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袁世凱死後,北洋軍迅速分裂,沒有人接替他的位置嗎?

俗話說,樹倒猢狲散。意思是說:大數倒下之後,寄居在樹上的猴子都四散逃走。可問題是,樹到了之後,猢狲為何要逃散呢?答案很簡單,猴子寄居在樹上,無非是樹能給猢狲庇護,還能提供食物。樹倒了,就意味着庇護和食物都沒了,猢狲還在這兒幹嘛?如果樹倒了之後,有哪個猢狲想充當樹的角色,就必須滿足當大樹的要求。

即,提供庇護和食物。

為什麼袁世凱死後,北洋軍迅速分裂,沒有人接替他的位置嗎?

袁世凱為什麼能夠長久地統治北洋軍閥?一來,袁世凱牢牢掌握北洋軍閥各級軍官的人事任命權;二來,整個北洋軍閥從上到下所有的吃喝度用開銷,全都是袁世凱想辦法搞來的錢。所謂有奶便是娘,吃人家的、喝人家的,聽人家調遣,再理所當然不過了。袁世凱的錢都從哪裡來的呢?清朝末代皇太後隆裕太後曾說過這樣的話:

“内帑已經給袁世凱全要了去,我真沒有錢了!”

内怒就是皇帝的私房錢,袁世凱在慈禧太後死後,通過各種手段(坑蒙拐騙),将大清的國庫剝削的一幹二淨;然後還是不罷休,又連威脅帶忽悠,讓隆裕太後乖乖交出私房錢,将大清皇室榨幹。袁世凱搞這麼多錢幹嘛了呢?拉關系、發軍饷、買物資。是以說,袁世凱死後,如果有人想接替他的位置,首先就必須得像袁世凱那樣,對北洋軍閥上上下下的開銷負責;其次,在北洋軍閥内部還得有威望、能夠服衆。那麼,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内部誰最有可能替代他的位置呢?

為什麼袁世凱死後,北洋軍迅速分裂,沒有人接替他的位置嗎?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四分五裂,分别形成了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軍閥、以閻錫山為首的晉系軍閥等等。他們名義上受國民政府支配,實則各自為政。不過,雖說他們各自為政,皖系軍閥一直以北洋正統自居,段祺瑞也一度曾操縱政局。袁世凱活着的時候,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等北洋三傑在地位上都一樣,分不出誰高誰低。段祺瑞有威望、有野心,但是在人事任免方面太欠缺;馮國璋手裡有兵且善于戰鬥,奈何不講道義被人看不起;王士珍貴為北洋三傑之首,待人接物行軍打仗能力強,卻無意政壇,袁世凱死後,他很快就退出政壇了。

于是,段祺瑞為了穩固自己在北洋軍閥内部的地位,與其他過去的“老戰友”打了幾次仗。1920年7月,以吳佩孚(馮國璋下野)為首的直系軍閥向段祺瑞發起挑戰,雙方在京津地區進行戰争,最終,段祺瑞的皖系軍閥大敗。至此,袁世凱的那些老部下裡,唯一一個有機會取代他位置的人,下野了。段祺瑞之是以下野,與其自身也有諸多關系。首先,段祺瑞搞不來錢。嚴格來說,除了張作霖靠倒騰軍火掙了些錢之外,當時整個中國的軍閥都搞不來錢。他們的錢要麼是盤剝地盤裡百姓,要麼是出賣國家利益向帝國主義貸款。

為什麼袁世凱死後,北洋軍迅速分裂,沒有人接替他的位置嗎?

比如說,段祺瑞曾向日本人貸了1.45億日元,除了第一期借的500萬日元還了,其餘的錢成了死賬。這些錢最後都幹什麼用了呢?和其他大部分軍閥一樣,這些錢主要用來發放軍饷、購置軍火、還戰争賠款。最可笑的當屬馮國璋了,他當上總統之後,為了籌集軍費,竟然将紫禁城護城河裡的魚撈出來埋掉,成了當時一大笑談。可見,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段祺瑞、馮國璋之流當了總統之後,方知袁世凱能夠籠絡那麼大一攤子,着實有水準。其次,段祺瑞在用人方面,沒有全局意識。

舉一個很小的例子,段祺瑞在任期間,向日本人借了1.45億日元,即西原貸款,這筆錢段祺瑞怎麼配置設定的呢?按理說,錢是以北洋政府的名義借的,直系、皖系、奉系三家都有份兒。實際上呢,段祺瑞在花錢的時候,隻想着皖系一家;還債的時候,卻讓三家一起想辦法,如此,其他兩家能不生怨言?在人事任免方面,段祺瑞也是任人唯皖,對于非皖系官員,則采取打壓措施。

為什麼袁世凱死後,北洋軍迅速分裂,沒有人接替他的位置嗎?

盡管段祺瑞表現的不盡如人意,在北洋衆軍閥裡,他做的已經非常好了。換做其他人,有的不能服衆、有的弄不來錢、有的能力不足,更不可能接替袁世凱的位子。足見,想當一棵大樹,必須有遮風擋雨的魄力,也要有枝繁葉茂的能力,這樣才能聚攏一堆猢狲在下面打鬧。否則,随便兩隻猴子在上面折騰,都能把樹弄倒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