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日戰場上最不能留的動物,若發現了,甯可先不殺鬼子也要先殺它

在抗日戰争時期,日本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于是中國人民對日本抱着非常大的恨意,很多人僅僅是因為仇恨去參軍抗日。不過在抗日戰場上,有一種動物的擊殺優先級甚至在日軍之上,一旦遇到,甯可不先殺鬼子也要先殺掉這種最不能留的動物,這種動物就是鴿子。

抗日戰場上最不能留的動物,若發現了,甯可先不殺鬼子也要先殺它

信鴿的曆史

說起鴿子,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和平鴿這一形象,但和平鴿這一形象的誕生衍生于鴿子能傳遞資訊這一能力,是以鴿子不單單是傳遞和平資訊的和平鴿,還能是傳遞戰場消息的軍鴿。

抗日戰場上最不能留的動物,若發現了,甯可先不殺鬼子也要先殺它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記錄吳越地區曆史的古籍《越絕書》中,就有中國人馴養鴿子的記載,可見中國人馴養鴿子并用它來送信的曆史有幾千年。後來随着中國統一,和亞洲各國展開了交流,馴養鴿子并用它來送信就成為了亞洲很多國家的傳統,日本自然也不例外。

抗日戰場上最不能留的動物,若發現了,甯可先不殺鬼子也要先殺它

日本明治天皇時代到侵華時的裕仁天皇時代是日本處于古代和現代的節點,到了日本發動侵略戰争時期,日本并沒有完全完成工業化改革,是以國内還有很多“古代”習俗殘留,養鴿子充當信鴿就是其中之一。

抗日戰場上最不能留的動物,若發現了,甯可先不殺鬼子也要先殺它

日本的軍鴿

二戰時期的日本曾經大範圍的馴養信鴿,因為國内的信鴿數量不足,日本還大量向比利時和德國進口鴿子。到巅峰時期日本馴養軍鴿的數量可能超過上萬隻,甚至日本在南京大屠殺後,還在南京設立了專門的軍鴿管理所,南京城内的日本軍鴿數量一度達到了三千隻,可見日本對軍鴿的重視。

抗日戰場上最不能留的動物,若發現了,甯可先不殺鬼子也要先殺它

這些軍鴿在戰場上有非比尋常的作用,用電報發送資訊可能被抗日軍隊截獲,而且電報機體積大,不友善攜帶,在戰場上沒有信鴿好用。是以日軍在二戰時期有專門的信鴿隊,一旦開戰就會放飛信鴿,讓各部隊之間互相交流資訊。這些信鴿目标小、速度快,用于戰場各部隊之間交流資訊比用電報好用。

抗日戰場上最不能留的動物,若發現了,甯可先不殺鬼子也要先殺它

戰場上的日本軍鴿

我軍起先并不知道日軍中有信鴿隊,經常将伏擊包圍戰打成被日軍包圍的戰鬥,使我軍遭受了較大的損失。後來我軍了解到了日軍馴養信鴿的事情,才知道原來在我軍和日軍交兵後,日軍就會放飛信鴿,這樣日軍增援部隊來的就會比我軍預想的快,進而實作對我軍的反包圍。

抗日戰場上最不能留的動物,若發現了,甯可先不殺鬼子也要先殺它

在知道這種情況後,我軍成立了專門的滅鴿隊,該部隊的任務不在于消滅日本鬼子,而在于消滅日本的信鴿。一旦在戰場上發現信鴿,一律擊斃,勢必将敵人和我軍交兵的資訊留在戰場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