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杭州德壽宮“上梁” 浙江宋韻文化傳世工程進行時

杭州德壽宮“上梁” 浙江宋韻文化傳世工程進行時

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暨南宋博物院一期(中西區)總體鳥瞰效果圖。 杭州市園林文物局供圖

中新網杭州1月4日電 (嚴格 謝盼盼 王題題)“上梁了!”近日,浙江杭州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項目主大殿上梁,鋼結構保護棚全面結頂。距離之前開工複建,恰好一年。

南宋神秘的面紗,也将随着重要宮殿——德壽宮遺址的複蘇逐漸展開。

從宋至今,已是千年。中國宋史研究會會長包偉民認為,宋代繁榮的經濟、文化對後世影響十分深遠。直到今天,人們的審美觀和價值取向仍然受到宋韻的深刻影響。

2021年,浙江省委文化工作會議提出實施“宋韻文化傳世工程”,形成宋韻文化挖掘、保護、提升、研究、傳承的工作體系。近日中新社記者通路了浙江部分學者和業内人士,共同探讨宋韻文化的前世今生。

杭州德壽宮“上梁” 浙江宋韻文化傳世工程進行時

南宋皇城圖(《鹹淳臨安志》道光仿宋本重雕同治六年補刊)。 杭州市園林文物局供圖

發現南宋

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鄭嘉勵認為,在今天讨論宋韻文化,需要從本地的宋代曆史文化資源中提煉出具有辨別度、符合時代精神并提升群眾生活品質的元素,有序地推進有遺址,有展示,可見、可感、可傳承的宋韻傳統文化的建設。

在他看來,對一個朝代而言,具有名額性的文物就是皇城和皇陵。北京、西安之是以濃郁的曆史文化氛圍,主要是因為紫禁城和十三陵、唐大明宮和秦始皇陵的魅力和知名度,而南宋皇陵紹興宋六陵和鳳凰山南宋皇城地表建築蕩然無存,遺址深埋地下。是以通過考古等多方力量全面科學複原包括皇城在内的南宋臨安城的數字模型,這是宋韻工程的基礎性工作。

可喜的是,鄭嘉勵說,目前宋六陵一号陵通過多年的考古發掘,上宮已完成紙面複原,即将進入數字化“複原”。“宋六陵建築規制基本一緻,隻要複原其中一個陵園,意味着其他陵園也有可能一樣複原。”

杭州德壽宮“上梁” 浙江宋韻文化傳世工程進行時

宋六陵一号陵的上宮複原圖。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更重要的是,宋六陵上宮的成功複原,為杭州南宋皇城的考古挖掘和考古複原提供了更多的信心和可能性。既然地面遺迹蕩然無存的宋六陵,都可以通過考古學家的工作得以複原,南宋皇城應該更有機會重制舊貌。

南宋以杭州為都城。被稱為南宋“北内”的德壽宮今位于杭州市中河邊,南宋期間為秦桧舊居,後為宋高宗、孝宗禅位後生活起居之地。史料記載此處宮殿規模宏大、建築園林精美。

從1984年發現德壽宮遺址後,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它先後四次考古發掘,前後持續近20年。

據了解,德壽宮遺址不僅是中國少有的一處經過系統考古、完整揭露和深入研究的南宋遺址,還是唯一一處集皇家宮苑和江南園林于一體的遺址。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王征宇介紹,通過考古發掘,确定了德壽宮的東、南、西三面圍牆界線。

雖然總挖掘量還不到德壽宮的二十分之一。但成果頗豐,考古人發現了宮牆、便門、大型殿基、道路、水池、水渠、假山石、排水暗溝等豐富的考古遺迹。

在考古中,王征宇對宋韻感受深刻:十字的拼花地磚、考究的屋檐磚、錯落有緻的園林造景,展現了南宋人對于藝術生活的追求。

這些也為日後遺址複原提供了堅實的考古依據。

此外發掘還發現了秦桧家“廁所”:靠近斷頭河的另一邊,在一些方磚之間,立了一口直徑1米多的大缸。

另外據了解,作為南宋考古重要的名額性文物,南宋皇城遺址考古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中。

杭州德壽宮“上梁” 浙江宋韻文化傳世工程進行時

宋韻杭式生活節。 杭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供圖

複原南宋

中國宋史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教授包偉民認為,實施“宋韻文化傳世工程”,首先要将南宋的遺址、遺物保護好、整理好、固化下來。杭州應該加快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項目建設,将衆多南宋遺物展示在南宋博物院。像紹興等地,有很多名人故裡等具備很強辨識度的遺存,需要加強保護和挖掘。

當下,杭州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也在“緊鑼密鼓”中推進,它的複原是成為杭州首個規模性展示南宋曆史重要載體的地标。

作為曆史文化名城、七大古都之一,但在“南宋”這一重要的時間斷面上,此前杭州長久以來缺乏一處具代表性、可供觀瞻的建築景觀。

作為杭州首個規模性展示南宋曆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德壽宮将通過遺址展陳、建築複原和數字展示,向市民與遊客展現最為道地的宋韻文化。

