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愛國情,南宋王遂代表作《謝趙廬州送淮白》

淮源千古貫中州,南北分來九十秋。欲放此鱗歸縱壑,要留佳瑞入王舟。

王遂是南宋名士,《宋史》中有他的個人傳記。作為一個可以留名青史的文人,肯定有過人之處。史書上對他評價很高,着重贊揚他的理學研究成果。遺憾的是,這些成果未能傳世,隻留下幾篇詩文供後人學習。

這首《謝趙廬州送淮白》是他的代表作,是一首愛國詩,寥寥幾句,表明了王遂的情懷。這首詩涉及了地理、典故、曆史等方面的知識,讀起來有些晦澀難懂,故此流傳不廣。不過,其中的愛國情一直為人稱道。後人提到王遂的時候,都會誇贊幾句。

愛國情,南宋王遂代表作《謝趙廬州送淮白》

古人認為淮河的源頭在中原大地,流經安徽、蘇州,最後奔入大海。王遂的意思是,淮河流經之地,原本都是大宋的國土。自從靖康之亂後,中原淪陷,淮河以北被金國占領。淮河以南歸屬南宋,但常年面臨敵軍騷擾。

王遂有感而發,用一條淮河,暗示山河殘破。接下來,王遂不打啞謎了。他掐指一算,距離宋金議和已經過去90年了,北方失地還是未能收複。

愛國情,南宋王遂代表作《謝趙廬州送淮白》

根據史書記載,宋金戰争持續百年。靖康之亂後,南宋朝廷消極抗敵,朝中議和派官員甚至私下裡勾結金人,充當間諜。紹興十一年,宋金達成議和協定。

金國冊封趙構為皇帝,雙方以淮河中流為界,劃分國土。南宋朝廷每年要向金國納貢,忍受屈辱。此次議和之後,宋金兩國形成了暫時和平的局面。王遂詩中提到的是,從紹興十一年議和,到他寫詩的時候,已經過去90年了。

90年啊,一個人未必可以活到90。這麼久過去了,依然是南北分裂的局面,王遂感到心痛。接下來,他用了一個典故“白魚躍龍舟”。

愛國情,南宋王遂代表作《謝趙廬州送淮白》

《謝趙廬州送淮白》,先看這個題目,翻譯成現代漢語是謝謝趙廬州送了一條淮河白魚。王遂收到這條白魚之後,沒想着怎麼吃,反而想要将魚放生。這種放生行為,是為了祈求祥瑞。

宋代文人對祥瑞特别敏感,現實中遭遇太多痛苦挫折,就開始寄希望于運氣。雖然虛無缥缈,但是終歸是個寄托。傳說武王伐纣,周武王率兵渡過黃河的時候,有一條白魚躍上龍舟。周武王用這條魚舉行了大型祭祀活動,最終取得了勝利。王遂用這個典故,想要表達他希望通過放生行為,可以給南宋王朝帶來好運。

愛國情,南宋王遂代表作《謝趙廬州送淮白》

現代人看王遂的所作所為似乎不能了解,對古人而言,大部分堅信吉祥的征兆可以帶來好運。王遂希望他和趙廬州可以并肩作戰,為南宋朝廷出力,收複河山。他在最後一句詩中寫道,“希望自己的好運,就是南宋王朝的好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