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快手拉來美團,為什麼先做團購?

文|王嶄

編輯|斯問

一場巨頭間的新競争,在本地生活領域開打。

12月27日,快手宣布與美團達成戰略合作:美團将在快手平台上線小程式,為美團商家提供套餐、代金券、預訂等商品展示、線上交易和售後服務,快手使用者将能夠通過美團小程式直達。

快手拉來美團,為什麼先做團購?

一個是移動網際網路新貴,從内容-廣告-電商,搭建起了一個商業體系;一個是行業八爪魚,從團購-外賣-酒旅-生鮮,業務體系多元。

合作後,快手補齊線下商業履約能力,美團收獲内容場景與流量。并且,兩者都是騰訊投資的公司,有合作的基礎。

宇宙的盡頭,是電商變現。保不準,有誰從别的領域“降維打擊”,幹掉你。在新對手出現之前,快手和美團面臨的是同一波對手。

抖音6億的日活使用者,快手短期難以企及;短視訊嵌入團購連結進入本地生活,讓貨架式平台美團壓力山大。

資深團購達人琛子提到,“短視訊平台的團購對他更有吸引力,視訊更好看,探店部落客也更多。可能沒有購物需求,但刷着刷着就種草下單了。”

美快此次互相對上眼,可以各取所需。上升到更深層次,是單打獨鬥更灑脫,還是組團作戰更優秀的模式選擇,隻不過選擇了不同的團結與對抗方式。

為什麼是團購

打開快手/快手極速版,已經上線了美團小程式。小程式目前隻有餐飲品類的細分選擇和附近商家的團購推薦,使用者即用即走,但沒有主站APP來得豐富和精細。

快美間的合作仍未揭開面紗,沒有透露更多的合作細節與模式,能知道的資訊是:美團多了一個流量入口,而快手為自己找了一位好朋友,從團購切入本地生活領域。

本地生活業務本質是“服務電商”,預計到2025年規模達到35萬億,是比線上商品電商更大的市場,滲透率卻不足13%。蛋糕很大,容得下多個玩家,參與者隻會越來越多元。

快手拉來美團,為什麼先做團購?

從團購血海中厮殺出來的美團,完成了大衆點評的合并,在到店團購的商家量和訂單量占有優勢。2021年Q3季度财報顯示,美團到店、酒旅業務營收86.21億元,經營利潤率43.9%。相比吃苦耐勞的外賣業務,團購算得上低投入風險小——隻要在平台開辟一個入口,通過地推開拓商家,不用承擔物流與庫存風險。

老對手餓了麼,在去年完成和口碑的整合後,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在今年推出“爆爆團”到店團購業務,提供連鎖門店的低價“爆品”,利用連鎖品牌影響力減輕地推壓力,擴大覆寫範圍。有餓了麼和支付寶的流量入口,全資收購的“美味不用等”,未來或将成為爆爆團的優勢。

已經成長為“流量森林”的短視訊平台們,輕裝上陣,利用短視訊天然适合展現美食、服務體驗的屬性做起團購生意。抖音快手打出的“0門檻入駐”,對苦于高傭金久矣的商家更是一種吸引。

“小賀超能吃”有着300多萬粉絲,編導吳晟磊告訴「電商線上」:“2020年到2021年年中這段時間,在抖音做本地生活探店很容易得到流量扶持,那時候有好幾個官方探店話題,平台内邀請我們探店的商家也很多。隻要視訊内容不錯,帶上話題就能獲得推薦與流量,浏覽量很容易破百萬。”

快手拉來美團,為什麼先做團購?

位元組跳動商業化部門在抖音上通過“達人探店”,聯合第三方團購平台的方式撬動本地市場。快手則在二級入口單獨上線生活服務闆塊,還在微信上線了專注團購的小程式“吃喝玩樂在快手”,平台内也通過扶持探店達人等形式探索本地生活市場。

2011年的“千團大戰”仿佛再現。從PC到移動網際網路,實物團購展現出來的本質并沒有發生變化——投入小風險低,通過集合更多的消費者去影響供給端,以獲得更低的價格。

眼下,美團餓了麼需要擴大流量效率;抖快需要加快内容變現。大家一起做團購,各取所需,隻是呈現方式不同。

團結可以團結的

一個是短視訊平台,一個是團購起家的本地生活服務商,美團和快手本無交集。奈何位元組跳動這幾年高歌猛進,進攻性太強,其将觸手伸到了醫療、教育、企業服務、社交、消費等領域,催生出一個全民型娛樂平台。

從這幾年與位元組交戰結果來看,快手和美團一直是防禦而非進攻狀态。使用者數和日活量都蓋過快手一頭,“内容種草+精準推送”進入本地市場,又讓美團嗅到了不妙的味道。此前位元組釋出的2020年營收,雖然距離騰訊與阿裡還有不少差距,但與同屬第二梯隊的美團、拼多多、快手相比,位元組跳動都已經拉開了身位。

