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度公司系列|忘掉廣汽蔚來,合創終于被“看見”

年度公司系列|忘掉廣汽蔚來,合創終于被“看見”

出品|車談會工作室

主筆|袁桂遠

我和張少偉至少有兩年沒有見過了,但在我過往采訪過衆多的汽車公司高管中,他仍然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時他是傳祺的生産總監,個子不高,瘦瘦的,穿着一身幹淨素色的工服接受我的采訪。

但沒有想到,說到公司的創業曆程與個人的成長,他哽咽了,眼裡有淚光。那個階段的傳祺,正處于最創業的最早期,所有的東西都從零開始。

他作為最早進入傳祺的員工之一,為傳祺的快速成長,傾注了全部心力。從零到一的這個過程,其中的艱難與挑戰,大概隻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如今,我也創業幾年了,很多事情,更能感同身受了。

隻是他比我更勇敢,相隔幾年再與他相見,他已經是合創汽車的副總裁。再一次走在創業的征途上。

合創的新生與疊代

合創汽車是由珠江投管集團、廣汽集團和蔚來汽車共同投資的,是造車新勢力中的新星。

其實合創汽車的曆史可以追溯到2017年年底,廣汽蔚來項目正式簽約合作;2019年5月,合創品牌釋出;次年5月首款産品傳遞。

年度公司系列|忘掉廣汽蔚來,合創終于被“看見”

因而可以說,合創汽車的創業時間并不晚,但當時受限于股東雙方資源、模式,合創汽車并沒有走上快速發展通道,錯過了第一波的黃金發展時機。

此時,蔚來、小鵬、理想、埃安等新型公司已經突破重圍,銷售曲線一路上揚。新能源賽道,直面第一階段的視窗紅利期。

可惜合創汽車錯過了這一階段的快速成長期,原因有很多,其中我認為很重要的一條是:廣汽蔚來的模式很難走遠走深。

各占45%股權的廣汽和蔚來,話語權平分,管理起來比較難。最重要的是,從現實的情況來看,廣汽有埃安,蔚來更忙于自己極速發展的事業。

換句話說,當時的合創汽車隻能算個股東雙方的“幹兒子”,最好的資源當然會第一時間給到各自的“親兒子”。

隻有一種情況會例外,親兒子已經足夠茁壯,足夠獨立,足夠應付成長路上的所有風雨,這時作為父母,才會抽身關注“幹兒子”。這可能是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但是道理總歸是相同的。

因而,合創汽車被忽視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事實上,早前業界也有一個典型與之相似的案例騰勢。這家公司由比亞迪和奔馳合資,成立于2010年,股權各占一半的公司,合作10年之後,發現一個真相:這樣的玩法,折騰不出什麼水花。

年度公司系列|忘掉廣汽蔚來,合創終于被“看見”

12月26日,改革的重錘重要落下:比亞迪與戴姆勒簽署了關于調整其合資公司騰勢架構的股權轉讓協定,拟完成雙方在騰勢的股權轉讓。該轉讓完成後,比亞迪和戴姆勒将分别持有騰勢90%和10%的股份。

合創汽車比騰勢醒悟得更早一些,2021年1月,珠江投管與廣汽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引入珠江投管戰略投資,并成為了合創汽車控股股東,占股68.5%,廣汽集團占股25%,蔚來汽車占股4.5%,員工占股2%(員工持股比例後續将增加至10%)。

合創汽車的注冊資本也由5億元增加到25.2億元,後續投資将超過100億元。

至此,合創汽車的新序幕已然敞開,久違的陽光打到了每一個合創人的心裡,也照亮了張少偉要尋找的新方向。

合創優勢版圖初顯

張少偉是一個非常勤奮,并善于思考的人,過往些年,他雖然身處傳統公司,但他告訴我,“我對智能制造非常感興趣,也大量閱讀了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的汽車業态變革的書籍,也對一些新型科技公司的商業邏輯與商業思想有所研究。”

