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争三年, 我軍虜獲一千多名國軍将領, 為何此人唯一被槍決
給我國造成傷害最大的是日軍的侵華戰争,在抗戰的十幾年,我國損失了無數的文化珍寶,還有很多的無辜百姓被殺。在戰後幾十年的時間,都沒有恢複過來,可是對于這樣的抵禦外敵,我們是願意的,畢竟是為了保護國家。最令人們痛心的是解放戰争,國民黨和共産黨的内戰,本來共屬同一個國家,可是國民黨卻為了争奪大權,将矛頭對準了我軍。

于是解放戰争爆發了,在三年的解放戰争中,我軍雖然還處于抗戰的恢複期,可是完全不畏懼國軍的攻擊。國民黨的統治是殘忍的,百姓支援的從始至終都是共産黨,也注定了他們最後的結局。在這三年期間,我軍一共俘獲了一千多名國軍的大将,可是并沒有對他們處決,雖然最後的結局都不怎麼樣,但畢竟是活下來了,可是有一人被我軍槍決了。
郝鵬舉是河南人,最初投靠馮玉祥,可是他的人品卻有極大的問題,屢屢叛變,是以還得到一個“美名”變色龍。後來他投靠了蔣介石,在日軍侵華之後,他被派到前線參戰,戰績無法直視。沒有什麼能力吧,人還不老實,看上了一個團長的妻子,就勾搭到了一起,團長一氣之下将他的惡行上告給了蔣介石,便将他關押起來。
不料侍衛大意,被他逃走了,直奔南京,投靠了汪精衛。他算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很快得到汪精衛的重視,擔任重職,掌控了淮海地區的軍權。他大肆的殘殺新四軍,還收刮百姓,比日本鬼子都做的絕。當地的百姓恨不得将他抽筋扒皮,他的漢奸的臭名也坐實了。後來日本投降,蔣介石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收編了很多汪精衛的部隊,郝鵬舉也成為了國軍第六軍司令。
蔣介石派他去打新四軍,他知道是把自己當炮灰使呢,于是就有意投靠新四軍,看到我軍那麼歡迎他,就起義投靠了我軍。可是他一身的臭毛病完全不适合當人民軍隊,暗地裡又和國軍勾結,後來在山東之戰的時候,他知道立功的機會來了,為我軍設下陷阱,這一戰解放軍遭到巨大的損失。
他又被蔣介石任命為司令,在1947年2月他帶領的軍隊被我軍殲滅,被捕後還理直氣壯的說自己和陳毅是朋友,後來被解放軍槍決,百姓們紛紛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