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盤點2021年造車新勢力傳遞榜單,好成績的背後又藏有多少隐憂

寫于前面

究竟哪一年才是造車新勢力的元年?其實這個問題并不好回答。

從造車新勢力批量入局時,很多行業人士便在講,造車新勢力的元年開啟了。可悲的是,經過幾年的沉澱,能夠活下來的所剩無幾,而真正實作傳遞的,更是少之又少。然而,盤點過去的2021年,我們驚喜的發現,排名前三的“蔚小理”全年傳遞量均突破9萬大關,造車新勢力交出了一份令人驚歎的成績。由此,筆者更願意相信,2021年才能真正稱得上造車新勢力的元年。畢竟,從這一年開始,活下來的可能會越來越好,而那些還在停留在PPT階段的,也終将被徹底淘汰。

盤點2021年造車新勢力傳遞榜單,好成績的背後又藏有多少隐憂

2021年1月1日,差別于傳統車企的慢慢悠悠,造車新勢力車企顯得格外高效,如期公布了最新月度及年度傳遞量。在看到小鵬汽車拔得頭籌的全年傳遞成績時,雖然有些意外,卻又在意料之中。畢竟,從10月份時,小鵬的傳遞量就已經破萬,讓原本的“蔚小理”格局,變成了“小蔚理”。而在最終的成績單上,小鵬更是以98155輛的總傳遞成績超過了蔚來的90491輛,成功登頂造車新勢力傳遞榜單。相比小鵬的強勢登頂,12月份,哪吒汽車傳遞10127輛,連續兩個月傳遞量破萬,呈現出較為強勁的勢頭。而曆史性的連續兩個月四個品牌月銷超過萬輛,也讓我們看到了造車新勢力真正崛起的信号。

造車新勢力三甲,誰會是未來的王者?

從榜單來看,包括零跑在内,排名前五的造車新勢力都表現不錯。可抛開傳遞量,從産品的角度和實際單車傳遞量來看,或許又會有不同的視角。

盤點2021年造車新勢力傳遞榜單,好成績的背後又藏有多少隐憂

細看具體傳遞資料,小鵬2021年12月總傳遞量16,000台,同比增長181%。其中,2021年第四季度累計傳遞量達到41,751台,環比增長63%,同比增長222%。而2021年全年總傳遞量達到98,155台,是2020年的3.6倍。從具體車型銷量資料上來看,12月小鵬P7傳遞7,459台,全年累計傳遞60,569台,占全年總傳遞量的62%。小鵬P5在2021年10月開啟規模傳遞後持續爬坡,12月傳遞5,030台創下新高。小鵬G3系列産品年累計傳遞量29,721台,同比增長148%。截至2021年底,小鵬汽車曆史累計傳遞量已超過13萬台。從小鵬的傳遞資料能看到,在小鵬P5登場後,小鵬的傳遞量也似乎更加有保障,或許,月銷過萬在接下來的2022年将會成為常态。

盤點2021年造車新勢力傳遞榜單,好成績的背後又藏有多少隐憂
盤點2021年造車新勢力傳遞榜單,好成績的背後又藏有多少隐憂

再看蔚來的具體傳遞資料。從蔚來官網公布的汽車傳遞資料了解到,2021年12月傳遞10489輛,同比增長49.7%。截至2021年12月的三個月内傳遞25034輛,同比增長44.3%。2021年共傳遞91429輛,同比增長109.1%。此外,截至2021年12月31日,ES8、ES6和EC6車型累計傳遞量達到167070輛。作為曾經的造車新勢力老大,蔚來從來都是穩步前行,不管是産品和管道布局,還是銷量走勢,都在引領者造車新勢力行業的發展。筆者相信,就如同2021年蔚來上海車展的盛況一般,蔚來的後勁将超乎想象。是以,對于蔚來汽車而言,是榜一還是榜二,或許根本就不重要。

盤點2021年造車新勢力傳遞榜單,好成績的背後又藏有多少隐憂

至于一直穩居第三位的理想汽車, 2021年12月傳遞14087輛理想ONE,同比2020年12月增長130.0%。2021年第四季度,理想ONE共傳遞35221輛,環比2021年第三季度增長40.2%,同比2020年第四季度增長143.5%。2021年1月至12月,理想ONE總計傳遞90491輛,同比2020年增長177.4%。看似理想的成績稍遜一籌,可别忘了,理想隻有一款車型理想ONE。是以,理想能夠緊随其後位居前列,這成績已經非常出色。

