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描繪時代恢宏氣象 譜寫人民奮鬥之歌

描繪時代恢宏氣象 譜寫人民奮鬥之歌

圖為太行山風光。 影像中國

一百年來,中國共産黨人為實作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前赴後繼,矢志奮鬥,誕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湧現出無數感人至深的先鋒模範,值得銘記與弘揚。為此,文藝副刊大地版自2021年3月始,陸續開設專欄,組織作家深入采訪、精心寫作,以紀實散文與報告文學等不同形式,講述中國共産黨人的奮鬥故事,展現中國共産黨人的崇高追求,彰顯中國共産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的初心使命,為黨的百年華誕營造濃厚氛圍。

書寫革命前輩的奮鬥故事

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苦奮鬥曆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财富。充分挖掘紅色資源,講好革命前輩的奮鬥故事,讀懂他們的精神之源與信仰之基,能夠為我們今天的奮鬥注入磅礴力量。為此,大地版自2021年3月始,推出“緻敬革命前輩”欄目,書寫革命前輩的崇高精神和奮鬥人生。

本報記者吳绮敏采寫的《為英雄而歌》,記錄上世紀50年代部隊文工團團員胡德勤随軍奔赴抗美援朝戰場,以及在後來的人生中一直“為英雄而歌”的經曆,歌頌了文藝戰士“艱苦就是光榮,堅持就是勝利”的革命傳統。作家朝顔采寫的《華屋村,那挺立的十七棵松》還原了這樣一段感人的曆史:上世紀30年代,瑞金華屋村十七位好兒郎參加紅軍,離鄉時每人種下一棵松樹,後來他們全部犧牲在戰場上,唯留下青松默默守望家鄉,激勵着老區人民奮力建設今天的新生活。作家方金華采寫的《“茶山就是我的家”》,講述浙江省淳安縣中洲鎮茶山村的人們,不辭辛勞尋找曾在這裡戰鬥過的方志敏等革命前輩的足迹,他們深情緬懷革命先烈,以實際行動向革命前輩緻敬。作家袁瑰秋、熊育群采寫的《為了稻香滿人間》,講述“時代楷模”盧永根一生投入祖國農業科研工作和教育事業的動人事迹,展現了一名優秀共産黨員的品德與情懷。作家肖勤采寫的《追尋上甘嶺神槍手》,挖掘出這樣一段塵封的曆史:鄒習祥是抗美援朝戰場上著名的神槍手,戰争勝利後深藏功與名,回鄉帶領鄉親們種稻緻富。作家楊輝素采寫的《一諾七十載》,講述九十二歲老黨員楊愛公,七十年如一日,義務為左權将軍守墓,并為前來瞻仰的人們講述将軍的愛國事迹。這些革命前輩的英雄事迹,為我們補足了精神之鈣,築牢了信仰之基。

展現功勳黨員的精神世界

在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前夕,黨中央決定授予馬毛姐等二十九位同志“七一勳章”。為深入挖掘“七一勳章”獲得者的人生故事、展現他們的精神世界,大地版從2021年7月開始,推出“緻敬功勳黨員”系列報告文學。

作家李朝德采寫的《點亮更多孩子的夢想》,呈現了張桂梅豐富立體的精神世界,張桂梅一生艱苦奮鬥、默默付出,無私地幫助大山裡的孩子,是優秀共産黨人崇高精神的傳承者。作家王龍采寫的《一位戰鬥英雄的傳奇人生》記錄了柴雲振的傳奇人生。這位四川小夥加入人民軍隊後感受到巨大的溫暖,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在抗美援朝戰場上英勇頑強,立下卓越功勳。作家何建明采寫的《黃大發和鄉親們築渠的故事》、作家蔣巍采寫的《把沙窩窩變成金銀倉》,講述了黃大發、石光銀等黨員幹部窮其一生向幹旱要清泉、向沙漠要财富的感人故事,寫活了優秀共産黨員“敢于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壓倒”的可貴鬥争精神。作家李春雷采寫的《群山不會忘記》,呈現了以黃文秀為代表的新時代年輕人肯幹事、能奉獻的可貴品質;作家杜文娟采寫的《格桑花盛開在玉麥河谷》、本報記者楊明方等人采寫的《執着的堅守》,則書寫了為國守邊幾十年的卓嘎、央宗姐妹以及魏德友夫婦的感人故事。該系列報告文學展現功勳黨員們的人生風采與精神世界,讓我們在真實的細節中受到觸動,在崇高的精神中受到感染。

