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米/華為入局,2022年新能源賽道“神仙打架”

EV導購

專注于新能源車資訊及導購

關注

2021年,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火爆一場,國産化的特斯拉銷量快速增長,本土的比亞迪汽車、柳州五菱迎來新一輪爆發期,高端車領域的“蔚/小/理”也都站穩了腳跟。而到了2022年,乘用車的電氣化改造程序也将走向深水區,大衆/豐田已初步确立新能源汽車戰略規劃,華為/小米均以不同角度相繼切入戰場,純電&混動、藍牌&綠牌的路線之争逐漸白熱化。

大衆 VS 豐田

小米/華為入局,2022年新能源賽道“神仙打架”

2021年,上汽大衆、一汽-大衆基于MEB電驅平台推出多款純電汽車,最便宜的ID.3指導價15.99萬起,續航430km,30萬以内的ID.6系列也實用性拉滿。因為是正兒八經的純電架構,該系列無論産品體驗、價格政策都已經明确了其品牌和産品定位,在廠商眼裡這是真正打算“走量”的合資車。

小米/華為入局,2022年新能源賽道“神仙打架”

上汽奧迪Q5 e-tron:預售40萬元起

小米/華為入局,2022年新能源賽道“神仙打架”

斯柯達ENYAQ COUPE iV:1月31日首發

2022年,大衆還将繼續擴充純電産品陣容,不光是VW車标,同樣源自MEB平台的斯柯達ENYAQ COUPE iV、上汽奧迪Q5 e-tron也會和廣大消費者見面,新的“套娃”體系将極大緩解大衆汽車在國内的雙積分壓力。

小米/華為入局,2022年新能源賽道“神仙打架”

RAV4榮放雙擎E+:指導價24.88-29.68萬

和大衆一樣,一汽豐田/廣汽豐田也欠了巨額的新能源負積分,這是源自TNGA架構,但上藍牌的THS系列混動車解決不了。而随着11月廣州車展上豐田bZ4X的亮相,我們也見到了品牌進軍純電汽車市場的決心,該車将成為大衆ID.4的最直接競争對手,另外四款純電汽車規劃,分别定位為小型SUV、緊湊型SUV、中大型SUV以及中型轎車。

小米/華為入局,2022年新能源賽道“神仙打架”

豐田BZ系列純電汽車

小米/華為入局,2022年新能源賽道“神仙打架”

豐田Mirai:氫燃料電池車

因為缺少動力電池供應鍊,豐田THS系列一直隻能以藍牌車的身份面向市場,這無疑是非常吃虧的。有消息稱,豐田計劃從比亞迪弗迪電池尋找動力電池供應,可預見的未來,綠牌卡羅拉/凱美瑞/RAV4榮放的産能會進一步提升,也會有更寬裕的降價空間。除此之外,豐田的氫燃料電池技術也走在行業最前列,但現在就押寶該細分領域,不光遠水解不了近渴,國産化産業鍊建立的前期投入也是豐田受不了的,市場不成熟就盲目入場風險很大。

華為 VS 小米

小米/華為入局,2022年新能源賽道“神仙打架”

問界M5:預售25萬起

随着12月份問界M5的亮相,華為已經初步确立了未來在乘用車市場的發展路線,通過和東風小康的合作,華為省去了建構乘用車供應鍊的高成本投入,進而最大限度發揮自身在數字化出行領域的優勢,而這也是搭載鴻蒙系列的問界M5的核心競争力。

小米/華為入局,2022年新能源賽道“神仙打架”
小米/華為入局,2022年新能源賽道“神仙打架”

鴻蒙系統+增程式混動

而在動力系統部分,華為和小康其實都缺少混動架構的技術儲備,為強調實用性,該車使用了一台1.5T增程器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折中方案”,雖然處于混動技術鄙視鍊的最底端,但大部分使用者是體會不到其與豐田/比亞迪的差距的。

小米/華為入局,2022年新能源賽道“神仙打架”

小米汽車已于9月1日成立,注冊資本10億人民币,雷軍任法人,公司落戶北京經開區,主機廠一期和二期産能分别為15萬輛。很顯然,小米顯然更強調品牌在小米造車中的上司地位,雷軍是有自己的主機廠的,不光前期投入更大,也更需要時間沉澱才能見到量産車。

小米/華為入局,2022年新能源賽道“神仙打架”

按照此前規劃,2024年,小米品牌首車将在北京經開區下線并實作量産,暫時不清楚是純電還是混動,也不清楚具體産品定位。個人比較期待的是,雷老闆能不能把小米手機的堆料和高成本效益特征延續到汽車上,什麼骁龍888、4K超清螢幕、X億像素全景影像啥的。

比亞迪 VS 特斯拉

小米/華為入局,2022年新能源賽道“神仙打架”

12月,比亞迪新能源銷量90,121輛

比亞迪、特斯拉、柳州五菱,算是2021年國内市場的新能源“三巨頭”,宏光MINIEV的定位比較尴尬,這車确實能解決出行問題,也能緩解雙積分壓力,但其本身并不具備核心競争力,起碼光靠這一塊不掙錢的車不可能讓五菱新能源真正變得“能打”。相比之下,還是比亞迪、特斯拉更有長遠發展的潛力。

小米/華為入局,2022年新能源賽道“神仙打架”

比亞迪DM-i混動系統

2021年,DM-i系列的火爆引發了自主品牌推綠牌插混的熱潮,而作為第一個吃到螃蟹的人,比亞迪也在短期内積累超高的影響力。依托于完整供應鍊鍊和硬核技術實力,2022年開始,比亞迪将全面擴充新能源産品陣容,不光王朝系列要實作DM-i全覆寫,海洋網的純電汽車/混動車,高端品牌的混動越野車也已寫入品牌未來三五年的戰略規劃中。

小米/華為入局,2022年新能源賽道“神仙打架”

國産特斯拉Model 3:27.67萬元起

從産品角度來看,特斯拉似乎已經沒有多少潛力可以挖掘,降價後的Model 3/Model Y提前透支了品牌溢價,數字技術領域也正在被其他品牌迎頭趕上,再加上近幾年一直負面纏身,産品角度已經沒有多少擴張潛力。

小米/華為入局,2022年新能源賽道“神仙打架”

例如比亞迪的混動技術,豐田的氫燃料電池技術,特斯拉顯然對此沒啥興趣,至于自動駕駛,光憑視覺系,不靠雷射雷達,特斯拉在該細分領域大機率也不會形成壟斷地位。當然,光憑上海工廠現有的産銷以及足夠特斯拉在國内市場賺得盆滿缽滿,足夠為建廠的對賭協定交差了。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