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一個工作日,Kindle出乎意料地第一次(很可能也是最後一次)登上微網誌熱搜榜首。“Kindle或退出中國市場”成為今天最受關注的一條科技新聞,畢竟自2013年正式進入中國以來,Kindle在國内市場的累計使用者已超千萬,在不久前閑魚釋出的2021最易踩雷榜單上,Kindle高居第三名。

如果追蹤這條消息的來源,會發現它來自昨天晚上的一條熱門微網誌。當看到Kindle淘寶官方店關門,京東全線無貨時,部落客@倒吸一口涼屁 不禁發問:請問Kindle在中國的産品線出了什麼事,是内部出問題了還是退出中國市場了?
這條微網誌短時間内迅速發酵,轉發近萬次,并引來各路媒體的紛紛跟進,直接把“Kindle或退出中國市場”推上了熱搜榜。如果進一步追溯,就會發現12月31日B站UP主唠科TechTalk就做了一期視訊《Kindle官方店歇業、團隊被砍,你的泡面蓋子要涼了?》。他同樣發現Kindle國内官方管道全線無貨,在詢問了中亞工作的朋友之後,得到的消息是:Kindle團隊上個月就被砍掉了,中國也不再有Kindle電子裝置的業務。今天,多名亞馬遜中國内部多個獨立信源向新京報記者透露,公司Kindle硬體團隊已于去年11月被裁撤。
不過,面對媒體的上門求證,亞馬遜的官方回複是:“我們緻力于服務中國消費者。消費者可以通過第三方線上和線下零售商購買Kindle裝置。Kindle電子書閱讀器深受消費者青睐,部分機型目前在中國市場售罄。”目前Kindle電子書商店運轉如常,不久前還連續第九年釋出了年度閱讀榜單,絲毫看不出要閉店跑路的迹象。
微網誌部落客@Kindle電子書庫 也給粉絲吃了一顆“定心丸”:目前隻是生産商缺貨,今年三月後會有好轉。Kindle書店不會關閉,大家安心看書吧。
早在2019年亞馬遜中國停售紙書之時,很多人就開始擔心Kindle業務何去何從,後來亞馬遜官網停止售賣Kindle裝置,去年10月Kindle天貓官方旗艦店關閉,如今官方線上銷售管道僅剩京東一家,且除了青春版之外全線缺貨,難免給人留下步步撤退的印象,使用者的集體恐慌不會因為Kindle的官方辭令而消退。
兩個多月前,開啟預約即顯示缺貨的Kindle Paperwhite 5更是讓亞馬遜第一次背上了“耍猴”的罪名,追随多年的老使用者深感失望。Kindle中國的微網誌評論區一度被憤怒的網友攻占。Kindle Paperwhite 5京東半個月預售破1.5萬,6.8寸大屏激發了不少使用者的換機熱情。然而,3個月過去了,這款最新裝置在國内仍然是一機難求,一些使用者隻能輾轉從日亞等管道購買。如果Kindle硬體團隊真的被砍,這一切就可以解釋得通了。
雖然Kindle在國内早已和泡面蓋捆綁在一起,雖然國内的電子書閱讀器早已百花齊放,但如果Kindle裝置真的退出中國市場,不僅标志着一個時代的黯然落幕,也意味着電子閱讀器市場從此由大衆回歸小衆,這對于所有的廠商和使用者來說都不是一個好消息。
畢竟,在國内Kindle就是電子閱讀器的代名詞,每年200多萬出貨量中Kindle占了大多數,很多人都是通過Kindle才進一步嘗試其他閱讀器産品。一旦Kindle從大衆視野中消失并被逐漸淡忘,這個市場的體量是否還能支撐如此多的國産廠商?
不少人都将Kindle退出的消息視之為一款“落伍”産品的潰退,正如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一半蓋泡面,一半挂閑魚”,你的Kindle還在用嗎?》中所說:閑魚公布的數字對于亞馬遜來說是一個危險的信号,尤其是在Kindle近年來新品創新乏力的情況下。除禮品市場外,越來越多的使用者不願意為新品支付一倍以上的“溢價”,更傾向于選擇功能相近的舊款。換言之,Kindle正在形成一個使用者之間的内循環市場。
對于任何一種商品而言,閑置率過高都意味着“安慰劑效應”蓋過了使用效用,而這種狀況是很難持久的。近幾年來Kindle隻能通過各種聯名限定款來促進銷售,甚至還請來了杜蕾斯背後的營銷高手環時互動來坐鎮,以“蓋Kindle,面更香”來貼近更年輕的消費群體,但卻無法掩蓋産品本身的“不思進取”。
相比于Kindle硬體裝置退出中國市場,很多使用者可能更關心Kindle電子書店的命運。畢竟,有心的消費者仍然可以通過海外購等管道設法擷取新款Kindle裝置,但如果Kindle中文電子書店關閉,使用者手上的Kindle真的就隻能蓋泡面了。
2019年時,微軟關閉了旗下的電子書商店,使用者裝置上的電子書也被全部“下架”,微軟會向電子書使用者提供全額退款,并向那些在書中做過注釋的使用者再賠償 25 美元。這件事也讓人們再次注意到,無論是微軟、蘋果還是亞馬遜,都有小字條款注明提供的是數字出租而非“銷售”,使用者并不擁有電子書的所有權,隻是被授予了限制重重的使用權。
是以,一旦Kindle中文電子書店不再提供服務,不僅意味着你無法在Kindle裝置上擷取到最新電子書,很可能你已經購買、租賃的電子書也将無法閱讀。
當然,亞馬遜并不會貿然放棄千萬規模的存量使用者,Kindle中文電子書店仍将持續營運。然而,缺少新裝置、新使用者的帶動,市場佔有率被微信讀書等平台不斷擠占,Kindle書店還能在國内獨木支撐多久?上新的速度和品質能否得到保證?
從現在開始,每一位Kindle使用者可能都要為最壞的情況未雨綢缪了,也要做好和Kindle告别的準備,盡管我們希望這是一場漫長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