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先念拒絕陳雲推薦當财政部長,毛主席開玩笑:把宋子文請回來吧

作者:曆史小書生

前言

“我有兩個老師,一個是向前,一個是陳雲,一個教會我打仗,一個教會我搞經濟。”
李先念拒絕陳雲推薦當财政部長,毛主席開玩笑:把宋子文請回來吧

圖|李先念

自1954年開始,李先念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兼财政部部長,掌管共和國經濟22年,是周總理的得力助手,盡管如此李先念在晚年卻始終否認自己“經濟學家”的頭銜,1968年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第一書記霍查盛贊李先念是經濟學家時,李先念曾謙虛的稱:

“我就是個實幹家。”

“不下馬的将軍”

1927年11月,年僅18歲的李先念率領家鄉的農民參加了黃麻起義。也從此開始,踏上了軍事生涯。

作為紅軍之中最為年輕的一員将領,李先念幾次率領部隊與敵軍英勇奮戰。1932年11月,徐向前、陳昌浩率領紅四方面軍撤離鄂豫皖蘇區,向陝西關中平原轉移。

國民黨軍第十七路軍總指揮、陝西省主席楊虎城急調17師在王曲、子午鎮一帶阻擊,而尾随而至的還有國民黨軍四五個師的兵力,面對前有強敵,後有追兵的态勢,紅四方面軍經浴血奮戰,打破了國民黨軍圍追堵截,還全殲了楊虎城部一個警備旅。

子午鎮一戰中,李先念負傷躺在擔架上,卻堅持在一線指揮戰鬥。

1932年12月,李先念被任命為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投入到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建立之中。

在紅軍時期諸多進階将領中,李先念無疑是很年輕的。

1935年6月,紅一、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

李先念拒絕陳雲推薦當财政部長,毛主席開玩笑:把宋子文請回來吧

圖|李先念(左五)、郭述申(左三)等在延安合影

作為紅30軍政委,李先念在懋功第一次見到了毛主席,驚歎于他的年輕,毛主席不由得好奇問道:“你今年多大了?”

“屬雞的,還差幾天就滿26歲了。”

“正是名不虛傳,英雄出少年呐。”

毛主席盛贊道:“我大你16歲,屬小龍的,今年已經是不惑之年,你真年輕,前途無量啊。”

面對毛主席的表揚,李先念并不居功自傲,而是謙遜地稱:“我手下還有更年輕的,88師師長熊厚發才剛滿20歲。”

兩人寒暄了一陣後,毛主席仔細地詢問了當地有關氣候、地理環境等等,李先念事無巨細,一一回答,很多事情都是裝在他腦子裡的,不僅如此李先念還對接下來部隊的行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毛主席再一次贊歎:

“好!說得好!很有見解,我們真是相見恨晚。”

1936年11月,李先念随紅四方面軍一部渡過黃河,執行甯夏戰役作戰計劃,遭到了國民黨軍馬家軍的重兵包圍,經過4個多月的激戰,西路軍最終失敗,李先念率領着400餘人翻過祁連雪山,來到新疆,為紅軍儲存了一批軍事技術骨幹。

第二年回到延安後,毛主席專程接見了他,并表揚李先念:

“西路軍戰鬥到最後,由你們帶領一部分同志,排除萬難到達新疆,這種堅定的行為,除了共産黨人上司的紅軍,任何軍隊是做不到的。”

毛主席還稱李先念為“不下馬的将軍”。

李先念拒絕陳雲推薦當财政部長,毛主席開玩笑:把宋子文請回來吧

圖|1949年4月,李先念與陳毅(中),粟裕在河南濮陽.