所發掘的遺址能夠成為世界遺産、重要遺址得以原址保護、能建成遺址公園服務社會,在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王征宇看來,這是考古人的三大幸運,如今南宋德壽宮遺址得以根據考古複原保護展示,這也是他作為一名考古人最為欣慰的。

據悉,目前,正在實施的是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暨南宋博物院一期(中西區)項目,用地面積21367平方,建築高度18.6米,總建築面積12321平方。總體建築布局以綜合文獻和考古推測的德壽宮原有格局為依據,延續了德壽宮“南宮北苑”的格局,主要通過中區保護廳棚、西區保護廳棚兩組主要建築,展示德壽宮兩宮并列的特征。

德壽宮項目設計主持人、浙江省古建築設計研究院原院長黃滋向記者展示了複原後的德壽宮遺址面貌:大氣的中殿,偏殿在側排開,“隐秘”一隅藏着宋式皇家園林。

王征宇對于考古發掘的宋代皇家園林贊歎不已,他覺得宋代以前的漢唐皇家園林比較粗犷,以占地面積取勝,而德壽宮所代表的宋代園林的“雅緻、俊逸、巧趣、柔美”風格,對後世影響極大。

從2020年開始,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施工就“馬不停蹄”。

杭州德壽宮“上梁” 浙江宋韻文化傳世工程進行時

在德壽宮項目中,黃滋認為有三大難點進行突破:其一為地下水位較高,如何防水?其二為公衆如何通過遺址感受宋韻文化?其三為如何複原布局及殿内場景設計?

如今遺址保護的關鍵措施止水帷幕切割也已完成,防水問題得到了解決。

建成之後的中區宮殿,地下一層為遺址層,将真實展示地下2.5—4米處的南宋文化層,同時集中展示考古發掘以及征集的宋朝時期的文物千餘件。遺址有保護罩,然後是地表大殿,其柱網結構完全對應考古發現的遺址柱網結構。

但黃滋認為最困難的還是複原布局及殿内場景設計。

由于缺乏建設參照物,目前德壽宮的建築設計基本按照宋代《營造法式》進行,以最大限度複原南宋時期面貌。

但是,殿内藻井圖案用什麼?柱子用什麼顔色?擺幾張椅子?南宋孝宗皇帝拜見太上皇高宗是站着還是坐着?

王征宇也認為,複原最難的是細節。一個瓦當,定制幾次都不理想,最後用發掘的德壽宮原配瓦當脫模,才有了感覺。

杭州德壽宮“上梁” 浙江宋韻文化傳世工程進行時

宋韻:飛入百姓家

鄭嘉勵認為,狹義的宋韻文化,不妨概括為“生活的藝術化,藝術的生活化。”宋朝讓古典貴族的典雅文化走進尋常百姓家,并讓平民的日常生活變得精緻和藝術化。宋朝文化以其突出的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特征,差別于漢唐時代。這讓宋韻文化更容易貼近群眾,更便于古為今用,特别是為文旅結合提供了廣闊空間。

包偉民說,南宋遺址遺物目前大多作為孤立個案存在,可以借助數字技術重制當時臨安的城市格局,重新建構兩浙路甚至全國的三維交通路線後,開辟旅遊路線,使人們在旅遊過程中感受當年的文化勝景,體悟宋韻文化的豐富内涵和時代價值。

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德村志成也為宋韻建設“出招”:宋韻的韻也是文化底蘊的蘊,柔和且有内涵,宋韻的建構不應隻是宋式建築建在現代土地上,更應考慮内涵和外延“三部曲”,即先有構思,再有建築主體,随之打造氛圍。

記者獲悉,為更高品質實施“宋韻文化傳世工程”,目前由浙江省委宣傳部牽頭組建,由浙江省多家省級有關機關及杭州、紹興等宋韻文化重點地市組成的省市區三級工作專班已經成型。

如今,杭州以南宋皇城遺址保護利用工程為牽引,深入挖掘梳理宋韻文化資源,進一步打響“南宋古都”品牌,創新開展“宋韻杭式生活節”雅集活動;紹興利用宋六陵、陸遊等豐富的宋韻文化資源,打造宋韻文化獨特的“紹興韻味”;甯波梳理總結“宋韻甬存”物質和非物質遺産,講好“宋韻”甯波故事……

“以畫遣興”“簪花留春”“品茶論道”“文玩樂賞”,在杭州開展的“宋韻杭式生活節”,雅集活動将宋人的雅緻生活展現出來。宋韻美學一時驚豔衆人。

而這個元旦假期,宋韻文化國際傳播園在杭州吳山城隍閣景區盛大亮相。據了解,該園區是杭州首個以多元文化活動為載體,以精準傳播為導向的宋韻主題文化園區。

據杭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将繼續深入開展宋韻文化内涵的挖掘和研究,以數字化、場景化、藝術化的形式再現“宋韻”傳統文化、藝術和生活,擦亮杭州宋韻文化金名片,在浙江加快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中走在前列。(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