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生最大的浪費,是在工作中混日子

拿破侖說:“不想當将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職場如戰場,想要赢得至高榮譽,就要像戰士一樣,靠着在一次次“戰鬥”中立下的赫赫“”戰功,為自己“加冕”。

當你真正開始為自己而工作時,所有的困難都會為你讓步。那些吃過的苦、流過的淚、摔過的跤,都将成就你獨當一面的底氣和實力。

而那些與你同時出發,卻選擇了“混日子”的人,隻能徒勞地羨慕嫉妒恨。

人生最大的浪費,是在工作中混日子

01

進入上司視野,最好的辦法不是送禮而是“幹出成績”。

春秋戰國時期,孟嘗君禮賢下士,有門客三千。秦昭王本想拜他為相,卻聽信讒言,将他關押意欲殺害。生死攸關之際,孟嘗君依靠兩個門客“雞鳴狗盜”的本領,逃出秦國,衆人也對這兩位微不足道的門客刮目相看。

“雞鳴狗盜”的技能似乎難登大雅之堂,卻在關鍵時刻發揮出了重要作用。由此可見,人在職場,最核心的競争能力,就是靠着一技之長,幹出一番成績。

比如,對于那些沒有關系沒有背景的老實人來說,想要快速進入上司的視野,要麼就是有業務能力特别突出,别人攻克不了的難題;要麼就是“筆杆子”厲害,能成為上司的智能團和材料庫,以妙筆生花樹立機關形象。

是以,當自己不被上司待見時,不要挖空心思去套近乎,去和打壓自己的人較勁,而是要由内而外提升素質,将自己的本職工作,打造成亮點工作。

哪怕是最不起眼的工作,隻要用心用情去做了,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像朋友圈曾經刷屏《超市阿姨滅蚊13年研究蚊蟲作息表》:一開始,這位名叫浦賽紅的超市有害生物防治專員,也隻是用最基礎的蒼蠅拍,見效果不理想,她嘗試過50多種工具,超市從外到内設制捕蚊籠、門簾、粘蟲紙、風幕機、粘蟲帶、滅蚊燈6道關卡,為擴大防治範圍,還定期在超市附近噴灑藥水。

最終,這個“蠅頭小事”的話題閱讀量達到了1.9億。網友們紛紛稱贊她“把普通的工作做到了極緻”。可想而知,這樣的員工,上司求之不得。

人生最大的浪費,是在工作中混日子

02

把工作當成事業,才會成為工作的主人,才會成為事業的主人。

職場中,不少人信奉“拿多少錢,辦多少事。”但凡臨時交辦的任務,都要“講價還價”,不拿錢不幹活。

這樣的做法,看似精明,卻最是得不償失。

員工總在渴盼機關或公司能夠給予自己更多的安全感和歸屬感;同樣的,機關或公司的一把手,也期待員工能盡可能地做出貢獻。

鄧阿姨是公司聘請的保潔員,已經在機關幹了近二十年,每天八點之前打掃一次,六點之後打掃一次,不光整棟辦公樓窗明幾淨,辦公樓前後兩個大院子一年四季都幹淨整潔。

為了應對院子裡幾棵大樹的落葉、落花、枯枝,鄧阿姨幾乎每天都要清掃幾次,常常是剛剛打掃完,又落滿了一地,但她從無怨言。

由于來得早、回得晚,她經常給忘記關窗戶的人把窗戶關上,把未關的空調和電燈關上。第二天,再悄悄地提醒當事人,以免他們被批評。

這樣的“主人翁”态度,讓大家都很依賴她。若不是鄧阿姨的兒子要接她去城裡享福,上司還舍不得換人。

人在職場,就是要有一種“主人翁”意識,也許自己位置不高,身份不高,但胸中有全局,能竭盡所能維護團隊形象和利益,久而久之,就會成為大家公認的“領頭羊”,值得信賴,值得追随。

人生最大的浪費,是在工作中混日子

03

保持學習的狀态,随時“充電蓄能”,讓自己成為不可替代的人。

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它一直在變。職場也是一樣,所有“穩定”的工作,都是相對穩定的,不僅需要和更年輕的人競争,還要面對人工智能的挑戰。

尤記得那一年,一位三十多歲的收費員由于工作被電腦計費所取代,而歇斯底裡地抱怨,自己除了收費什麼也不會。

真是讓人又是心酸又是鄙夷。心酸的是好好的工作突然沒了,的确難受;鄙夷的是為何沒有一點居安思危的意識,不提前為自己找一門副業,以便有個退路。

職場不相信眼淚,适者生存,劣者淘汰,從來都是這樣。

一旦你實作了既定的小目标,就果斷放棄努力,以一種得過且過的心态開始“混日子”,危機就已經開始了。每一個看似氣定神閑的日子,都是在消耗此前積累起來的人脈、能力和信心。

長時間地不更新知識、技能,隻能距離行業風向标越來越遠。及至自己想要快速回到工作狀态,才發現,一切又要重新開始。

曾經的迷茫、彷徨和偷懶,都将要用加倍的努力、付出來償還。

人生最大的浪費,是在工作中混日子

04

結束語: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随。

人在職場,都應當如同勤勞的老農,春耕夏耘,方能秋收冬藏。一旦錯過了“農時”,就算百倍努力,也往往無濟于事。

是以,不要讓“混日子”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不要管别人怎麼說,怎麼看,你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節奏,铿锵有力地走下去。唯有如此,才能如願以償。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檔源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