作為一名功勳赫赫的戰将,無論是在土地革命時期,還是在後來的抗戰,解放戰争中,李先念都用自己出色的智慧化解了許多的難題。

1949年2月,李先念赴西柏坡參加黨的七屆二中全會。

當時的李先念面臨一個選擇,是繼續留在部隊工作,還是到地方工作,時任中原局書記的鄧小平為此還專門征求過他的意見:“你是想要回三兵團工作,還是想等着湖北解放後,回湖北做地方工作。”

面對這一情況,李先念選擇了後者。

參加黨的七屆二中全會間隙,李先念還把自己的想法對毛主席做了彙報:“我從參加革命起,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湖北戰鬥和工作,我對湖北的情況比較熟,那裡的工作比較适合我。”

毛主席點點頭對李先念說:“那好吧,湖北解放後,你就回湖北主持那裡的工作。”

1949年5月16日,武漢解放後,中央任命李先念為湖北省委書記,省政府主席、省軍區司令員兼政委,全面主持湖北的黨政軍工作。

李先念一上任湖北,就遇到了一個難題。

“黑白之戰”

李先念拒絕陳雲推薦當财政部長,毛主席開玩笑:把宋子文請回來吧

圖|毛主席同李富春、李先念、烏蘭夫等人親切交談

黑指的是煤炭,而白指的是糧食和布匹。

中國飽經戰亂多年,在貨币貶值、物價飛漲的時代,物資就是經濟的硬通貨,湖北剛剛解放初期,大量的不法商人就開始囤積居奇,哄擡物價,也因當時湖北政權初步建立,黃金白銀的價格也瘋狂上漲。

針對這樣一種情況,李先念一上任,就積極聯系上海、華北等各個經濟實力較強的城市省份,往湖北運送物資,并充分發揮了一些開明民族資本企業,很快就穩定了湖北的經濟形勢。

李先念早年就長期上司革命根據地的工作,李先念傳記工作小組從業人員高敬增稱:

“一個根據地的一把手,考驗的也是吃、穿、用等方方面面的情況,李先念無疑在這些方面已展露了他的上司能力。”

而李先念出色的财經管理能力,也被主管全國經濟工作,時任中财委主任陳雲盯上了,陳雲對李先念在湖北期間财政經濟工作取得的成績十分關注。

調任中央任财政部長,李先念一開始不願意

1954年,黨中央決定撤銷各大行政區,并抽調具備财政經濟管理能力的幹部來北京工作。

當時還兼任着中南局副書記、中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的李先念被陳雲相中了,陳雲向毛主席與周總理推薦,由李先念出任财政部長。

陳雲與李先念認識,還要從抗戰初期說起。

1937年5月1日,中共中央派陳雲、滕代遠帶着一支由40多輛汽車組成的車隊,抵達新疆與甘肅交界的星星峽。與李先念率領的西路軍左支隊400餘人會合。

等到抗戰全面爆發後,中共中央撤銷了李先念等人赴蘇聯學習的決定,并改為就地學習,并成立“新兵營”,由陳雲負責上司。

“新兵營”期間,李先念時常與陳雲進行交流,彼此之間也逐漸加深了了解。

李先念拒絕陳雲推薦當财政部長,毛主席開玩笑:把宋子文請回來吧

圖|1986年,陳雲同李先念、鄧小平在一起

那時的陳雲,盡管還不知道李先念在财政經濟工作上的能力,但對李先念的個人能力,還是十分賞識的。同樣陳雲高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以及在統戰工作中的靈活性,也深深折服了李先念。

1937年年底,李先念向陳雲、鄧發提出去延安的想法,陳雲表示了支援。

是以陳雲推薦李先念任财政部長,是有着自己的考量在裡面的。

一、李先念45歲,這個年紀,在當時的進階幹部中比較年輕;

二、他頭腦清楚,對許多經濟數字,都能印在腦子裡而不會忘記;

三、愛學習,愛鑽研;

四、李先念在過去各方面工作中都有成績,有開創精神。

1954年5月,李先念到北京後,陳雲直接找他談話,開門見山地對他說:“中央的意見,是調你到北京,出任國家财政部長。”李先念一聽,頓時感到有些憂慮,他連連推辭:“我過去長期打仗,文化不高,沒有學過經濟學,難以勝任财政部長這樣重要的職務。希望中央了解我,并另外考慮人選。”陳雲耐心的聽完了李先念的解釋,才又慢慢的勸說他:“中央是經過慎重考慮的,相信你一定能勝任。”

