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位戰鬥英雄跟許世友同行,手下有108将,個個是英雄

說起當過和尚的開國将帥,大家都知道許世友、錢鈞,其實,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我軍還有不少人也當過和尚,比如今天要說的著名戰鬥英雄張益仁。

這位戰鬥英雄跟許世友同行,手下有108将,個個是英雄

張益仁1916年生于湖北省鐘祥市,3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一個人帶着他到處乞讨,才慢慢将他養大。

後來,在乞讨的過程中,一個地主收留了他們娘倆,張益仁天天給地主放羊,母親給地主做家務,住在地主家一個廢舊的牛棚裡,勉強能糊口。

有一天,張益仁正在放羊,一個叫吳長江的富戶找到他,說如果他能幫他家耕種,日後給他兩畝田。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張益仁當場就同意了,第二天就去了吳長江家。

可不想,他剛到吳家的院子裡,四五個兵丁就把他抓了起來,帶走了。

原來,兵丁到吳長江家抓壯丁,想帶走他兒子,吳長江看張益仁憨厚老實,便想到讓張益仁頂替他兒子去當兵的歪主意,最後,張益仁被騙,在國民黨隊伍裡當了兵。

這位戰鬥英雄跟許世友同行,手下有108将,個個是英雄

國民黨的隊伍都是抓來的兵,不知道打仗給誰打,在對日作戰中毫無戰鬥力,張益仁也不願給國民黨賣命,隻想回家,就在一次戰鬥中當了俘虜。

後來,他找到一個僞軍,打通了關系,被送往上海當勞工。勞工被派任務的時候要體檢,張益仁又想了個辦法,讓體檢沒過,日本商人不想養閑人,張益仁就幸運地被釋放了,流落在上海街頭,讨飯度日。

有一天,他聽說浦東有座寺廟,那裡的住持也是湖北人,樂善好施,就決定去碰碰運氣。還挺幸運,住持看他是湖北老鄉,還真把他留下了,先是在廟裡幹一些雜活,後來住持見他比較老實,又肯幹,就收他當了徒弟,法号道友,成了寺裡的正式和尚。

不過,張益仁在這裡隻為糊口,并不想真心當和尚,因為不專心學經,經常被師傅罰跪。一天,張益仁又被罰跪,正好新四軍淞滬支隊1支隊6中隊副中隊長張英從這裡經過,讨水喝,看到他跪在那裡,就問他為啥跪着,跟他攀談起來。

這位戰鬥英雄跟許世友同行,手下有108将,個個是英雄

(圖:張英)

張益仁向張英訴說了自己的遭遇,張英聽說他當過兵,現在新四軍隊伍正缺兵,就邀請他參加新四軍。張益仁不了解新四軍,還有些猶豫不決。張英就找了個機會專門帶他到部隊看了一下,張益仁看到新四軍人人平等,每個人都很友善,甚至還有人給他端茶倒水,當即決定留下來。就這樣,張益仁成為了一名新四軍戰士。

經過系統教育後,張益仁完成了脫胎換骨,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第一次對日作戰,他就一人幹掉了4個日本鬼子和1個僞軍,掩護部隊安全撤退,受到了上司的通報表揚,成為淞滬支隊著名的戰鬥英雄。

後來,到了解放戰争時期,張益仁入了黨,先後當上了班長、排長,像著名的孟良崮戰役、解放上海等戰役中,都有他的身影,立功無數。

1950年,已是連長的張益仁随部隊入朝參戰。

長津湖戰役後,我軍從美軍那裡繳獲了大量的火箭筒,上級便要求組建火箭筒連,這個任務,就交給了張益仁。

這位戰鬥英雄跟許世友同行,手下有108将,個個是英雄

因當時兵員奇缺,上級勉強給他湊了108個人,其中還有59個是新兵,剩下的也都是軍師直屬部隊整編下來的勤雜人員,張益仁苦笑着說:“我這108将,個個不能用啊!”不過,他還是樂觀地組織部隊從零開始,一點一點地訓練。

1951年夏天,我軍向洞口發起攻擊,上級要求張益仁的火箭筒連出擊,目标是美24師坦克和裝甲車。就是這一戰,張益仁和他的火箭筒連打出了威風,5名火箭筒手,在他的指揮下,利用手雷和火箭筒互相配合,一舉幹掉美軍坦克5輛、裝甲車17輛。

半天後,他們又參加了山地攻防戰,利用火箭筒一舉摧毀美軍碉堡12個。張益仁高興地說:“我這108将,個個是英雄啊!”

戰後,火箭筒連榮立集體一等功,張益仁也被評為一級模範工作者(等同于一級戰鬥英雄),并作為代表參加了全國英模大會,受到了主席、朱老總的親切接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