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稱呼蒙古國為“外蒙”,那麼蒙古國又是如何稱呼我們國家的呢?

我國領土遼闊,地大物博,自古就有泱泱華夏之美譽。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曆來都被外國人稱之為中原沃土。從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始,到大唐盛世空前之繁榮,再到明朝永樂年間萬國來朝,作為中華兒女的一分子,倍感驕傲和自豪。

中國稱呼蒙古國為“外蒙”,那麼蒙古國又是如何稱呼我們國家的呢?

那麼現在問大家一個有趣的問題。我們稱呼别的國家為“老外”,那麼外國人又是如何稱呼我們中國人呢?其實不同的國家,對中國的稱呼都有所不同。日本人稱呼我國為“唐人”,歐美一些國家稱呼我們為“chinese”,東歐一些國家管我們叫“契丹”。

這些稱呼總體來看,都是比較中性的。但是有一個國家對我們的稱呼,其實并沒有那麼的友好,甚至還帶有輕蔑的味道,這個國家曾經還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與我國有着極深的淵源,後來才從我國分離,這個國家就是“外蒙”。

中國稱呼蒙古國為“外蒙”,那麼蒙古國又是如何稱呼我們國家的呢?

蒙古,在古代一直是我國的領土,那個時候并沒有内蒙古和外蒙古的說法。一直到清朝滅亡之前,蒙古也是我國一整塊的領土。蒙古自古以來,就曾被多個少數民族統治,作為草原遊牧民族,那裡景色優美,地域遼闊,空氣清新,有多少人幻想策馬奔騰在茫茫草原之上,去感受大自然恩賜的絕美風光。

中國稱呼蒙古國為“外蒙”,那麼蒙古國又是如何稱呼我們國家的呢?

蒙古在宋代時期,其實内部争鬥就争鬥不斷。一直到十三世紀初期,出了一位軍事天才成吉思汗,他統一了蒙古的各個部落,公元1206年建立了大蒙古國。随後征服西亞、東歐、西夏等地。後來的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定都北京。

中國稱呼蒙古國為“外蒙”,那麼蒙古國又是如何稱呼我們國家的呢?

可是好景不長,元朝的統治者們對漢人很不友好,把人分了四個等級,号稱四等人制。根據《蒙兀兒史記》記載,蒙古人為元朝的“國族”,為一等人,第二等人是以西域人為主的色目人,第三等人為北方的漢人和契丹、女真一族,最後一等是南人,也就是南方的漢人和少數民族。

中國稱呼蒙古國為“外蒙”,那麼蒙古國又是如何稱呼我們國家的呢?

這樣的劃分其實已經帶有強烈的民族偏見,元朝統治者還暴虐無度,到處橫征暴斂,搞得天下民不聊生,刀兵四起。朱元璋随後建立了明朝,把元朝統治者趕出了中原,随後朱棣曾多次禦駕親征,試圖去除這個心頭大患,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一直到朱棣死去,元朝的殘部勢力依然未能盡去。

中國稱呼蒙古國為“外蒙”,那麼蒙古國又是如何稱呼我們國家的呢?

後來到了清朝時期,努爾哈赤在北方崛起,收複了北方和蒙古多個部落,皇太極改國号為清,随後多爾衮率清兵入關,在清朝統治時期,蒙古各個部落皆納入了清朝的版圖,成為我國領土的一部分。

清朝統治到滅亡這段時間,蒙古一直作為我國的領土,期間雖然清政府多次割地賠款,蒙古也曾在沙俄的挑撥下試圖宣布“獨立”,但是北洋政府一直頂住了所有壓力,不肯松口。一直到1945年,國民政府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支援外蒙人民公投,最後公投的結果顯示,大多數外蒙人民支援獨立。到了1946年1月5号,國民政府正式承認了外蒙古獨立,直到此刻,外蒙才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中國稱呼蒙古國為“外蒙”,那麼蒙古國又是如何稱呼我們國家的呢?

外蒙雖然獨立,但是他的前身和我國其實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緣關系,按道理來說,外蒙人對我國的稱呼,應該是友好的或者中性的才對。但事實上,外蒙人稱呼我國為“胡紮”,而這個詞,在蒙語中的意思是“沒誠意、不靠譜”,這顯然是充滿了“敵意”的味道。

關于“胡紮”一詞有很多說法,其實有一種說法是清朝的商人去蒙古做生意,多用坑蒙拐騙的手法占了不少便宜,蒙古人就以“胡紮”來稱呼這幫奸商,後來就逐漸成為稱呼我國的代名詞了。

中國稱呼蒙古國為“外蒙”,那麼蒙古國又是如何稱呼我們國家的呢?

蒙古國領土面積156.65萬平方公裡,位于我國和俄羅斯之間,雖然現在已經不是我國的領土,但是他的前身卻與我國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如今我國發展繁榮,國力也日益提高,即便外蒙對我國的稱呼有多麼輕蔑,我們也大可不必對此耿耿于懷,因為我們是偉大的華夏兒女,應該有大國該有的風度和氣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