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方激戰正酣,國軍看見一物上蹿下跳,果斷開槍後,日本舉國悲痛

1938年7月末,廬山保衛戰打響。進攻方是日軍101師團的太久保聯隊,負責廬山防禦的則是江西保安部隊第3團和第11團。兩個團的兵力加起來還不足3000人,還沒有日軍一個聯隊的兵力多,而且保安團還不屬國軍正規部隊,裝備和日軍更是沒法比,當時日軍一個聯隊的戰鬥力幾乎相當于國軍一個軍的戰鬥力。以此來看,廬山根本就沒有守住的可能。

雙方激戰正酣,國軍看見一物上蹿下跳,果斷開槍後,日本舉國悲痛

7月30日上午,日軍先是用10餘門野炮向國軍陣地猛轟,頓時塵土飛揚。炮擊過後,200多名日軍沿着陡峭的山路向上爬來。保安3團第二大隊的30多名官兵從掩體中躍出,進入陣地。待日軍離陣地隻有100米時,猛烈開火,子彈、手榴彈像雨點一樣撲向日軍。訓練有素的日軍立刻就地卧倒,守軍馬上推倒成堆的巨石,巨石呼嘯而下,趴在地下的日軍頓時炸了窩,四處躲避,守軍的機槍随即猛烈掃射,打得日軍抱頭鼠竄。

雙方激戰正酣,國軍看見一物上蹿下跳,果斷開槍後,日本舉國悲痛

之後日軍又接連發起了數次猛攻,但都被守軍利用地形擊退。一位畢業于日本仙台藝術專科學校的日本士兵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廬山是支那名勝之地,前所未有的激戰,中隊長小隊長的死亡大大的有,家人團聚的希望是危險的。”為了更好地激勵守軍的士氣,8月下旬,蔣經國帶着數名警衛親上廬山視察,慰問官兵,守軍士氣大振。

雙方激戰正酣,國軍看見一物上蹿下跳,果斷開槍後,日本舉國悲痛

8月30日,在離開廬山的前一天,蔣經國召集兩團軍官,在大月山舉行了莊嚴的升國旗儀式。在軍樂聲中,國旗冉冉升起,飄揚在藍天白雲之間。一身戎裝的蔣經國站在軍旗下莊重說道:“國旗代表國家的主權,國旗在什麼地方,主權就在什麼地方。現在國旗在廬山升起,我們就要誓死保衛她,以血肉粉碎敵人對廬山的進攻!”

雙方激戰正酣,國軍看見一物上蹿下跳,果斷開槍後,日本舉國悲痛

面對國旗,全體官兵熱淚盈眶。總指揮楊遇春将軍高舉手臂,代表兩團官兵表示決心:“我們在廬山升旗,便是宣示我們的決心:我們決心以血肉保衛此廬山神聖地區,我們即使剩下一兵一卒、一槍一彈,也要繼續完成我們的任務。”廬山久攻不下,岡村甯次惱羞成怒,派出飯冢聯隊直撲東牯山,妄圖從這裡迂回,對廬山守軍進行包抄。

雙方激戰正酣,國軍看見一物上蹿下跳,果斷開槍後,日本舉國悲痛

飯冢聯隊的聯隊長名叫飯冢國五郎,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高材生,和阿部規秀并稱為日軍“雙雄”。阿部規秀被稱為“名将之花”,飯冢國五郎則被稱為“一代軍神”。然而這個“軍神”卻在東牯山遭到了國軍160師的頑強抵抗,不僅連攻多天無果,還損失慘重。飯冢國五郎正在郁悶的時候,日本著名戰地記者小悮行男來到前線采訪,此前小悮行男多次采訪過飯冢國五郎,記錄了他許多“英勇奮戰”的鏡頭。正是得益于小悮行男的賣力宣傳,飯冢才被日本人稱為“軍神”。

雙方激戰正酣,國軍看見一物上蹿下跳,果斷開槍後,日本舉國悲痛

盡管雙方激戰正酣,但為了配合小悮行男的采訪,同時也為顯示自己的英勇,飯冢國五郎帶着小悮行男等人來到陣地前沿擺拍。他抽出指揮刀,大喊大叫,上蹿下跳,表演得十分賣力,為了突出效果,小悮行男還給飯冢國五郎扣上了一頂鋼盔,陽光一照,閃閃發光。飯冢國五郎正在賣力表演的時候,對面陣地上的國軍發現了這滑稽的一幕,立刻照着發光點開了火,飯冢國五郎應身而倒,當場斃命。消息傳回國内後,日本舉國悲痛,為喪失了一位“軍神”而惋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