一位店主告訴「電商線上」,之前入駐抖音不需要傭金,但是會要求給“平台最低價”,為了拿到流量扶持,不少店主都給了比美團和大衆點評低的團購價,不少使用者選擇在抖音上“薅羊毛”,美團和大衆點評的團購确實減少了一些。

急需解決流量問題的美團,急需補齊本地生活的快手,面對同一波對手,坐上了合作的談判桌。

之前在《定位》中看到這樣一句話:不要對市場上司者進行正面攻擊。繞過障礙要比穿過它好得多,最好是選擇一個别人沒有完全占據的定位。

兩層意思。

1、在抖音尚未站穩腳跟的領域實作合縱連橫。

抖音2019年開始布局本地生活,優勢是流量和内容,但短視訊平台做團購面臨着共同問題,使用者要經曆更長的決策鍊:看視訊被種草,點進連結,選擇團購套餐,下單消費,過程中能參考的隻有探店視訊和少量評論,沒有完善的團購體系。

快手拉來美團,為什麼先做團購?

一家韓餐餐館的老闆鄭曉澤表示,他之前加入抖音團購,希望能吸引更多顧客,但入駐後才發現要投推廣或者找達人探店才有流量。買推廣是一筆錢,找達人探店又是一筆錢,還要給傭金和最低團購價,一單到手可能隻有60%~70%。入駐了也沒有很完善的商家服務、售後和評價體系,之前有顧客遇到問題了,轉頭就去給了差評,把評分一下子拉低了。這是美團多年經營形成的壁壘。

2、單兵作戰一時追不上,那就好夥伴一起上。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快手在二級入口上線生活服務闆塊,點選進入後會出現貨架型的團購套餐展示。快手也有短視訊的帶貨連結,但更多時候隻是單純定位,展示商家詳情與打卡視訊,沒有團購套餐選擇:這也從側面說明,入駐快手的團購商家并不多。

快手拉來美團,為什麼先做團購?

快手在今年4月底舉辦的光合大會上提到,将在直播電商、泛生活服務、社群和社交三個方向上重點突破。

對手的對手就是朋友,美團快手合作——你負責提供商家資源與完善的團購體系,我負責種草場景與流量輸入。

美團與快手,如何合作

平台基因決定,美團與快手産品和閱聽人使用者的差異性。美團重線下履約能力,缺線上流量;快手有流量和内容,商業基礎能力短時間很難補齊。

具體的合作效果,還得看雙方接下來的磨合。參照之前美團入駐微信九宮格,快手直播電商和京東合作。前者度過一段蜜月期,但當看短視訊的停留時間超過即時通訊時,美團需要新的流量森林;後者和京東合作,讓客單價在百來元左右的購買人群去買上千元的3C數位,調性顯然不太符。

快手拉來美團,為什麼先做團購?

美團與快手的合作更偏于輕決策,我可以在快手上刷短視訊,種草下單,價格也不是讓我很猶豫。我們也可以做幾個大膽推測:

1、搭建适合快手的團購體系

想要在短視訊平台增強到店消費的吸引力,美快要搭建更适合快手使用者的團購體系。

之前快手為了打造本地生活服務,在二級入口設立了“本地生活”闆塊,培養了使用者習慣,将來,快手可能會添加美團小程式二級入口,将更好觸達使用者。

抖音之前曾在同城頻道設定過單獨的團購入口,最後還是選擇将團購連結融入視訊之中,但宣傳團購的效果卻很好——每一個點進同城頻道的人都知道抖音出團購了。快手也可以參考這類模式,充分利用美團的在多個城市的團購資源,讓同城頻道豐富起來。

2、做好“内容獲客”

目前短視訊平台的團購,主流還是“内容獲客”,用有趣的探店短視訊内容吸引使用者,随後下單到店消費,而這些探店視訊的主力軍,正是探店達人。

之前抖音用扶持政策吸引了不少探店達人,快手想要吸引口味越來越挑剔,興趣閥值越來越高的使用者,比起花費時間與精力培養探店達人,引入成熟的探店達人是更好的辦法。

快手可能會推出更加具有吸引力的扶持政策,比如給更多的流量扶持政策,更有力的補貼或傭金政策,讓他們轉移發展重心,在快手平台投放更多優質的探店類短視訊。

3、造節撒券

這是已經被不少電商平台驗證過的好方法。

抖音曾經造了一個818奇妙好物節,還聯合麥當勞上線官方賬号開播“賣券”,10天内直播間GMV達到70萬,觀衆點贊接近2000萬,粉絲量突破71萬。

快手聯合美團後,可以用“造節撒券”打造優惠,吸引流量進入本地生活,特别雙方的合作點就在元旦與春節前夕,這不僅是大家的消費高峰期,也是一個造節撒券的好時機。

與自己形成閉環的抖音相比,美快合作取長補短,但也是讓自己的一半命交到别人手中,能否磨合出化學反應,達到長遠發展還是個未知數,抱團作戰的結果也無法下定論。

可以預見的是,本地生活領域賽道廣闊,巨頭們終有一戰,是團結還是對抗,這會是一場持久戰,也會是一場資源整合的大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