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古代2大超級工程,一南一北雄偉至極,至今仍在造福百姓

中國是個農業大國,同時是個缺水大國,而且水資源分布極其不均勻,南方水資源豐富,北方水資源稀缺,是以如何更好的利用水資源服務于農業,是人們一直在研究的問題。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祖先早在幾年前年,就為我們修建了2個偉大的水利工程,造福了無數百姓,至今仍舊在發揮作用。這2個工程分别是位于南方的都江堰和位于北方的坎兒井。

中國古代2大超級工程,一南一北雄偉至極,至今仍在造福百姓

第一:都江堰。先來說說建設都江堰的原因。戰國後期,秦國為了統一天下,加緊了滅掉六國的步伐。六國之中,楚國的實力最強,秦國大将司馬錯認為,要想拿下楚國,就必須拿下巴蜀之地。當秦國滅掉巴蜀後,于公元前280年,發兵攻打楚國。秦軍主帥司馬錯率領10萬大軍沿着岷江順流而下,進入長江,開始了攻楚的戰争,但是戰争的結果卻以失敗而告終。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中國古代2大超級工程,一南一北雄偉至極,至今仍在造福百姓

1、秦軍沒有足夠的糧草。成都平原地勢平坦,是巴蜀之地唯一的一塊産量大區,可是這裡常年幹旱缺水,是以糧食非常缺乏。

2、從成都到岷江缺乏水路。秦軍的兵器、兵員、糧草等都在成都建造、集合完畢,然後再運輸到岷江碼頭,之後再進入長江。而從成都到岷江碼頭缺乏水路,走陸路的話很費時間和精力,時效性跟不上。

中國古代2大超級工程,一南一北雄偉至極,至今仍在造福百姓

在這種背景條件下,修建一條從成都到岷江碼頭的河流就顯得十分重要。秦昭襄王選中了一個人,他就是李冰。秦國任命李冰為蜀郡守,負責修建這一條重要的河流,作為秦軍的命脈。李冰到任後,他和兒子來到岷江沿岸,征集了當地大量的有治水經驗的老百姓,一起探讨如何修建這一水利工程。李冰先讓人在玉壘山,曆時8年,硬是把遍布石頭的玉壘山鑿了一個大口子,把這個大口子命名為“寶瓶口”。之後有修建了魚嘴、金剛堤、飛沙堰等等配套工程。

中國古代2大超級工程,一南一北雄偉至極,至今仍在造福百姓

都江堰的建成,不僅僅解決了成都平原的幹旱問題,同時還起到了防洪、運輸的巨大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覆寫的範圍達30多個縣,可以灌溉的農田有上千萬畝,造福一方百姓上千年,養育了無數人民。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古代,絕對算得上是一個超級工程。

中國古代2大超級工程,一南一北雄偉至極,至今仍在造福百姓

第二:坎兒井。坎兒井,通俗的來講,就是地下水渠灌溉系統。我國新疆氣候幹旱,到處是茫無邊際的戈壁灘,日照時間長,蒸發量很大,水資源極度缺乏。新疆境内的水主要來自于雪山融化的水,如何有效利用這些寶貴的水來灌溉農作物,成為人們研究的重要問題,是以坎兒井就應運而生。坎兒井最早開始修建于漢宣帝時期,距今已經有2000年的曆史。

中國古代2大超級工程,一南一北雄偉至極,至今仍在造福百姓

坎兒井主要由4部分組成,分别是豎井,蓄水池,地下暗渠,明渠。坎兒井可以完美的利用地形和坡度,不用浪費動力,就可以把雪山融化後滲入地下的地下水引出地面。

中國古代2大超級工程,一南一北雄偉至極,至今仍在造福百姓

據統計,目前新疆境内,僅僅吐魯番盆地就有坎兒井1200多條,地下暗渠總長度有5千多公裡,為吐魯番盆地的農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坎兒井可謂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在那個隻能以人力為主的年代,在地下挖出5000多公裡的小隧道,絕對是一個偉大壯舉。

中國古代2大超級工程,一南一北雄偉至極,至今仍在造福百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