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大隊長送來一百多門迫擊炮,我軍憑此殲滅美軍5千餘人
1951年10月1日,美國陸軍第一騎兵師第7、第8騎兵團和希臘營向我軍駐守的朔甯東南地區發起了猛攻,企圖從這裡撕開一個口子。然而令美軍沒有想到的是,志願軍的火力相當的猛烈,直打得美軍擡不起頭。雙方激戰了10天,美、希聯軍傷亡超過了5000人,不得不敗退回去。

志願軍在交戰中
說起美軍騎兵一師,可能沒有人不知道它,因為它有着“開國元勳師”的稱号。該師組建于1921年,但其主要組成部隊是第二騎兵團(後改為第5騎兵團)和第7騎兵團,這兩支騎兵團均為華盛頓在獨立戰争時親手組建的。由此也可以看出騎兵一師在美軍的中地位。
不論是騎兵一師的前身,還是新組建的騎兵一師,在美國的曆史上都立下了赫赫戰功,從獨立戰争起,到印第安戰争,再到美墨戰争,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騎兵一師就像一個鐵拳,所到之處敵人無不魂飛魄散。然而這輝煌的曆程推進到1950年的11月戛然而止,因為他們遇上了志願軍。
1950年11月1日,中美兩國的王牌部隊首次正面碰撞在一起,在騎兵一師的對面,是志願軍第39軍116師。大搖大擺的騎兵一師并沒有把志願軍放在眼裡,然而戰鬥一開始他們就發現自己錯了。
騎兵一師第8團團長在日記裡寫道:他們是我見過的最兇狠的敵人,他們跨過冰凍的江面向我們沖來,速度快得無與倫比,很快就進入到白刃戰的距離。盡管麥克将軍派來了大批雷電戰機,但它們隻能眼睜睜的看着。 不到一個小時,C營就垮了。這個在西西裡痛揍日爾曼人、硫磺島上全殲日本鬼子的C營,撤下來時隻剩下不到100人。我頭一次感到了絕望。
被俘虜的騎一師軍官
首次交戰,騎兵一師被殲滅1800餘人,自此開啟了騎兵一師的挨揍模式。1951年1月,第38軍在漢江以南的防禦戰中給騎兵一師沉重打擊;1951年2月,第42軍在龍源裡擊潰騎兵一師和英軍第27旅,殲敵近萬人;1951年5月,第65軍在漣川反擊戰中殲滅騎一師第5團一個營。1951年6月,鐵原阻擊戰中,第63軍187師殲滅騎一師4000餘人;1951年9月,第64軍的兩個團在德寺裡消滅騎一師1700餘人。
到了10月朔甯防禦戰時,騎兵一師已和志願軍交戰9次,9次皆輸。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事,但現在騎一師的官兵已坦然面對了。或許是輸得多了就麻木了,再來個俗氣點的解釋,或者叫相性相克。而此時的騎一師還不知道,朔甯的這場戰鬥将是他們在半島的最後一仗了。
運輸大隊長送來的M2化學迫擊炮
和他們對陣的,是志願軍第47軍139師415團。經曆了5次戰役的志願軍對火力追求已經到了瘋狂的程度。此時415團裝備的107毫米M2化學迫擊炮多達數十門。這款炮正是美軍研制的,它的特别之處在于,它是一款線膛迫擊炮,是以精度極高。在歐洲戰場上,美軍用它将德軍炸得人仰馬翻。
解放戰争期間,美軍又送了四個炮團的裝備給運輸大隊的蔣隊長,蔣隊長自然是不敢私藏,又全部轉送了給了解放軍。這些炮在朔甯的戰鬥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朔甯防禦戰中立下赫赫戰功的M2迫擊炮
10月8日下午15時許,我軍炮兵偵察員偵得了騎一師的集結地,很快炮彈就鋪天蓋地的砸了過來。美、希聯軍頓時出現了重大傷亡。本來已經苦戰一個多星期沒有戰果的騎一師,在這通打擊下士氣徹底崩潰了,第二天就和希臘營一起,灰溜溜的退出了戰鬥。整個戰鬥中,敵軍被殲滅5000餘人,騎一師不得不退回駐地,次年初又傳回本土休整,自次再也沒有和志願軍交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