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鄭盤橋與《黃魚》

黃鲭魚是一種以魚、肥母雞為主要食材的菜肴,來自山東省濰坊,其名氣與鄭盤橋有關。

  據傳說,乾隆年間,"揚州八怪"的偉大畫家之一鄭盤橋在山東省濰坊擔任智賢。當時,縣裡有一位陳姓鄉紳,為了滋養身體,嫖媛生活,他把魚和雞炖煮成蔬菜,它的味道異常美味。有一次,鄉紳邀請鄭潘橋到他家做客,曦山上珍稀海鮮、水陸混雜陳。鄭盤橋吃完後,但隻有"炖魚雞"才最滿意,稱贊這道菜的味道是最好的産品,并想來探究這道菜的實踐情況。

  這位鄉紳曾毫無保留地說:"首先,把魚和肥母雞宰淨洗淨,接下來鍋裡放着水和洋蔥姜和八角等香料,用高火煮沸,而不是小火煮出來。然後将雞肉去掉肉骨,将肉切成條狀,然後将煎鍋熱,在胡椒油下,洋蔥姜炒成黃色,放入醬油中,在煮熟的魚和雞肉生湯下,放入酒,味精,然後将魚和雞肉條放在鍋中,炖片刻, 用濕澱粉鈎,撒上麻油,将雞條放入盆底,魚放在上面,這道菜就準備好了。"

  鄭盤橋津津有味地聽着,後來,他也把餐廳的一位朋友告訴了。這位朋友在原來生産的基礎上,加入了海參、魚肚、口香菇等原料,先是之後的鼻涕蟲,讓它更加美味,"黃鲭魚"就這樣起了這個名字。

簡介

清新芬芳,營養豐富,不僅是一道美味的菜肴,更是滋補品。

材料

主要配料:魚1條(約1000克),肥母雞1隻(1250克左右),胡椒油100克(花生油,加洋蔥姜,胡椒配料),邵酒50克,洋蔥15克,生姜15克,八角5克,醬油60克,麻油一點。

方法

1、将魚、雞宰殺洗淨。放入鍋中,加入2500克水、洋蔥、生姜、八角,趁熱煮沸,轉小火直至熟透。取出肉,将肉切成2厘米寬,5厘米長的條狀。

2、煎鍋熱,下辣椒油、姜、洋蔥炒黃,放入醬油、生湯(煮熟的魚和雞湯)、酒、味精,再把魚和雞肉一起放入鍋裡,炖六七分鐘,少許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