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戰敗後,為何一直都不肯向中國道歉?原因其實很簡單

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長達十四年的抗日戰争以中華民族的勝利而告終,這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争!

十四年間,日本在我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犯下滔天罪行,簡直是罄竹難書!

日本戰敗後,為何一直都不肯向中國道歉?原因其實很簡單

然而抗日戰争勝利已經超過七十年,日本至今沒有向我們死難的同胞道歉。

1989年裕仁天皇去世時,日本曾厚顔無恥的請我國出席葬禮,外交部趁此機會要求日本向中國死難的同胞道歉,然而就在如此關頭,日本也隻是輕飄飄的回應了三個字“很抱歉”,毫無誠意!

那日本為何一直不肯向中國道歉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大緻可歸結為三點

第一,日本認為打敗自己的根本不是中國,而是美國和蘇聯。

日本認為侵華戰争的轉折點是美國對其宣戰,據《第二次世界大戰》記載:美國的參戰使得雙方力量對比發生改變,在經過中途島海戰、瓜島戰役等一系列戰役後,日本失去在太平洋戰場的控制權,逐漸向本土龜縮,敗勢已顯。

日本戰敗後,為何一直都不肯向中國道歉?原因其實很簡單

在中國戰場上,蘇聯也對日宣戰,出兵東北,全殲日本最精銳的關東軍,太平洋戰場和中國戰場的接連受挫,使得日本戰敗成為定局!

即便如此,日本還是負隅頑抗,甚至制定了“一億人玉碎計劃”,最後還是美國在廣島、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才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

是以日本認為其之是以戰敗完全是美國和蘇聯的原因,與中國無關,是以拒絕向中國道歉。

第二,大和族人的性格使然

日本是一個“欺軟怕硬”的民族,多災多難且資源匮乏的自然環境使得大和族人形成了“崇尚強者”的性格,在他們看來,隻有強者才值得尊重,弱者就要挨打,就要受到欺負,這是再正常不過的。

美國文化學家本尼迪克特在其經典名著《菊與刀》中将日本稱作“唯一真正徹底的等級國家”,在日本看來,美國的等級比自己高,那麼就要尊敬它,是以絕口不提美國用原子彈轟炸廣島和長崎的事,而中國的等級低,被侵略是應該的,是以也無需向中國道歉。

日本戰敗後,為何一直都不肯向中國道歉?原因其實很簡單

這就是大和族人的邏輯,一種隻分強弱,不分對錯的“強盜邏輯”。

第三,美國在中間起了不光彩的作用

二戰後,日本本土幾乎成為一片焦土,戰後重建工作異常困難。

然而戰前與日本勢不兩立的美國卻看中了日本的地理位置,轉而扶持日本,幫助日本進行戰後重建,隻為日本在美國與蘇聯的争鬥中起到橋頭堡的作用。

這說明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

1991年,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社會主義陣營瓦解,然而就在此時,中國又開始崛起,是以美國又轉而扶持日本制衡中國,日本作為美國制衡中國的工具,自然不肯向中國道歉。

道歉意味着什麼

很多人很疑惑,為什麼中國和日本都如此在意“道歉”這個問題呢,又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影響。

日本戰敗後,為何一直都不肯向中國道歉?原因其實很簡單

真實原因是道歉與否關系到這個國家當下的外交政策,中國已經今非昔比,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我們有了足夠的底氣和實力要求日本道歉,要求日本正視曆史,為當年所造成的殺戮承擔相應的責任,換句話說,要求日本道歉,是我們大國崛起必不可少的一步。

從日本的角度來說,二戰後日本雖受美國扶持發展很快,但也徹底淪為美國的傀儡,如今的日本隻能算經濟強國卻不能算政治強國,這是很不正常的,而這個問題的根源就在二戰。

是以日本為了改變現狀,一直在試圖掩蓋曆史真相,甚至不惜篡改教科書。

在日本看來,不道歉才能改變其目前“不正常”的狀态!

日本戰敗後,為何一直都不肯向中國道歉?原因其實很簡單

小結:

其實抛開複雜的政治博弈與利益糾紛,單從人道主義的角度來看,日本也應該向中國死難的人民道歉,隻有正視曆史才能邁向未來,德國與日本同為二戰策源地。

然而德國從不掩蓋自己的罪行,真誠悔過,1970年的“華沙之跪”使得世人原諒了德國,甚至取得了世人的尊敬!

原因無他,一個敢作敢當,真誠悔過的民族值得别人尊敬,對日本來說,要想真正擺脫美國的控制,取得受害國的原諒,唯有正視曆史,主動道歉一條路!

參考資料:《菊與刀》《第二次世界大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