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軍衆多抗日名将中,孫立人是一個很有特點的人,他從一個橋梁工程師半路出家,改學軍事,卻成了軍級機關中消滅日軍最多的将領,被譽為“東方隆美爾”;他非黃埔嫡系,卻一度頗受老蔣重用,到台灣後還擔任過國民黨“陸軍總司令”。那麼老蔣為何要重用非黃埔出身的孫立人呢?因為他身上的這4個優點國軍内很少有人能和他相比。

第一個優點就是學曆高。孫立人的學曆之高,在國軍将領中罕有人能與之相比。他13歲報考清華,成績在所有考生中名列第一,堪稱标準的學霸。清華畢業後又公費到美國名校普渡大學留學,畢業後做了四個月的橋梁工程師。之後他投筆從戎,考入了有 “南方西點”之稱的美國維吉尼亞軍校學習,從此開啟了自己的軍旅生涯。孫立人的學曆之高,在國軍将領中還真沒有人能和他相比。
第二個優點是善于練兵。孫立人回國後,受到了同樣有留美背景的宋子文的賞識,被任命為稅警總團上校司令。當時的稅警總團是宋子文的半私人武裝,由于缺乏訓練,戰鬥力很差。孫立人上任後,獨創了“孫氏操典”,對稅警總團大力整頓,在他嚴格的訓練下,這支半私人武裝變成了一支連國民黨甲級正規軍都無法比拟的精銳部隊,以此為基礎組建的新一軍更是成了國軍五大王牌之一。
第三個優點是戰功極高。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孫立人先是參加了淞滬會戰和武漢會戰,後又随中國遠征軍出國作戰。在此期間,他先是在仁安羌以一個團的兵力擊潰數倍于己的日軍,将被圍的7000英軍救出,随後又在胡康河谷戰役中将号稱“叢林作戰之王”的日軍第18師團打得狼狽逃竄。整個緬甸作戰期間,孫立人共率部擊斃了33000名日軍,這個數字在所有軍級将領中獨占鳌頭。
第四個優點就是聲譽極高。孫立人在遠征緬甸期間的表現為他赢得了巨大的國際聲譽,英國國王特意給他頒發了不列颠帝國勳章,美國總統羅斯福也授予他一枚豐功勳章,并稱贊他“智勇雙全,膽識過人,足為盟軍之楷模。”能得到羅斯福如此高的評價,足見孫立人當時的聲望和影響力,這也是老蔣在敗退台灣後一度重用他的重要原因。
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孫立人身上也有一個重要的缺點,并最終導緻他被老蔣軟禁了33年,這個缺點就是太過耿直和剛硬。在任國民黨“陸軍總司令”期間,孫立人數次反對蔣經國在部隊中安插自己的親信,且态度極為強硬,這讓蔣經國很沒有面子。明眼人都知道,老蔣是把蔣經國作為自己的接班人來培養的,但孫立人對蔣經國的一些做法看不慣,就是不買他的帳。老蔣是以決定拿掉孫立人,找了一個借口将他軟禁。如果孫立人能像胡琏那樣圓滑的話,斷然不會是這個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