年度公司系列|忘掉廣汽蔚來,合創終于被“看見”

汽車業正處于一個激烈變化的時代,智能新能源汽車是百年一遇的風口,這一點,我跟他觀點是一緻的。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重組之後的合創汽車,找到了他。他沒有過多的猶豫,很快就來到合創汽車的總部廣州南沙,幾乎沒有停歇就上崗了:推進合創Z03的量産工作,并嚴格把控産品品質,推動合創Z03的順利傳遞。

年度公司系列|忘掉廣汽蔚來,合創終于被“看見”

Z03對合創汽車而言是很重要的一款新車,是重組之後的一次重要試水。自10月上市以來,Z03銷量持續走高,去年12月累計傳遞近千台。

要不是因為受晶片短缺影響,Z03應該還可以沖得更高。Z03無疑是非常幸運的,2021年簽約的英雄聯盟電競戰隊EDG奪冠,也為Z03貢獻了巨大的流量。EDG深受年輕人追捧,自然可以連接配接上年輕人。

年度公司系列|忘掉廣汽蔚來,合創終于被“看見”

而旗下元知科技,則可以為合創汽車的智能化助力。HYCAN DAY上,推出了H-VIP智駕互聯系統,能夠迅速推出,是合創汽車整合資源的科技成果。

當下乃至未來的汽車座駕,持續創新的科技屬性已經是核心競争力之一,誰沒有掌握與時代同步甚至超越時代科技,就會失去競争的入場劵。

張少偉對我說,合創汽車有計劃在南沙建立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并打造研發基地。擁有自己的研發基地和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是一家新能源汽車公司的标配,也是公司成長的必要項。

我之前并不看好廣汽蔚來模式,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企業的發展必須有自身的核心優勢。

即使當下合創汽車,仍然需要廣汽研發技術的輸送,但是這一局面正在改變。

我留意到廣州車展上,合創汽車釋出了兩款概念車,一款是Concept-S,另一款是Concept-M。

年度公司系列|忘掉廣汽蔚來,合創終于被“看見”

這兩款概念車型,将是合創汽車以之為原型,未來可量産的全新車型。我看到了合創汽車的全新姿态,這是我對合創汽車重新燃起信心的基點。

“明年計劃會有一款全新車型上市,也會是一台純電轎跑,後年還有一台大型在規劃中。”張少偉說。

未來五年合創汽車将按照每年不低于一款新品的速度,逐漸推出多款新能源智能網聯車型。合創汽車,終于找準了自己的節奏。産品無需過多,但希望每一款産品,都深深刻上合創汽車的烙印。比如理想汽車,一款足夠給力的産品就能讓公司生機勃勃。

2021年12月30日,廣州市發改委印發廣州市智能與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提到:以“智能+新能源”為方向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争力的汽車企業,拟培育1-2家國内市場占有率超過5%的企業,拟培育1-2家獨角獸汽車企業。其中檔案中,還提到支援小鵬汽車、合創汽車等造車新勢力企業發展壯大。

這也側面說明合創模式受到官方的關注與支援,屬于合創汽車的紅利視窗正在開啟。

我問張少偉,你覺得目前合創汽車最大的短闆是什麼?他想了一下,回答說,“我們的品牌調性,我們認為還不夠明晰,給消費者的第一印象還不深刻,這些工作,我們還在梳理。”

對于一個技術男,張少偉的回答多少有點讓我詫異,他反而更關注品牌。也許在他眼裡,技術研發可以靠時間一點一點累積卻解決問題,但是品牌印象一旦固化,就比較難扭轉。

他關注的領域很廣泛,他也可以跟談商業邏輯,甚至談最新的元宇宙。他已經不是我們刻闆印象中的技術工程師,而是新一代的無邊界的技術多面手。

技術仍在按照摩爾定律的規律快速疊代,融合與創新是當下時代的主旋律。張少偉顯然也在主動适應時代的變化,從傳祺到合創,是他的一次主動抉擇。

無論大小,每一次抉擇,都是一次主動求變,都期待一場苦盡甘來。正如每一棵破土的新芽,都帶着穿透時光的倔強。落子無悔,抉擇本身就是向前。

但有趣的是,目前看來,張少偉的抉擇都是交織着廣汽集團,他的職業生涯深深紮根于南粵大地。

回到合創是什麼的問題?我至今也沒有很清晰的答案。它是Z世代,它是EDG,它是次元偶像奕心,它是新時代的獵手?

