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蘇聯最有前途的大将,三次打敗曼施坦因,卻英年早逝

二戰時,“閃擊戰”曾是德軍進攻的代名詞,将裝甲戰術和閃擊戰術發揮到了極緻。

其實,蘇軍同樣有一位被譽為“閃電将軍”的名将,以指揮大規模坦克作戰而聞名,就是尼古拉·費奧多羅維奇·瓦圖京。

他是蘇聯最有前途的大将,三次打敗曼施坦因,卻英年早逝

衛國戰争之初,蘇聯由于缺乏戰争準備,而且大批優秀将領在此前的内亂中被清洗,結果被德國人打了個措手不及。作為蘇聯紅軍重要主力部隊的西北方面軍,更是潰不成軍,幾乎患上了“恐德症”。

死氣沉沉的蘇軍迫切需要一批優秀将領來重整旗鼓,振奮人心,便催生了今天我們所熟知的那些蘇軍名将朱可夫、瓦圖京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年僅41歲的瓦圖京便出任西北方面軍參謀長,成為蘇軍最年輕、最有前途的軍界新星。

衆所周知,被譽為“裝甲怪傑”的曼施坦因是希特勒手下的三大王牌之一,曾挫敗過無數盟軍将領,但是你知道嗎?這樣一位傳奇将領,竟然接二連三地敗在瓦圖京的手下!

二人的第一次較量,發生在諾夫可羅德戰役中。面對曾經不堪一擊的蘇聯西北方面軍,曼施坦因原本以為又是一場完虐,但這次卻碰上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瓦圖京。瓦圖京一改蘇軍死守陣地的常态,轉而向德軍裝甲軍團發動沖鋒,結果被打懵的德軍損失慘重。

他是蘇聯最有前途的大将,三次打敗曼施坦因,卻英年早逝

這次戰役結束不久,兩人在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再度相遇。不過,這次他們的目的和使命各有不同。因為當時德軍元帥保盧斯正處在蘇軍包圍之中,曼施坦因的任務是協助其突圍,而瓦圖京呢,則是奉命将其死死圍困。

結果,在瓦圖京發動的“小土星”攻勢下,側翼部隊損失慘重的德軍隻好敗退,曼施坦因再度輸給了瓦圖京,而保盧斯也成為二戰期間第一個被俘虜的德軍元帥。得益于此,瓦圖京升任蘇軍大将。

第二年,不甘心失敗的希特勒再度卷土重來,派重兵進攻庫爾斯克。巧的是,防守庫爾斯克的指揮官正是瓦圖京,而德軍指揮官還是曼施坦因。

正所謂冤家路窄,心裡都憋着一股勁兒的兩人,上演了一場人類戰争史上規模空前的坦克大會戰!

在這場大會戰中,蘇德雙方共派出坦克1.3萬輛、飛機1.2萬架、火炮6.9萬門,結果,依然是以瓦圖京的大獲全勝而告終,也讓德軍從此徹底喪失了戰略進攻的能力。

憑借着對陣曼施坦因三戰三捷的驕人戰役,瓦圖京成功跻身蘇聯一線指揮将領,就連一向刻薄的斯大林,都贊歎其為“蘇軍最優秀的将領之一”。

他是蘇聯最有前途的大将,三次打敗曼施坦因,卻英年早逝

此時,瓦圖京的前途幾乎是肉眼可見的光明,升任元帥、成為蘇聯功勳已是闆上釘釘的事,然而,就在1944年,命運卻跟他開了一個玩笑。

1944年2月29日,瓦圖京跟随車隊前往部隊視察的途中,遭到了一支烏克蘭遊擊隊的偷襲,要知道,烏克蘭也是蘇聯的一部分,是以這就相當于自己人打了起來!

更不幸的是,瓦圖京在下車檢視情況的時候,偏偏被一顆流彈擊中,身受重傷。在一個多月的救護之後,瓦圖京還是沒能搶救過來,最終于1944年4月15日去世,年僅43歲。

這個曾以一己之力擊垮幾十萬德軍裝甲部隊的“蘇聯第一猛将”,就這樣稀裡糊塗地死在了一群遊擊隊的手中,更諷刺的是,這些遊擊隊還是自己人!隻能說,這就是命吧!

犧牲後,瓦圖京被埋葬在烏克蘭首都基輔,這座由他一手解放的城市。

在他的葬禮上,斯大林特别授意莫斯科炮兵團鳴炮緻哀,葬禮主持更是由赫魯曉夫親自擔任,足見瓦圖京非同一般的地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