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賈衛中
來源 | 選車網
2021年的最後一周,31個行業闆塊排名中,汽車行業位于倒數後十名,意味着流入汽車行業的資金在下降。然而,新能源汽車闆塊(BK0900)指數依然處于高位。
不光是資本市場對燃油車與新能源車差別對待,在剛剛結束的2022市場預測峰會上,中汽協針對2022年汽車市場與新能源車市場也給出了不同的預測:“乘用車銷量2300萬輛,同比增長8%;新能源汽車預計銷量是500萬輛,同比增長47%。”那麼500萬輛新能源車的意義何在?
從車企的角度來看,2022年市場的競争淘汰會更加嚴峻。長安産品策劃部行業研究專家白靈認為:“從2019年開始,品牌數量是在逐年減少的,新增品牌占比也在逐年往下掉。而月銷1000輛以下和消亡品牌的占比在逐年提升。這說明原來處在市場中遊的品牌市場表現越來越差,逐漸被邊緣化,甚至被淘汰。2021年因為出現了晶片短缺的反常情況,TOP20企業供給有一定的下滑,市場的集中度也出現了下滑。2022年如果供給提升之後,2021年被靠後企業搶奪的市場佔有率,可能會再次被頭部企業搶回來。”
談到新能源汽車銷量,長安預測2022年将會提升到400萬輛的水準,市場占有率将會在18.9%,這與中汽協的預測非常接近。其實,無論是新能源車年銷量400萬輛,還是500萬輛的預測,如果放在2021年以前,哪怕是在2020年年底,多數人都會認為這是天方夜譚,但是在2021年年底提出來,有部分專業人士認為預測保守了。
近期,專業人士告知《選車網》“2022年,像五菱宏光這種十幾度電的微型車可能要賣150萬-250萬輛,插混、增程式電動車也能賣100多萬輛,這就300多萬輛了。特斯拉以及其他造車‘新勢力’等再分割100多萬輛,500萬輛很快就沒有了。我認為500萬輛的預測都少了,可能會達到550萬輛-600萬輛。”
那麼新能源車年銷量達到500萬輛,遇到最大的問題會是什麼?恐怕是行業盈利依然困難。
在市場預測峰會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認為:“動力電池的原料供給和價格水準,是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難以繞開的兩大難題。從原材料供給來看,無論是磷酸鐵锂,還是三元電池,所需要的锂、钴、鎳、錳等原材料,我國儲量并不豐富,對外依存度很高。随着原材料價格上漲通過産業鍊傳導至下遊,已有多家動力電池企業宣布提價。很多新能源汽車企業在産量尚未達到一定規模時,原本就不賺錢,很難承受價格上漲。今年1-10月份新能源汽車産銷倍增,營業收入倍增,但全行業卻處于虧損狀态。”據此看,2022年新能源汽車行業虧損是大機率事件。
盡管如此,但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方向依然是堅定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提出:“‘雙碳’目标的戰略導向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重要的促進因素。從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和節能減碳來看,交通領域将是一個重點領域,而且新能源汽車又跟技術創新、産業更新和擴大内需結合得比較緊,是以下一步從政策角度,也會形成對新能源汽車的促進。智能技術和新能源技術的疊加、商業模式的創新,加上增換購需求的日益增長,這些因素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以電動汽車為主的新一輪汽車普及。目前增換購需求占比已經達到50%左右,新能源汽車特别是電動汽車也成為增換購的主要目标産品。”
談到2022年資本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态度,專業人士告知《選車網》:“2021年布局新能源汽車股的投資者多數都賺到錢了,這個賽道的一部分投資人可能屬于比較敏感人群,就是說會憑借他的預知能力,在2022年找成長性更好,但是現在可能還沒有被挖掘的領域,這波人可能會獲利離場。同時,随着新能源汽車銷量從300萬輛上漲到500萬輛,這個行業發展的确定性越來越大,一部分新的投資者可能會投入進來。2022年一季度是市場換手階段,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資金流入是大機率事件,新能源汽車闆塊指數持續上漲也是大機率事件。”
以上部分專業人士對2022年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的看法,歡迎各界人士在評論區各抒己見。
(圖檔來源: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