年度公司系列|忘掉廣汽蔚來,合創終于被“看見”

所有這些,都分明指向一個關鍵詞:潮流。但如何講好潮流故事,如何将之植入品牌骨髓,則需要考驗合創汽車的表達能力。

特斯拉有馬斯克,蔚來有李斌,理想有李想……與之相比,合創汽車雖然沒有光芒四射的創始人,但是朱一航的故事也足夠精彩,但據說他為人低調。

和他同樣低調還有曾是傳祺的創業天團,包括楊穎、何凱欣、江偉、張少偉等人也加入了合創汽車,已經默默工作許久。據我了解,這幫人,是實幹家也是拼命三郎。

另外,珠江投管集團的雄厚背景,也應該是他所看重的。依托該集團的智慧小鎮、智慧能源、智慧道路等多樣化業态布局,未來能夠實作車與多種場景的互聯,打造全周期全場景的使用者服務生态。

張少偉說:“珠江投管集團旗下的合生商業擁有100餘個商業地産項目,已建成營運的項目面積超過 500 萬平方米,服務上億城市人口,将為合創汽車提供豐富的場景資源和使用者觸點,将合創智慧出行生态帶到使用者身邊。”

生态布局,絕對是未來智慧出行的重要一環。合創汽車手握一張好牌。

張少偉表示:“通過與珠江投管打造的智慧生活無縫連接配接,合創汽車的H-VIP緻力實作共享愉悅智慧出行體驗的美好願景,讓生活充滿想象。未來,合創汽車将繼續加強研發、核心技術的搭建與技術儲備,推進智駕科技H-VIP的不斷疊代發展。”

年度公司系列|忘掉廣汽蔚來,合創終于被“看見”

不知不覺,我與張少偉的共進晚餐,已擺上最後一道菜:一道甜品。他吃了幾口便沒有再吃,也許他在刻意控制卡路裡。

他告訴我,他有堅持在健身。其實,從他一進來,就看得出來,他的精神狀态很好,身材顯得矯健,整個人看上去很自信。

與前些年相比,他應對采訪顯得從容,侃侃而談。這是他的變化。一個個體的變化,也能折射出時代的變化。

從他閱讀書籍的變化,職業賽道的變化,思維方式的變化,其實都在講述一個亘古不變的道理:物競天擇,适者生存。

當下,與頭部的新勢頭造車相比,合創汽車還是追趕者,但我分明看到它卯着勁向上沖的勢頭。

新能源市場格局大局未定,誰是未來10年的獨角獸,也尚有變數。合創汽車是否有機會呢,這個問題的答案交給Z世代回答。

年度公司系列|忘掉廣汽蔚來,合創終于被“看見”

但可以肯定的是,合創汽車終于被“看見”:看見向上沖的力量,看見清晰的商業邏輯,看見很多人為此奮力拼搏。

臨近采訪的尾聲,我将一本講述網飛公司的書籍贈送于張少偉。還好,他還沒有看過。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小公司用一個創意,打敗一個個傳統公司,并用滾雪球的方法,變成了世界頂級公司的傳奇故事。

我希望他懂我的用意,世界上沒有永恒的強大,把握了技術和創新才是王道。

我們再次握手道别,我注意到他面前的那一盅炖湯被喝得幹幹淨淨,清晰見底,可憐的骨頭湯渣不受待見,而那碗米飯則剩了不少。

他果然是個健身達人,他果然還是保持了粵式的腸胃。挺好。

*本文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

年度公司系列|忘掉廣汽蔚來,合創終于被“看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