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少将劉懋功病重,在彌留之際,他與陝西眉縣的扶眉戰役烈士陵園取得聯系,希望去世後能入葬這座陵園,遺憾的是,陵園方面拒絕了劉懋功的請求,并解釋道陵園中安葬的都是當年在扶眉戰役中犧牲的烈士,劉懋功不符合條件,不能入葬。
當然,他們也知道劉懋功是當年扶眉戰役的重要指揮員,于是給他出了個主意,說:可以找我們的上級上司,特批一下,就可以入葬了。

以劉懋功的身份,找他們上級上司通融一下是十分容易的事,但劉懋功卻婉拒了,他說:我是有着74年黨齡的老黨員,遵守紀律事每一個黨員都必須做到的,既然陵園有規定,就堅決不能違反。
那麼,劉懋功為何如此想入葬扶眉戰役陵園呢?
這就不得不提起當年那場慘烈的戰役了。
1949年,扶眉戰役打響,彭老總率第一野戰軍與17萬國軍展開了殊死搏鬥。
當時,劉懋功事第二兵團第10師師長,他率部抵達了羅局鎮,切斷了敵軍後退的道路,但由于敵我力量懸殊,劉懋功部損失慘重,為了激勵戰士們的士氣,劉懋功身先士卒,沖到最前線,硬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擋住了敵軍的狂轟濫炸。
在劉懋功的帶領下,全師堅守陣地三個日夜,傷亡近半,而劉懋功自己也身受重傷,最後還是被士兵們及時背回醫院接受治療後,才撿回了一條命。
這次慘烈的戰鬥,讓劉懋功終生難忘。建國後,他每年清明節都要前往扶眉戰役烈士陵園,悼念那些犧牲的戰友們。
也正因如此,劉懋功的願望之一就是希望去時候,能夠入葬扶眉戰役烈士陵園,但他又不想破壞既有的規定,是以97歲病逝的他,隻能遺憾地安葬在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