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冀中八路子弟兵之母,救助73名我軍傷員,5萬日軍掃蕩仍拒撤離

在十四年的抗戰生涯中,誕生過無數為國而戰的英雄豪傑。而在他們之中,不乏有女流之輩。今天我們所要講述的人物——李杏閣,便是這些愛國母親中的一員。河北安平,乃抗戰時期的冀中要地。1939年2月9日,日軍攻占該地後,便大肆對我同胞實施“三光”政策。面對侵略者的暴行,安平的百姓沒有退縮。他們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與日寇鬥智鬥勇,而李杏閣也是其中一員。她生在一個貧苦之家,少時便飽嘗人間疾苦。結婚之後,由于良田悉數被日寇所占,全家的生計主要還是靠丈夫打短工來維持,日子十分艱難。直到八路軍到來之後,她們家的光景才算好了些許。正因如此,李杏閣才會堅定地投入到抗日鬥争之中。

冀中八路子弟兵之母,救助73名我軍傷員,5萬日軍掃蕩仍拒撤離

▲日後人稱“子弟兵母親”的冀中農婦——李杏閣(1901-1964)。

1942年5月初,日軍集中5萬人對冀中平原一帶實施大規模“掃蕩”。處于核心地段的安平首當其沖。僅兩個月的時間,敵人便在縣城、村鎮以及周遭公路上修築了8個炮樓,27個據點,同時增兵2000餘人。這些人隔三差五地便會對下鄉“掃蕩”,無惡不作。在如此艱難的鬥争環境下,李杏閣并未有絲毫退縮。剛開始,她隻是負責看護1-2個傷員。後來随着傷員逐漸增多,她幹脆把自己的房子騰了出來,成立了一座秘密的“臨時病房”。這還不夠,院子裡還有隐蔽的道地,用于隐蔽重傷員與藥品、醫療裝置。戰鬥越發殘酷,而李杏閣的活也更忙了。

冀中八路子弟兵之母,救助73名我軍傷員,5萬日軍掃蕩仍拒撤離

▲照料重傷員的李杏閣。

那時候,冀中地區的戰士們還特意編了一首歌謠:“冀中抗日戰鼓響,報子營出了個李大娘。李大娘熱心腸,愛護子弟兵名聲揚”。這“李大娘”,說的就是李杏閣。平日裡,臨時病房并沒有多少醫護人員,是以除了照料為傷員喂飯、上藥等護理工作外,李杏閣還要生火做飯,洗衣晾衣。雖是一位平凡的農婦,但李杏閣并沒有閑着。每當有護士對傷兵進行護理時,她總會在一旁仔細地看着,記住别人所做的每一個細節。她每一個動作都謹慎細微,耐心地看着傷員表情。日久天長,戰士們對這位40歲的小腳大娘的“手藝”贊不絕口。天氣晴朗時,李杏閣還會主動背起無法行動的傷員,帶他們去院子裡頭曬曬太陽。雖然苦,雖然累,但這位堅強的大娘始終沒有抱怨絲毫。

冀中八路子弟兵之母,救助73名我軍傷員,5萬日軍掃蕩仍拒撤離

▲抗戰時期,正在為八路軍傷兵進行醫療手術的蘇聯醫生。

冀中八路子弟兵之母,救助73名我軍傷員,5萬日軍掃蕩仍拒撤離

▲主動照顧負傷傷員的冀中子弟兵之母——李杏閣。根據統計,總共有73名傷兵經過李杏閣的精心照料,重新回到了抗日隊伍之中。也正因如此,這位母親的光榮事迹傳遍了冀中平原。1944年,冀中軍區在報子營村召開表彰大會,會上授予其大紅花與獎旗,上書“冀中子弟兵的母親”。可以說,這便是李杏閣人生中最為驕傲的時刻。

冀中八路子弟兵之母,救助73名我軍傷員,5萬日軍掃蕩仍拒撤離

▲站在獎旗前的李杏閣。1964年,這位慈母因癌症去世,享年63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