盤點2021年造車新勢力傳遞榜單,好成績的背後又藏有多少隐憂

從造車新勢力榜單三甲的資料來看,雖然“蔚小理”的格局變成了“小蔚理”,可無論是小鵬在第一位還是蔚來排在第一位,在筆者看來,理想才是名副其實的第一。畢竟,僅憑理想ONE一款車就能穩居三甲,且連續月銷破萬,就單一車型的表現來看,理想ONE妥妥的冠軍。

當然,也有人質疑,為何在其它造車新勢力品牌在不斷豐富産品陣營的時候,理想一直堅守一款車打天下的局勢。這究竟是理想保守,還是缺乏新品研發的能力呢?事實上,從另一個資料我們便可以讀懂理想,雖然産品線單一,但人家的單車盈利能力更好,相應的虧損也比兩位所謂的“大哥”更少。

盤點2021年造車新勢力傳遞榜單,好成績的背後又藏有多少隐憂

從理想汽車11月29日釋出的2021年第三季度财報來看,2021年第三季度經營現金流為21.7億,自有現金流是11.6億。相較于2020年的第三季度财報,銷售收入增長了199.7%。理想汽車第三季度的總收入是77.8億,相較于2020年第三季度增長了209.7%。另外,理想第三季度車輛毛利率為21.1%,高于蔚來的18%和小鵬汽車的13.6%。與此同時,更高的單車售價也讓理想的毛利表現都優于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每賣一輛理想ONE就能賺2.46萬,毛利潤就能達到8.5%,而賣一輛小鵬就會虧1.6萬,虧損率8%。至于每賣一輛蔚來汽車虧損2.43萬,虧損率7.4%。

總得來說,理想汽車還是在虧,但相比三季度蔚來汽車8.3億虧損,小鵬汽車15.9億虧損,理想汽車2150萬元的淨虧損額在大幅收窄,同比減少了79.9%。可以說,理想距離盈利不遠了。

如此,大家或許就明白了,人家理想更像是在集中“優勢兵力”打好一場戰役,進而更好的控制成本,確定單車利潤。是以,在未來的競争中,理想汽車似乎也非常有實力角逐未來造車新勢力的王者之位。

盤點2021年造車新勢力傳遞榜單,好成績的背後又藏有多少隐憂

當然,我們也必須看到,小鵬P5和蔚來ET5的後勁也會非常大,這對于單槍匹馬征戰新能源車界江湖的理想來說,想要從總銷量上逆襲,怕是不小的壓力。不過,就單一車型而言,理想無疑還是尤其令人敬畏。

造車新勢力第二陣營,未來大有可期

從12月的傳遞量來看,哪吒汽車的成績着實令人刮目相看。哪吒汽車 12 月傳遞 10127 台,同比增長 236%,連續月銷破萬。哪吒汽車 2021 年累計傳遞 69674 台,同比增 362%。其中,哪吒 V 車系 12 月傳遞 5280 台 。哪吒 U Pro 的 12 月傳遞量為 4847 台,環比增長 62%。哪吒汽車的強勢崛起,也讓我們看到了造車新勢力格局的大變化,成為挑戰“小蔚理”前三格局的最有力競争者。

盤點2021年造車新勢力傳遞榜單,好成績的背後又藏有多少隐憂

除此之外,排在後面的威馬和零跑,雖然距離傳遞破萬還比較遠,但也都實作了傳遞資料的大突破。2022年12月,零跑傳遞創新高,達7807台,同比增長368%。全年累計傳遞達43121台。再看威馬汽車的傳遞資料,12月傳遞智能純電汽車5,062輛,四季度累計傳遞15,114輛智能純電汽車。2021年,威馬汽車全年累計傳遞智能純電汽車44,157輛,同比增長96.3%,接近過去三年累計傳遞量總和。

盤點2021年造車新勢力傳遞榜單,好成績的背後又藏有多少隐憂

值得一提的是, 12月份,創維汽車全球共交訂 3409 台純電智能 SUV,環比增長 179.4%,創單月銷量新高,實作了連續 8 個月的大幅環比增長。國内交訂 1893 台,海外交訂 1516 台,且全國創維汽車體驗中心已達 158 家。作為一個新面孔,創維汽車的成績雖稱不上好,卻實作了較大突破。不過,從創維汽車的資料來看,提供的是交訂資料,而非傳遞資料。是以,實際傳遞究竟有多少就不好說了。然而,能夠把車子賣到海外,這對于同為造車新勢力的創維汽車來說,卻也着實令筆者贊歎。