講述“平凡的偉大”

在我們廣袤的國土之上,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之中,會遇到很多共産黨員。他們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奉獻,勤奮鑽研;他們為國家和人民無私奉獻,不怕困難,不計報酬,甚至不懼生死;他們有一分光便發一分光,有一點熱便散一點熱,燃燒着自己,溫暖着别人。在2021年開設的“逐夢”欄目裡,刊發了大量紀實文學作品,講述這些活躍在我們身邊的“平凡的偉大”,所帶給我們的溫暖與感動。

他的名字叫南仁東,天文學家,為了“中國天眼”這一偉大工程,不懈奮鬥二十餘年,傾注畢生心血,直至燃盡自己的生命(《向宇宙深處進發》);他的名字叫餘元君,水利工程師,為了讓八百裡洞庭永遠澄澈、為了這片碧水能長久造福一方百姓,忘我工作,最終倒在了水利工作一線(《為了那一碧萬頃》);他的名字叫白崑順,衛星燃料加注工,在這個少為人知的崗位上默默奉獻半個世紀,親手為九十七顆衛星注入飛天的動力,一輩子都在做幕後英雄(《無悔的事業 堅守的力量》);他的名字叫張紹權,一位山村老支書,他不僅是鄉親們生活中的知心人、緻富路上的領路人,更以一位老黨員的身份,在黨和國家的重要日子裡,一次又一次交上特殊的黨費(《一疊珍貴的收據》);他的名字是拉齊尼·巴依卡,護邊員,出生在雪域高原上一個光榮的“護邊員家族”,為了救助落水兒童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高原巡邊人的愛國情懷》)……這些名字,有的如雷貫耳,有的少為人知。他們是如此的不同,又是如此的相似——不管站在哪裡,他們都以各自的方式奉獻自己,服務人民。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共産黨人。

唱響“奮鬥的青春”

新時代的青年點亮理想之光,笃立鴻鹄之志,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奏響了新時代的奮鬥之歌。2021年3月以來,大地版推出“我們這裡的年輕人”欄目,聚焦新時代青年群體,講述優秀青年向上向善、實學實幹、勇于創新、樂于奉獻的奮鬥故事,展現青年群體把青春奮鬥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不負時代、不負韶華的精神風貌。

這裡面,有江西省南昌市筷子巷派出所的年輕人,他們“進百家門、辦百家事、溫暖百家心”,不斷提升為群衆辦實事的能力和水準,老百姓把他們當成親人看待(《派出所裡的年輕人》);有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的消防隊員,一年出警三百多次,多的時候一天就出警一二十次。在火情、地震、洪澇災害之外,還幫群衆解決各種困難(《大山深處,他們時刻準備着》);還有奮鬥在特殊領域的年輕人,比如遼甯艦上的艦載直升機引導員,這群年輕的姑娘,把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大海,用無悔的忠誠書寫青春的芳華(《青春,獻給那片蔚藍》)。

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是近些年中華大地上發生的最為壯麗的事業,很多年輕人義無反顧投身其中,把個人的青春融入為祖國、為人民奮鬥的光榮事業之中,發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我們這裡的年輕人”聚焦這一年輕人群體。作家王宏甲采寫的《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隊》,講述在貴州畢節脫貧攻堅戰中幾位年輕人的奮鬥故事,他們不僅為畢節留下一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還留下一批活力強勁的村集體合作社,留下一套高效管用的鄉村治理體系。《大山中的月亮》的主人公是“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楊甯,家鄉人一句“回老家吧,家鄉需要你”的殷切期盼,讓楊甯毅然放棄城裡的工作,回到村子帶領鄉親們脫貧緻富。

