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愛新覺羅家族之允祉後裔譜錄簡述

愛新覺羅家族之允祉後裔譜錄簡述

愛新覺羅家族之允祉後裔譜錄簡述

作者:宮銀強

2021年暑期,為編寫《愛新覺羅後裔尋訪錄》,我再次到京拜訪愛新覺羅家族的後裔們,原國防科工委教授金先生是我拜訪的其中一位。我們在頤和園見面,金先生與我暢談很多事情,但其實他不太願意講起自己愛新覺羅後裔的身份。在我的堅持下,金先生告知我他是允祉的後代。

愛新覺羅家族之允祉後裔譜錄簡述

允祉,康熙帝第三子,原封誠親王,是清代有名的才子。因參與九子奪嫡,後被雍正帝奪爵幽禁,于雍正十年薨逝。允祉育有十二子六女,其中有7子成年,分别為第三子弘晟、第六子弘曦、第七子弘璟、第八子弘暹、第十子弘晃、第十一子弘易、第十二子弘矚。

弘晟,實為允祉成年嫡長子,康熙末年被封為親王世子,雍正帝繼位不久,弘晟先于其父被革爵淪為閑散宗室。時雍正帝與其寵妃年氏生子,取乳名叫福慧(一作富慧),後雍正帝為該皇子正式取名為“弘晟”,按照宗人府皇室取名不能重名的規定,便奪了允祉第三子弘晟的名字,盡管後來複名,然而如此待遇可見一斑。連自己的名字都保不住,更不用說住的地方。後來位于官園的誠親王府,成為了康熙第十二子允祹的慎郡王府,東鄰弘晟的世子府,成為康熙帝第十七子允禮的果親王府。弘晟的後代傳至孫輩無嗣,曾孫輩由其六弟弘曦後代過繼,傳至鹹豐十年(1860年)止。

弘曦是允祉第六子,文章開始提及的金先生便屬于這支傳下來的。弘曦是庶子,出身不高,受父兄影響,連基本的爵位都沒有,也沒有官職。其後代也是閑散宗室,僅有兩位出仕,但不妨礙建國後金先生一家,在各個行業取得的成就。金先生一家原在東不壓橋胡同居住,現分散于德勝門、通州、石景山等地方。

因弘晟被奪爵,允祉這一支的爵位,便落在了第七子弘璟的頭上,成為允祉這一脈的大宗。弘璟于雍正八年獲得固山貝子的封爵,在新街口東側的蔣養房胡同另賜新府。清代不入八分輔國公爵位以上的府邸是公産,為國家所有,受國家支配。随着弘璟一支爵位的降爵承襲,到弘璟的曾孫奕果已是不入八分爵位,原貝子府被國家收回,成為莊靜公主府。弘璟一支遷居東四六條居住。

愛新覺羅家族之允祉後裔譜錄簡述

其實弘璟這一支同樣傳至孫輩無嗣,曾孫奕果是允祉第十子弘晃的後代過繼。奕果育有十子,除了早逝的之外,大都成為文武職進階官員。長子載齡,字鶴峰,光緒初年官至體仁閣大學士、戶部尚書,清廷念其功績,将不入八分輔國公爵位世襲罔替。承嗣子溥元(弘暹後代)承繼爵位,東四六條的祖宅又稱作“元公弟”。可惜溥元之子毓彭,字壽卿,因參與偷盜清東陵财物,被溥儀從家族中除名,從此無正式工作,靠變賣祖産維持生活,建國不久後在鐵家墳去世。

奕果之孫溥來,字幼庵,在任萊州知府時,為我祖上的頂頭上司。溥來很年輕時結婚,婚後兩年妻子去世,溥來竟未再娶,是以沒有子女。但溥來一生節儉,在弓弦胡同置辦宅院,同“元公第”大小基本相同。後來溥元給自己的這位堂兄辦理喪事,自然也就繼承了堂兄的财産,後溥元将“元公第”賣給英國人,自己居住在弓弦胡同。

溥來去世之時,原計劃讓堂侄毓連之子過繼為嗣孫,因沒有出資為溥來辦理喪事,此計劃也就擱淺。毓連原住羊尾巴胡同,1917年張勳擁立溥儀複辟,與段祺瑞火并時,毓連院中落下一顆炸彈,遂搬到“元公第”暫住,後又遷居到頌年胡同4号。長子金恒瑩先生又遷到西單牛肉灣1号居住。

允祉第八子弘暹也是庶出,閑散宗室,曾出任副理事官。後代有六位做過侍衛,再無其他出仕的情況。弘暹的園寝在上莊西馬坊,後代毓海在庚子年間躲避戰亂,居住在西馬坊至今。毓海之子趙恒祿先生1982年故去,孫子趙啟成先生健在。金文通先生是趙啟成的同宗,譜名恒德,原住内半壁街4号,是解放軍軍樂團的老共産黨員,有三位弟弟文喜、文啟、文慶,不在《愛新覺羅宗譜》裡面。文通先生的三個兒子現仍住在車道溝軍樂團宿舍。另一位同宗毓山祖宅在後坑胡同,長子恒祿(譜名恒 ),重名。

弘易、弘矚分别是允祉第十一子、第十二子,都為庶出,同為三等侍衛,弘矚之嗣子永瑯,實為弘易第二子過繼。此二支的後代中,有十人出仕,大部分也是侍衛、筆帖式這樣的文武職官員。載字輩的載皆,是光緒年間的内閣侍讀學士。我尋訪載皆的曾孫金義先生,關于弘易一支祖宅的問題時,得到回複是在新街口或者廠橋附近,原來當年馮其利先生也考察過。

目前,我仍在豐富《愛新覺羅後裔尋訪錄》,已知的允祉後裔有改為“金”、“趙”、“韓”等姓氏。我會繼續找尋與允祉一支有關的曆史資料及續譜情況。

作者宮銀強

滿族文化網原創文章出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