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八路軍久攻不下呆在炮樓中的日軍,路過農夫:簡單,我有辦法

宋朝詩人林外在《洞仙歌》中詠歎:“今來古往,物是人非,天地裡,唯有江山不老。”,曾經的山河破碎被今日的繁華盛世取代,曾經的斷壁殘垣被今日的高樓大廈取代,曾經的骨肉流離被今日的家國和諧取代,這一切都是因為有無數的先烈壯士和愛國人民的奮不顧身,他們将永遠印刻在每一個華夏兒女的記憶深處。

八路軍久攻不下呆在炮樓中的日軍,路過農夫:簡單,我有辦法

那場長達8年的戰争,日本在我國犯下了人類史上舉世震驚的罪行,他們絲毫不在乎那些軍人應該遵守的公認戒律,在我國肆意妄為,無所顧忌。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一個民族的韌性和凝聚力顯現。無論是上陣殺敵的士兵還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普通群眾,每一個國人都團結了起來。無論是農民,知識分子,商人還是軍人,各行各業的人都懷着同一顆抗擊敵寇的赤子丹心。

正是在這種家國一體,軍民一心的思想觀念下,才使得我們成功地将日本的野心擊破。并且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争的持久勝利做出巨大的貢獻。也正是因為我國人民負隅頑抗的共同拼搏,才讓帝國主義的腳步逐漸停滞倒退。

八路軍久攻不下呆在炮樓中的日軍,路過農夫:簡單,我有辦法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日本投降,這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10月25日,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舉行了受降儀式,這标志着抗日戰争的完全勝利。自此,抵抗住了西方侵略者和日本帝國主義的壓迫的我們才真正獨立,站了起來。

在抗戰期間,普通群眾對于戰争的貢獻是不可抹殺的,他們樸素卻有用的方法讓困擾我軍多日的問題瞬間化解。當時,對于裝備匮乏的八路軍而言,日軍占據的炮樓一直是久攻不下的難關,通常會浪費八路軍大量的軍火彈藥卻無法擊中炮樓裡的日本殘兵。這個令人頭疼的問題讓一個路過的老農成功地解決,這個口稱:“簡單,我有辦法”的勞動人民是如何成功趕跑炮樓裡的日本兵的呢?

八路軍久攻不下呆在炮樓中的日軍,路過農夫:簡單,我有辦法

炮樓是當時日本占領華北和東北各地時用來保護交通要道的據點,一般炮樓的四周會鑿有用來瞭望和射擊敵人的槍眼大小的孔洞。炮樓的這種設計讓它在那個年代易守難攻,對于敵後戰場上彈藥缺乏的八路軍來說很難攻破。是以,想要占據炮樓就必須解決掉裡面埋伏着的日本軍,但又因為很難擊中敵方,是以會消耗大量本就不多的彈藥。

那這位老農又是采取了什麼方法解決了這個難題呢?他建議八路軍将稻草和動物屍體擺在炮樓有槍眼孔的地方,當風向朝着炮樓吹的時候,點燃這些雜草助燃動物屍體,通過焚燒産生的濃煙和臭味将會從孔洞中鑽進炮樓裡。

八路軍久攻不下呆在炮樓中的日軍,路過農夫:簡單,我有辦法

當濃煙和惡臭進入炮樓之後,因為通風不暢,炮樓中的氣味無法散去,在其中的日本士兵會因為無法忍受而被迫從裡面逃離。此時,我方士兵再在炮樓外形成包圍圈,将這些逃出來的日本兵一網打盡即可。這個方法本身是用來将齧齒類動物從地穴中逼出的,用在炮樓中的日本兵上竟然産生了同樣的奇效,不得不承認勞動人民智慧的偉大。

正是因為有這樣充滿智慧的平民百姓的幫助,我們的士兵才能夠成功地清繳掉殘留在敵後戰場上的殘兵,成功地将侵略者從我們的土地上趕走。沒有家哪有國,沒有國哪有家,正是在這樣的理念支撐下,我們的國民才能夠同仇敵忾,将每一個人民的小智慧凝聚成抗擊敵人的大智慧。

參考資料:

《洞仙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