新時代新征程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曆史方位。期待我們的文學寫作者不斷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作品節選

是的,華屋,是著名的紅軍烈士村。這十七位被後人刻下名字的華姓後生,都有着相似的簡短生平,都再也沒有回到過這個村莊。隻有他們親手種下的十七棵松樹,還挺立在密林中。這些松樹,有的根枝相連,像攜手的兄弟;有的獨自站立,像倔強的孩子。但無論怎樣,都有着同一個生長方向——朝着天空,朝着陽光,引頸張望,就像當年參加紅軍時那一份堅定不移的決心,就像八十七年前那一場義無反顧的出征。

——《華屋村,那挺立的十七棵松》,2021年4月12日

“永遠跟黨走,愛情永相随。紮根小山村,隻待爛漫時……”

我被這誓言感動了,好奇地問他們:為什麼要選擇在這裡誓言人生呢?

他們說:“家鄉剛剛脫貧,要做的事還很多。我們倆既然選擇回鄉,就一定要幹出個樣子,把自己的生命跟家鄉的振興融合在一起。人生漫漫,挑戰很多,一切都需要時間來證明,一切都需要信仰來支撐。是以,我們一起來一大會址學習、加油!”

——《青春潮》, 2021年4月19日

說什麼?我耳畔回響起采訪抗美援朝老兵時經常聽到的一句話——說什麼?說自己英勇?還有那麼多英勇的都埋在戰場了,自己說什麼?!

青山不語、英雄無言,沉默的豈止一個鄒習祥。2019年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大閱兵,空降兵戰車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一面密布三百八十一個彈孔的戰旗迎風飄揚,那是鄒習祥所在第15軍浴血上甘嶺後儲存下來的一面戰旗,它屬于中國人民志願軍15軍、屬于上甘嶺特功8連、更屬于頑強英勇的中華民族,同樣,也屬于貴州大山裡的農民鄒習祥。

——《追尋上甘嶺神槍手》,2021年7月12日

1998年4月,張桂梅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産黨員。她在黨旗下默默許下諾言:要努力成為江姐、焦裕祿那樣的人。“能把青春獻給黨,正是我無上的榮耀”,歌劇中江姐的這句唱詞,鑄就了她的人生信仰。現在,她要把“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産主義奮鬥終身,随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作為人生最高追求。

——《點亮更多孩子的夢想》,2021年8月4日

這一年,楊愛公二十一歲,他複員還鄉回到石門村,成了村委委員。

也就是從這時起,楊愛公立下誓言:他要義務守護蓮花山下的左權将軍墓,把将軍的愛國精神傳承下去。

這一諾,就是七十年。

用壞多少掃帚了,他數不清。

走壞多少雙布鞋了,他記不清。

但他始終記得自己是一名黨員,他的信念,他的誓言,從來沒有改變過。

——《一諾七十載》,2021年9月6日

這期間他的身體出現嚴重不适,結腸潰瘍困擾了他多年。由于他抽煙多,同僚們擔心他肺部出問題,曾多次勸他去醫院檢查。他總是說工作忙沒時間,不去體檢。同僚說他生怕查出問題會影響“大射電”立項。他的學生說,南老師其實是個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但他說,我要用沒死的時間去完成FAST這項巨大工程。他說我們沒有退路,FAST沒有退路,我們的民族也沒有退路,我們一定要沖出去!

——《向宇宙深處進發》,2021年11月22日

“愛心廚房”,萬佐成夫婦在這片狹小的空間内傳遞出濃濃的溫情,為患者和家屬提供鍋碗瓢盆、爐竈煤火、柴米油鹽,象征性地收一進制錢成本費,隻為讓患者吃上熱氣騰騰的“家中味道”。全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忙碌無休,執着堅守,源自他們内心的善良。

——《小巷裡,溫暖的廚房》,2021年12月27日

版式設計:趙偲汝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03日 08 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