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乞丐一旦活過了73歲,就有好事找到他,甚至有人會為他養老

民國時期的乞丐生活悲慘,尤其是一些老年乞丐,更是生活潦倒。可是您并不知道,其實一旦乞丐度73歲生日,他就會受到一些人的照顧,甚至還有人專門為其養老一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民國乞丐一旦活過了73歲,就有好事找到他,甚至有人會為他養老

(本文所有圖檔,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檔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民國時期是我國近代史上最混亂的時期,從1840年鴉片戰争開始,中國便逐漸淪為半封建本殖民地的深淵,加之國貧民弱與連年的戰争和天災,緻使不少農民是以而破産,甚至還有一些人直接淪落為乞丐,整日靠乞讨為生。

民國乞丐一旦活過了73歲,就有好事找到他,甚至有人會為他養老

從當時的政治視角來看,京城無疑是華北的中心,随着大量城鎮失業者也失去了生活來源,開始加入乞丐的大軍,久而久之,乞丐的群體開始愈發龐大,社會不安定因素日趨增多。為了能夠對乞丐群體進行管控,軍閥政府便預設了丐幫的形成,利用“以丐治丐”的方式,将社會治安風險系數降到最低。

乞丐們擁有自己的組織,也就是我們熟知的“丐幫”,丐幫不僅能夠限制乞丐們的行為,而且還能對一些沒有生存能力價值的乞丐進行補貼,保障他們不會因為饑寒交迫而死。當然,失去生活能力的乞丐也都無法獲得太多的滿足,尤其是一些年老乞丐,更是在生活上無法與年輕乞丐相比。畢竟後者腿腳靈活且能說會道,老年乞丐卻隻能顫顫巍巍的伸手要錢,其慘狀凄苦無比。可是老年乞丐也有自己的“春天”,因為他們一旦度過73歲大關,便會有人專門為其養老。

民國乞丐一旦活過了73歲,就有好事找到他,甚至有人會為他養老

民間諺語稱“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意思就是說,七十三歲與八十四歲是最容易去世的年紀,故此,隻要安然度過七十三歲,便能夠成為真正的“壽星”。不過問題也在于此,若是生活無憂的富家翁能長壽,則全家歡喜,可老乞丐命運多舛且生活無着,即使活到一百歲又如何?其實我們忽略了一點,就是在平均年齡較低的古代,人們對于壽命的癡迷絕對不容小視。

民國乞丐一旦活過了73歲,就有好事找到他,甚至有人會為他養老

老乞丐們一旦度過73歲,就成為了真正的“壽星”,一些人便深信此人擁有福氣,甚至争相與其親近。當然,還有一類特殊的人群,專門以拜老乞丐做幹爹為目的,試圖讓自己長壽。在以前的大多數農村地區,家長為孩子取名都非常随意,如狗娃、狗剩、二牛、鐵蛋等等,原因就是一些家長固執的認為,給孩子取賤名的話,孩子就“好養活”,甚至是百病不沾。可一旦孩子生病治不好怎麼辦?家長們也有辦法,就是拜老壽星乞丐為幹爹。

民國乞丐一旦活過了73歲,就有好事找到他,甚至有人會為他養老

生病的孩子拜乞丐幹爹時,需要舉行較為盛大的儀式,親朋好友都要作為見證人。老壽星承認對方是自己的兒子,并允諾将自己的“福氣”分給孩子,但條件也非常苛刻,就是生病的孩子在病體痊愈之後要侍奉幹爹,直至為其養老送終。由此看來,雙方之間完全是基于迷信的利益捆綁,雙方之間各取所需。

民國乞丐一旦活過了73歲,就有好事找到他,甚至有人會為他養老

談到這裡,我們也不該以現代人的知識儲備和視角去評價古代人,在生産力并不發達的古代,不僅僅是平民百姓,即使是王公貴族也都存在類似的迷信思想。如漢武帝的小名就叫“彘兒”,是小豬仔或小野豬的意思;而唐高宗李治的小名這叫“雉奴”,是小野雞的意思。甚至一些古代的高官還會通過算命的方式占蔔孩子的一生,一旦算出孩子前路坎坷,便命孩子認大路為幹爹,若是算出孩子可能會遇水危險,就會毫不猶豫地讓孩子做河流的幹兒子,總而言之,取賤名和拜幹爹的習俗,一直是古代社會較為流行的做法,并不存在什麼差異化。

民國乞丐一旦活過了73歲,就有好事找到他,甚至有人會為他養老

在如今的社會之中,認幹爹的習俗已然不複存在了,它漸漸淡出人們視野的背後,其實也是在昭示着現代教育的發展成果,愚昧與封建思想終究會被消滅,取而代之的則是科學與進步。

參考資料:《中國丐幫》 雷方著 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曆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