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

作者:喵偶爾讀點書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

茱萸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

華山

喵一下,詩人王維,名維,字摩诘,而“維摩诘”一詞,是梵語“淨名”、“無垢塵”的意思。由此不難看出,王維笃信佛教,連名字都要從佛教詞語中取。又因詩名遠播,在後世他也被稱為“詩佛”。

題目中,九月九日就是農曆九月初九,因為九是十進制中最大的數字,古人用來表示至陽,《易經》有雲,“初九,潛龍勿用”。其中的初九,就是指由六條陽爻組成的乾卦第一爻。九月初九,占了兩個九字,也就是兩個陽數,故名重陽節。

曾經在華山論劍中力壓其他四絕,奪得道家至高武學寶典《九陰真經》,号稱“武功天下第一”的王重陽,或許也是這天出生,其實就是王重九,當然還是叫重陽霸氣多了。

這裡的山東,并不是指太行山以東的山東省,也不是指崤山以東的戰國六雄,而是指陝西渭南的西嶽華山以東,也就是王維老家河東蒲州的方向。山東兄弟,就是指王維在華山以東蒲州老家的幾個兄弟。

大概是公元717年的重陽節,山西永濟的河東王氏後裔,十七歲的王維,正獨自一人漂泊在京城長安謀取功名,成為衆多名門望族子孫中,一名普通的“京漂”。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詩的意思是,詩人獨自一人在異鄉做一個外來客,每次遇到美好的節日就倍加思念親人。當然這次的重陽節也不例外。有道是“異鄉易得離愁病”,摩诘居士這句詩的意思也類似,但更樸實明晰,直擊人心,成為後世“高引用”的著名詩句。

當時的美少年王維,善寫詩,工書畫,通音樂,是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稱得上交遊廣泛。憑借自身的過人才華和達官貴人的延譽介紹,4年後,王維也如願中了進士。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遙知,就是在遠處知曉的意思。類似還有,“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遙知湖上一樽酒,能憶天涯萬裡人”,等著名詩句。這句是說,詩人遠在他鄉,遠遠地就知道,在自己兄弟登高的地方,遍地都是插着茱萸登高的遊人,當然自己的兄弟們也在其中。他們左顧右盼,發現唯獨少了自己一人。詩人心想,肯定有個弟弟,多拿了一枝茱萸花,替自己插在頭上,正想着自己呢。

古時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登高時還要采摘茱萸花插戴頭上,或佩帶茱萸囊,用來驅邪治病。或許王維這天,也正陪着不知哪位王公貴族,在參加“華山重陽節登高賽”,難道這次的獎品是《九陰真經前傳》?

作為一個異鄉異客,王維心想,熱鬧是他們的,他的心緒或許早已飛到,華山之東蒲州老家的五老山上,想象着和兄弟們一起,跟從前一樣登高遊玩呢。

三十多年後,王維在安史之亂中被安祿山擒獲,被迫當了僞官,按律當斬。多虧自己平叛有功的弟弟王缙,請求為自己削職贖罪,才逃過一劫。王維兄弟之間的感情之深,由此可見一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