陳雲找李先念談話後不久,鄧小平也把他請到了自己的辦公室,當時李先念任财政部長,是接鄧小平的班,為此鄧小平專門找李先念談話:

“我過去也沒有學過經濟,也沒有當過财政部長,這不是也當了嗎?你還是當吧,我相信你。”

李先念拒絕陳雲推薦當财政部長,毛主席開玩笑:把宋子文請回來吧

圖|1982年8月14日,李先念,鄧小平,陳雲在北京

即便是有鄧小平出面,李先念依舊感到有很大的顧慮:

“我長期在軍隊工作,也在地方工作過,但對經濟還是外行。這樣重要的職務,我恐怕幹不了,希望小平同志了解我,同意我的意見,另外選更合适的人當财政部長。”

“我們認為你就是最合适的人選。”鄧小平告訴他:“你要做好上任的準備啊。”

李先念反複推辭,并不是推卸責任,相反卻是經過了深思熟慮,戰争年代下,他操心最多的還是前線打仗的事兒,之前雖然接觸到過一些經濟學上的課程,但整體上興趣并不大,現在讓他出任财政部長,李先念确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不過,毛主席似乎并不這麼認為。

1954年6月1日,毛主席聽說李先念到北京後,專程邀請他到中南海談話。

李先念找到毛主席後,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主席,财政部長我幹不了,我沒有那個能力和水準,還是請中央考慮他人。”

毛主席哈哈一笑:

“你不想幹,幹不了,那我隻好把國民黨的财政部長宋子文從台灣請回來,讓他幹了。”

盡管毛主席是開玩笑,但無疑也給了李先念很大的觸動,此時的他再也說不出任何話來,隻好點頭表示:

“那我還是服從中央的決定好了。”
李先念拒絕陳雲推薦當财政部長,毛主席開玩笑:把宋子文請回來吧

圖|1989年9月11日,李先念在北京釣魚台國飯店會見西哈努克.

李先念當了财政部長後,又于當年9月出任了國務院副總理,配合周總理、陳雲搞經濟建設。

專業知識不夠強怎麼辦?李先念為自己制定了一個計劃,計劃就一個字——“學”。

“學”并不是一件輕松容易的事情,李先念盡管在中央上司中間算是很年輕,但畢竟已經不是在少年時代。

為了盡快掌握專業知識,李先念為自己制定了學習計劃,用一年的時間看完馬克思、恩格斯以及毛主席有關經濟學的論述著作,再用一年的時間掌握财政、經濟方面的相關知識,熟悉有關的政策以及法規。

除了讀書以外,李先念還積極請教那些财政經濟專家,每次李先念主持召開财經會議時,都時刻注意傾聽專家的意見,聽不懂時就反複的請教,直到弄懂為止。

對于中央主管經濟工作的陳雲以及前财政部長鄧小平,李先念總是十分尊重,也時常去請教他們在财政經濟工作上的意見,或是打電話,或是親自登門。

陳雲也從來不吝惜,而是竭盡全力地指點李先念經濟工作中的問題,李先念從陳雲那裡,學習了不少有關财經工作的經驗,也難怪李先念後來反複的說:

在各方的幫助下,李先念很快就承擔起了一個财政部長的作用,并成為中央上司财政經濟工作的專家,有許多專業化的名詞以及數字,都深深地刻在腦海裡,開會時時常脫口而出。

曾在李先念身邊工作過11年的黃達回憶:

“李先念工作非常細緻。他發現四川有一個外貿的供銷社,在出口豬皮和羊皮之前,先将毛皮裡面的豬油和羊油刮下來,這樣又可以賣一筆錢,李先念覺得這個方法很好,他于是發文向全國推廣這個辦法。”

李先念出色的工作成績,也得到了毛主席的贊許。并稱李先念與李富春、譚震林、薄一波為中國經濟工作中的“四大名旦”。

李先念拒絕陳雲推薦當财政部長,毛主席開玩笑:把宋子文請回來吧

圖|1977年李先念視察大慶油田化工總廠

1960年11月,古巴國家銀行行長格瓦拉受邀通路中國,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财政部長的李先念陪同。

