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随和又自尊。——餘秋雨
在抗日戰争中,湧現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他們為了國家的安定都選擇精忠報國,國民黨和共産黨雖然是兩個不同的黨派,但是面對外敵侵略,他們最終還是放下了黨派偏見,選擇一緻對外。也正是因為如此,中國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但還是有一些貪生怕死之徒,他們不顧國家利益,選擇站在祖國的對立面,為敵人效力。但他們中也不乏仁人志士,在關鍵時刻棄暗投明,給了敵人一記重擊。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樣一個人物。他本是漢奸隊長,卻突然選擇了國家,帶領部隊反抗日本侵略者,并且殲滅了500多個日寇,他是誰呢?

正文
1937年7月7日,日軍全面侵華,整個華北都籠罩在戰火之中。此時,中國守軍第29軍奮起抵抗,為保衛祖國領土他們勇往直前。7月27日淩晨,日軍突然向第29軍其中的一個營隊發起了襲擊,盡管他們攻其不備,但由于我軍戰士的骁勇,加上提前有所防備,日軍也是以折損了百餘人。與此同時,被安排在附近設埋伏的日僞冀東保安隊,正等待着我軍,就在這時,保安隊隊長張慶餘卻始終沒有釋出攻擊的指令,而是讓他們對着天空鳴槍,假裝自己正在與共軍血拼,并且成功擊退了敵人。
本以為這一舉動既能保全自己,又能不對同胞開槍,但這一計劃卻沒能瞞過狡猾的日本特務機關長,他對保安隊産生了懷疑。日軍向來是不相信中國人的,這股懷疑已經足夠讓他下決心鏟除這支保安隊了。于是,當天上午9點左右,日軍便派出了12架轟炸機對他們的營地進行了轟炸,造成了十多人傷亡。
行動既已暴露,就已經沒有後退的餘地了。本來就深受唾罵的張慶餘此時便産生了反抗的念頭。張慶餘于是和第二縱隊的隊長以及教導總隊進行了商量,他們最終決定在29日晚12點發起武裝起義。他們事先想到了周密計劃,當天夜裡,他們先秘密封閉了城門,斷絕了市内的交通,然後順勢占領了敵方的電信局,無線電台,最後包圍了冀東僞政府長官署,還抓到了他們的長官。這場起義長達6個小時,當一切歸于平靜的時候,天已經亮了。這一夜的成果頗豐,他們擊斃了城中長官在内的500多名日本顧問、官兵等。
這件事很快傳開了,遠近聞名的通州事件,由張慶餘發起,殲滅了500多名敵人,狠狠地打擊了敵人的嚣張氣焰,讓他們知道,中國人向來不會任人宰割。百姓們知道後,紛紛激動不已,大大鼓舞了我軍抗戰的信心。這一次轟動性的事件直接粉碎了日本在冀東建立防共自治政府的計劃。但遺憾的是,這支部隊完全是出于洩憤才發動的起義,沒能和第29軍做到互相配合,是以沒能阻擋住敵人的鐵蹄,華北還是淪陷了。
張慶餘在這場戰役中無疑起了關鍵性作用,他也是幾個隊長中唯一活下來的一個,後來,他加入了國民黨,但沒多久,便看清了國民黨的真實面目,内部争鬥激烈,他也看淡了權力,于是很快便離開了國民黨組織,1963年去世。
結語
雖然張慶餘剛開始選擇了自己的利益,站在了敵人陣營,但他在關鍵時刻,沒有助纣為虐,若不是他放水,第29軍很難全身而退,他還是值得原諒的。後來,他更是帶領部下武裝起義,在敵人的心髒上插了把刀,雖然并沒有能扭轉華北戰局,但也為抗日戰争提供了很大的幫助,這是值得鼓勵的。他向日本人證明,中國人不是懦夫,面對他們的瘋狂侵略,中國人最終都會拿起武器維護國家安全的,同時,也向千萬同胞證明了,他不是一個徹底的漢奸,他的骨子裡流淌的依然是中國人的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