常發育。

連著名的雙生子爬梯實驗都用上了,好像這些孩子上的不是托班,而是什麼恐怖的人類幼崽訓練營。

也不知道哪個托班的老師能有這閑工夫。

到底怎樣才是對孩子最好?真相紮心了……

《孩子晚一年上幼稚園,可能改變一生軌迹?(父母必看)》文章截圖;來源: 新媽媽圖鑒

要真是這樣,三歲以下的托班都應該統統槍斃。

然後作者站在世界中心呼喚愛,呼籲家長不要自己圖省事就把孩子送托,導緻孩子缺少陪伴産生一大堆問題。

不是,缺少陪伴确實會導緻大一堆問題,可一天有24小時,送托才幾個小時?

要說分離焦慮,有的孩子丢給親爹都焦慮,媽媽就一分鐘不能離開?

有趣的是作者接着話鋒一轉,又說晚入園也未必就好,會影響人際交往。

正話反話都說了,該吓唬的都吓唬完了,最後才神秘兮兮地給出建議。

雖然建議沒啥毛病,但這文章能把人吓出毛病。

到底怎樣才是對孩子最好?真相紮心了……

而且明明早就有了偏向性結論,卻又假裝客觀理性,勸大家不要極端,要視情況而定,讀者可以說是很無助了。

我猜,我的這位讀者之是以把它轉發給我,是因為感受到了焦慮,更加困惑和不安了。

專家同志您倒是給個準信啊,到底幾歲可以入園?

大機率對孩子不好,到底是多大機率?不好又是多不好?

是不是踩着三歲的點入園就能走上人生巅峰?

已經早入園的還能搶救一下嗎?

晚入園的人生還能挽回嗎?

。。。

專家同志笑而不語,點選量夠了,他們收工了。

到底怎樣才是對孩子最好?真相紮心了……

我不是專家,不過不好意思,我有兩個早入園的娃。

不僅比專家說的三歲早,甚至比這位讀者的更早。

大麥18個月入園,德語幾乎一句不會,滿口中文。

剛入園的時候這貨開心得不得了,這裡摸摸那裡摸摸,指着德語繪本告訴老師,這個是肖住,那個是肖夠。

以為假裝把小豬和小狗翻譯成德語,大家就可以愉快地聊天了。

我心中竊喜,跟老師說不需要适應期,正式開始吧趕緊滴!

老師說沒這麼簡單,好景不會太長,要有心理準備。

果然,三天後開始哼唧,五天後開始大哭,一周後看到幼稚園大門就開始往死裡嚎。

想想也是啊,環境陌生加語言不通,換了我也不願意。

鬧了大概有一個多月,随着語言障礙的消除,情況才慢慢好轉。

到底怎樣才是對孩子最好?真相紮心了……

小米入園就更早了,才11個月。

這回是反的,從往死裡嚎到大哭到哼唧到冷靜地玩耍,這貨兩周後已經完全進入狀态。

因為她反正隻會哒哒哒,語言問題?不存在的。

但是!

如果以為從此就天下平,倆人高高興興上學,平平安安回家,那是做夢!

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是要雞飛狗跳一下的。

有時候一起作,有時候輪流作,看她們心情。

有時候明明沒有哭的計劃,換鞋的時候看到旁邊的小朋友哭,倆人突然就開始抱頭痛哭。

留我一個人風中淩亂。

大一點會好一點嗎?不見得啊!

我清楚地記得她們四五歲的時候,突然有一陣不知道中了什麼邪,每天早上一人抱着我一條腿哭得那叫一個撕心裂肺。

真人版《媽媽再愛我一次》,觀衆請自帶手帕。

到底怎樣才是對孩子最好?真相紮心了……

可隻要我一走出大門,她們就演完了,瞬間散場。

别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那時候經常會幫幼稚園買早餐,幾分鐘之後再回去,倆人玩得熱火朝天,頂多擡下眼皮說哈啰媽媽,再見!

講真,我從沒想過自己的選擇傷害了孩子。

我覺得她們這樣挺傷害我的,但是親生的隻能認了。

我也從沒覺得早一年或者晚一年入園會有什麼關系。

甚至,我從來就沒有考慮過“什麼時候入園對孩子最好”這個問題。

大麥18個月入園是因為那時候小米就快出生了,我想有一個清淨的月子。

小米11個月入園是因為在家帶她太累,每天情緒都在崩潰爆發的邊緣。

對了,小米兩歲半被我塞進了三歲以上的幼稚園,因為我想把她和大麥一起接送節省時間。

到底怎樣才是對孩子最好?真相紮心了……

最過分的是,我還讓小米提前上了國小。

要知道,在德國提前上國小是很少見也很麻煩的。

幼稚園找我談了好幾次話,分析利弊,極力勸阻。

國小需要單獨筆試和面試,而且根本不發通知,以至于差點錯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