簡單總結一下,哪吒汽車成為“小蔚理”之外連續兩月銷量破萬的造車新勢力品牌,以較大的優勢領先後面的零跑和威馬。不過,從傳遞資料來看,零跑和威馬都實作了較大的同比增長,穩居造車新勢力第二陣營,未來同樣大有可期。

傳統車企新能源品牌崛起,會是勁敵嗎

除了上述造車新勢力,傳統車企的新能源品牌也在2021年取得驕人戰績。而其中表現最好的莫過于東風汽車旗下的岚圖和吉利汽車的極氪。從傳遞資料上來看,岚圖汽車12月傳遞3330輛岚圖FREE,環比增長192%,成為最快實作單月超3000輛傳遞的電動汽車新品牌。更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8月啟動傳遞以來,岚圖連續五個月實作環比上漲,累計傳遞6791輛岚圖FREE,且成交均價超33.8萬,成為中高端電動汽車品牌中非常強勢的一股力量。

盤點2021年造車新勢力傳遞榜單,好成績的背後又藏有多少隐憂

至于極氪汽車,表現同樣可圈可點。其中,極氪001于2021年12月傳遞3796台,環比增長 88.7%。極氪 001的 2021年11月傳遞量達2012輛。2021年10月,極氪001上市 1周獲得199輛的成績。截止12月底,極氪汽車總計傳遞6007輛,雖然總量不高,但是相較于那些還停留在三位數的造車新勢力品牌,極氪算是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而如果能夠延續這個勢頭,2022年的表現非常值得期待。

當然,如果岚圖和極氪稱得上高端新能源品牌,一直穩紮穩打且在電動車市場經營多年的比亞迪無疑更有王者之氣。1月3日,比亞迪汽車公布了2021年12月銷量。資料顯示,當月比亞迪乘用車全系銷售97990輛,同比大漲77.9%。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同比暴漲236.4%、達92823,連續兩個月突破9萬輛大關,再次重新整理紀錄。而更值得稱道的是,比亞迪漢的市場表現越來越好,12月,比亞迪漢EV再次單車銷量破萬、達10301。在此前的11月份,比亞迪漢EV就成功實作單車型破萬,成為中國首款月銷破萬的純電動中大型轎車,并助力漢車型比肩甚至超越德系豪華品牌跻身中大型轎車銷量TOP 3。

盤點2021年造車新勢力傳遞榜單,好成績的背後又藏有多少隐憂

是以,在我們看到比亞迪、東風汽車以及吉利等傳統汽車品牌在不斷發力中高端新能源市場後,也難免會為那些舉步維艱的造車新勢力擔心。畢竟,相比于已經覺醒的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似乎并沒有多少優勢。在筆者來看,2022年将成為造車新勢力車企的轉折點,成者能稱王,若是敗了,不是成寇,而是定然會被逐出車界江湖,再難有翻身之日。

EV說

我們必須承認,屬于新能源車市的大幕已經全面開啟。是以,即便2021年中國車市依然艱辛,但以蔚來、理想、小鵬和哪吒為代表的部分造車新勢力依然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一些問題,比如說,即便小鵬實作了9萬多台的傳遞,但所擷取的利潤和虧損相比,還有不小差距,距離盈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再比如,除了榜單前面的幾個車企,還有愛馳、雲度、天際、新特等造車新勢力僅僅保持小量傳遞,對于他們而言,不隻是虧損那麼簡單,而是能否活過2022年。再者,以岚圖和極氪為代表的傳統車企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正在悄然崛起,在未來,擁有更多資源和資金的它們,也将會不斷蠶食各路造車新勢力的市場佔有率。

盤點2021年造車新勢力傳遞榜單,好成績的背後又藏有多少隐憂

無論如何,筆者都堅信,新能源汽車是中國車市的未來。對于車企而言,不論是什麼身份,唯有堅持自主創新,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方能有機會享受新能源車市帶來的紅利。否則,緊靠虛無缥缈的PPT,即便能獲得短暫的資本支援,從長遠來看,終将是一場敗局。

最後,筆者想問一下各位,如果說2021年是造車新勢力崛起的元年,那2022年能成為造車新勢力走向盈利的元年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