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古塔這個地方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一般在清朝的時候,很多犯了重罪的人,他們都是會被流放到這裡的。
一般來說,古代的時候流放犯人的地方,都是荒無人煙之地,要麼是邊境,要麼是打仗的地方。流放他們到這裡來,就是為了用他們的免費勞動力來開發這裡的,畢竟正常人是不會來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的。

往往被發配到這裡的人,用不了多久可能就會因為各種原因死亡了。這也不怪他們呀,實在是當時的條件艱苦到讓人難以想象的地步。
要知道天寒地凍荒無人煙的情況下,生個病都沒有地方去看,小病拖成重兵,重兵拖成不治之症。即便是最為簡單的衣食住行方面,也完全靠自己的雙手,甚至生火做飯,很有可能也是一個問題。
總之,來到了這裡,就是在挑戰大自然的兇險了,這裡更是野獸常年出沒的地方,犯人到了這裡他們能不害怕嗎?
那麼,清朝的甯古塔是現在的什麼地方呢?
甯古塔位于今天的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海市長汀鎮古城村。
這個地方在清朝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地區,是清代統治東北邊疆地區的重鎮,現在的沈陽也就是當時的盛京以北地區,今天的吉林、黑龍江地區的經濟、政治軍事中心就是甯古塔。換句話說黑龍江,吉林廣大地區都是甯古塔管轄的地盤。
古代的時候東北是清朝的龍興之地,這裡本來人也不多。即便是有犯人流放到這裡,但是,數量也是少得可憐。
那麼,甯古塔到底有多險惡呢?
我們用清朝學者吳兆骞的話來說一下,畢竟他是在這裡生活過的人,他是最有發言權的。
順治十四年科場案,吳兆骞無辜遭累,遣戍甯古塔二十三年的時間。
他對甯古塔的描述:
“甯古寒苦天下所無,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風如雷鳴電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陰雨接連,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盡凍。雪才到地即成堅冰,一望千裡皆茫茫白雪。”
一定要清楚清朝的時候,當時的甯古塔比現在的氣溫還要低,那個時候沒有暖氣的情況下,沒有多少人的情況下,想要在這裡生存下來,簡直是不可想象的。犯人的條件,大家想象就知道了,身上是沒有錢的,有錢也花不出去,來到這裡就真的是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赢了。除了适應這裡的生活,别無選擇。
甚至方拱幹這樣描述甯古塔:
人說黃泉路,若到了甯古塔,便有十個黃泉也不怕了
這個形容就更容易了解了,說白了鬼都不來這個地方。
一般來說,被發配到這裡來的犯人,基本上都是沒有活着回去的。用不了幾年就把命給送到了這裡。
其實甯古塔這個地方,不僅僅隻流放女犯人,男犯人也是一樣的。它對性别是沒有要求的,隻要是你犯了最大惡極的罪,跑不了肯定是要被發配到這裡的。
一個大男人,都把這個地方必做是地獄了,就更不用說一個柔弱的小女子了。
東北野生動物還是有很多,男人的話可能還可以抓個野豬,野雞吃一頓肉改善一下生活,女人的話基本上可能性不大的,畢竟他們力氣是有限的。若是再遇到一頭東北虎,很有可能就會成為人家嘴裡的美味。
是以說相對比男人,女人被發配到這裡更可怕。
其實更有一部分人,他們還沒有被發配過來,就死在了路上,要知道當時的犯人是步行到甯古塔呀,往往一走就是三五個月才能到達這裡。
路上缺吃少喝的,若是熬不過去了,就死在了路上。當年靖康之恥的時候,宋徽宗一家被女真人俘虜到黑龍江去,他的一個兒子就是餓死在了路上。
是以說兇險是無處不在的,從發配到到達目的地,沒有一個地方不是挑戰,這個情況下,哪個人不怕甯古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