毛主席指着李先念,風趣的給客人介紹道:

“我們剛剛革命勝利的時候,也是非常缺少财政人才的。越到後來,我們越注意培養各類幹部。但是,我們培養的人手,總嫌不夠用的。于是,我們隻好抓個‘大兵’來管錢。事實證明,我們這樣的做法也沒有什麼不好的。”

“我們一直很注意特區的建設”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陳雲、李先念着手開始恢複中國的經濟發展。

李先念對當時中國的經濟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時,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1979年國民計劃經濟中,原定的計劃偏大,資金和材料有這明顯的不足,财政赤字。李先念針對這一情況,迅速與陳雲進行了溝通商量,又一起聯名緻信中央:

“前進的步子要穩,不要再折騰避免出現大的“馬鞍形”;……鋼的發展速度不僅要制訂五至七年的計劃,而且要制訂直到2000年的計劃;借外債必須充分考慮還本付息的支付能力,考慮國内的投資能力,做到基本上循序漸進。”
李先念拒絕陳雲推薦當财政部長,毛主席開玩笑:把宋子文請回來吧

圖|1978年8月李先念同志來墾區視察

1979年3月下旬,經黨中央常委讨論,決定成立國務院财政經濟委員會,陳雲任主任,李先念任副主任。

盡管經濟調整方針在實施,但是事後卻發現,1979年國民經濟計劃還是安排過大,緻使财政出現了170多億的赤字,1980年國家财政又一次出現了127億元的赤字。

鄧小平對國家經濟狀況十分關注,立即與陳雲、李先念商量,全面打開經濟調整的重要局面。

經調整國民計劃經濟後的1981年,财政赤字從前一年的127億元,下降為25億元。

七十年代末期的國民經濟計劃調整我,為八十年代中國經濟騰飛,奠定了一個深入的基礎。

不僅如此,李先念還是決定創立深圳特區的上司人之一。

1979年元旦剛過,一份報告就擺在了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主管國家經濟的李先念的辦公室。

報告是交通部香港招商局董事局常務副董事長袁庚寫來的,報告的内容主要就一個議題——關于在深圳市蛇口半島開辦工業區。

對特區建設十分重視的李先念,立即召見了袁庚,并詢問他的看法,準備充分的袁庚為李先念展示了一張地圖,在充分聽取了袁庚的彙報後,李先念拿起了鉛筆,在地圖上南面半島上劃了一條橫線,并對袁庚說:

“給你們一塊地可以,就給你們這個半島吧。”

李先念拒絕陳雲推薦當财政部長,毛主席開玩笑:把宋子文請回來吧

圖|陳雲、李先念、徐向前等人步入人民大會堂

陳雲對改革開放的事業極為關注,盡管他沒有到過深圳特區,但對特區的建設十分關注,曾派秘書到深圳、珠海等特區了解情況。

對李先念的主張,陳雲深表贊同,兩人都是主管财經工作的專家,彼此之間都有共同的願望和目标,甚至就連有一些想法,也是不謀而合。

兩人之間也因為共同的理想,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1992年6月21日,李先念在北京去世。

時隔一個月後,陳雲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悼念文章:

“1954年先念同志從湖北調到中央,參與上司全國财經工作。他是将軍管理經濟,但他能很快精通當時的經濟工作,這是十分難得的。”
李先念拒絕陳雲推薦當财政部長,毛主席開玩笑:把宋子文請回來吧

圖|1988年3月李先念參加中南海召開的座談會結束後,現場稽核新聞稿

文中談到特區建設問題時,陳雲深刻地指出:

“先念同志和我雖然都沒有到過特區,但我們一直很注意特區建設,認為特區要辦,必須不斷總結經驗,力求使特區辦好。這幾年,深圳特區經濟已經初步從進口型轉變成出口型,高層建築拔地而起,發展确實很快。現在我們國家的經濟建設規模比過去要大得多、複雜得多,過去行之有效的一些做法,在目前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很多已經不再适用。這就需要我們努力學習新的東西,不斷探索和解決新的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