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紅四方面軍最年輕的師長,李先念的第一愛将,卻倒在西征路上!

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随和又自尊。——餘秋雨

紅四方面軍是我黨曆史上一支重要的革命隊伍,這支部隊有兩個非常顯著的特點。一個是戰力強,用徐帥自己的話來說,概括為五個字:狠,硬,快,猛,活。另一個就是幹部年輕,有一部分原因要歸根于鄂豫皖時期的肅反,另一個也是跟部隊的戰鬥風格有關。紅四方面軍素以勇将輩出著稱,在四方面軍作戰,指揮員都要下到第一線,身先士卒地進行沖殺,比如在反六路圍攻的戰鬥中,時任紅九軍副軍長的許世友就親自擔任敢死隊隊長,揮動大刀,身先士卒地沖向敵軍陣地。不過這種作戰風格使得幹部傷亡特别多,也換得特别勤。這樣一次次下來,幹部年輕也就不奇怪了,比如紅四方面軍中最年輕的師長,熊厚發。

他是紅四方面軍最年輕的師長,李先念的第一愛将,卻倒在西征路上!

開國上将許世友切磋武藝

說到熊厚發,一下子讓我們想到了紅四方面軍第三十軍,紅三十軍可是紅四方面軍的主力軍,而熊厚發所在的八十八師是紅三十軍的主力師,在曆次大小戰役中,紅八十八師屢建戰功,成為軍長餘天雲和總指揮徐向前最為依仗的部隊。八十八師之是以戰功赫赫,這跟他們的師長熊厚發的出色指揮是分不開的。而這位功勳卓著的英雄師長卻僅僅是一個隻有20歲出頭的小夥子。

他是紅四方面軍最年輕的師長,李先念的第一愛将,卻倒在西征路上!

紅八十八師師長熊厚發

熊厚發,1914年3月5日出生于河南羅山(今屬湖北大悟縣)縣宣化店鄉甘家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裡。小時候的熊厚發受盡了地主老财的剝削與壓迫,是以等他稍微記事的時候,内心裡早已立下打倒地主,解放農民的壯志。1929年,年僅15歲的熊厚發參加了羅山赤衛隊,與隊員們一起拿着梭镖、大刀抗擊敵人。1930年,熊厚發參加了地方紅軍,在羅山縣獨立團當戰士,這個時期他加入共産主義青年團。1931年春,熊厚發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此時他擔任羅山獨立營排長。1932年5月,羅山獨立營編入紅四軍第十三師,熊厚發任十三師三十九團連長、十二師三十六團營長,這一年他十八歲。

他是紅四方面軍最年輕的師長,李先念的第一愛将,卻倒在西征路上!

漫川關突圍

1932年10月,熊厚發随紅四方面軍主力撤離鄂豫皖根據地,轉戰川陝,先後參加了解放通江城和巴中城的戰鬥,為建立川陝革命根據地作出了貢獻。

1933年7月,木門會議之後,紅四方面軍總部決定将入川的四個師擴編為四個軍。其中以原紅十一師為基礎加上地方獨立團擴編為紅三十軍,軍長餘天雲,政治委員李先念,下轄八十八、八十九、九十師。熊厚發從紅十二 師調入紅八十八師二六三團任團長。

他是紅四方面軍最年輕的師長,李先念的第一愛将,卻倒在西征路上!

紅三十軍軍長餘天雲

此後,熊厚發率部參加了儀 (隴)南(部)戰役、營(山)渠(縣)戰役、宣(漢)達(縣) 戰役。他常用夜戰、奇襲的戰術,一舉攻破敵人賴以據險扼守的 堅固設防,使其全線崩潰,然後勇追猛打,奪取勝利。

1933年10月4日,四川“剿匪”總司令劉湘召集大小軍閥約20萬人,分六路圍攻川陝革命根據地。12月15日,熊厚發率二六三團在師長汪烈山的指揮下退守石鼓寨。在他們倆的共同指揮下,戰士們憑着手中的長矛、身邊的石頭和僅有的子彈,打退了敵人的輪番進攻。戰鬥持續到傍晚時分,敵軍又向石鼓寨發起瘋狂進攻。師長汪烈山在指揮作戰中不幸中彈,壯烈犧牲。師長犧牲後,熊厚發和他的戰友們悲憤異常,這位飽經沙場的漢子也忍不住失聲痛哭。同志們高呼着為師長報仇的口号,化悲痛為力量,抵擋住敵6倍于己的強攻,勝利地守住了石鼓寨陣地。

他是紅四方面軍最年輕的師長,李先念的第一愛将,卻倒在西征路上!

紅八十八師首任師長汪烈山

1934年2月10日,正當敵軍還沉浸在春節的休整期之時。熊厚發率二六三團配合二六五團、二六八團夜襲馬鞍山的敵人,經三 個多小時的激戰,殲滅敵人兩個團,旅長郝躍庭被當場擊斃。

1934年3月初,熊厚發升任紅八十八師副師長,協助師長程世才與紅九軍第二十五師一起駐守萬源一帶,抗擊劉湘的主力。四月中旬,劉湘以四、五個團的兵力,向 二六八團、二六三團陣地大面山進攻。熊厚發率部三次擊退敵 人,殲敵千餘人。激戰四、五天後,敵人先采用飛機大炮連番轟炸,後發動七、八個團的敵人采取集團沖鋒的方式向紅軍陣地攻擊前進,大面山陣地頃刻間變成一片火海,空氣中彌漫着屍體燒焦的味道。熊厚發率領部隊沉着應戰,堅守等待時機,等到敵人久攻不克,士氣低落時,熊厚發協同師長程世才一起,指揮二六五團 和二六八團一部,突然發起反沖鋒,一下子打得敵人丢盔棄甲潰不成軍,後退七八裡。這場戰鬥,紅八十八師共計殺傷敵千餘人,俘敵七百餘人,繳槍千餘支。

他是紅四方面軍最年輕的師長,李先念的第一愛将,卻倒在西征路上!

紅八十八師繼任師長程世才

1934年9月,程世才調任紅三十軍副軍長,熊厚發繼任紅八十八師師長,此時,他隻有20歲。在這反六路圍攻的最後階段,為了徹底消滅逃竄之敵。在總部的指令下,熊厚發率領紅八十八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搶占了黃木垭,徹底地切斷了敵人的退路。9月12日,紅八十八師在紅三十一軍93師的協助下,圍殲田頌堯麾下曾南夫部2個旅及其他部隊10餘個團,共計殲滅俘虜敵人1.4萬餘人,繳槍7000餘支,迫擊炮40餘門。此役之後,劉湘的六路圍攻計劃徹底破産,紅四方面軍取得了殲敵8萬餘人的巨大勝利。在此後的反六路圍攻勝利總結大會上,鑒于紅八十八師在反圍剿戰鬥中做出的巨大貢獻,經總部準許,特授予紅八十八師下屬的二六三團和二六五團“鋼 軍”和“夜老虎”的獎旗。

1935年3月,紅四方面軍決定西渡嘉陵江向川甘地區發展,這個任務又落到熊厚發的肩上。3月28日,熊厚發率二六三團,乘坐木船、竹筏,以猛烈炮火掩護部隊登岸。先遣隊迅速插入敵陣,殲守敵1個營,控制了制高點,順利地完成了渡江任務。之後,他率紅八十八師協同三十一軍進攻劍門關。在和兄弟部隊的密切配合下,紅軍激戰半天,殲滅守敵3個團,順利拿下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劍門關。

1936年10月,紅一、二、四方面軍會師後,紅三十軍、紅九軍、紅五軍組成西路軍共計2.18萬人奉命西渡黃河,執行甯夏戰役計劃,打通國際路線,獲得蘇聯的援助。此時熊厚發已升任紅三十軍副軍長兼八十八師師長。熊厚發率領紅三十軍協同兄弟部隊在河西走廊上同長期盤踞甘青地區的軍閥馬步芳、馬步青等馬家軍展開了艱苦慘烈的浴血拼殺。雖然廣大指戰員英勇奮戰,痛擊了馬匪,但是此時西路軍卻陷入了孤軍作戰的不利局面,損失慘重。

1937年1月23日,西路軍全部退守倪家營子。三十軍政委李先念把防守重任交給了熊厚發。熊厚發指揮紅八十八師打退了兩個旅敵人的多次進攻。後來敵人又調來了四個旅的敵人,發動集團沖鋒,熊厚發指揮全師又堅守了一天時間,終因寡不敵衆,而不得不實施突圍。

他是紅四方面軍最年輕的師長,李先念的第一愛将,卻倒在西征路上!

紅三十軍政委李先念

熊厚發在突圍過程中,左臂中彈,流血不止,但是他卻依然頑強地指揮戰鬥。3月11日,熊厚發跟随主力部隊向祁連山轉移,由于缺醫少藥,他的左臂傷勢不斷惡化,已不能和部隊一起行走。為了不再給部隊增加負擔,他向軍政委李先念請求留在當地打遊擊,李先念不願意将熊厚發留下,但是在熊厚發的再三堅持下,隻能同意了他的請求。後來他率領近百名戰士同搜山的敵人遭遇,在與敵人的激烈戰鬥中,熊厚發和戰友們寡不敵衆,全部壯烈犧牲。熊厚發犧牲的時候隻有23歲。

李先念主席在臨終的時候曾回憶想到自己犧牲的戰友熊厚發,他說到:“熊厚發,多好的同志啊,指揮戰鬥機智靈活、英勇頑強,犧牲時才23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