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斯拉如何成為汽車晶片危機中的唯一赢家?

集微網消息,在汽車行業飽受晶片短缺和全球供應鍊阻塞困擾的一年多裡,特斯拉有望實作自2018年以來最快的年度産量增長,成為這場缺芯危機中唯一的赢家。

咨詢公司AlixPartners LLP的資料顯示,如果沒有足夠的半導體,今年全球汽車廠商或生産大約7,700萬輛汽車,比1月份的預期低約9%。AutoForecast Solutions(AFS)最新資料證明了這一影響,截至12月19日,由于汽車晶片供應短缺,已造成全球汽車減産1027.2萬輛,預計全球2021年全年減産汽車1131萬輛。IHS Markit預測,受供應鍊中斷影響的全球汽車行業,産量比2019年減少15%。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分析師預測特斯拉今年的汽車産量将比2020年多出約80%,有望實作2018年以來最快的年産量增長。

特斯拉如何成為汽車晶片危機中的唯一赢家?

圖源:華爾街日報

仔細觀察市場,在缺芯的大勢之下每個企業受到的影響其實各不相同,特斯拉在缺芯嚴重的第三季度銷量大增至了73%,Model Y更是以3.3萬台的銷量成為SUV市場銷量第一名,把連續坐榜99個月的哈弗H6都落下了馬。

特斯拉的成功在某種程度上歸功于它的矽谷基因。華爾街日報援引業内高管和顧問觀點認為,特斯拉之是以能夠保持生産線運轉,部分原因是依靠内部軟體工程專業知識,這使其在适應全球半導體短缺的情況時比其他很多對手車企更遊刃有餘。從電機控制到手機充電,晶片的使用無處不在。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就曾表示,今年早些時候面對短缺問題時,特斯拉能迅速修改必要軟體,将替代晶片內建到其車輛中。

業内分析人士認為,特斯拉作為一家相對年輕的車企,優勢在于從零開始設計汽車,而不是像許多傳統車企那樣,數十年裡一直零敲碎打地增加零部件,這種優勢使特斯拉有能力整合系統。例如,貝恩公司(Bain & Co.)對特斯拉2019年款Model 3的研究顯示,在Model 3轎車内,隻需一組半導體就可實作揚聲器控制、語音和手勢識别等功能,而在許多别的車型中,這些功能需要采用更多的晶片分别控制方可實作。

微芯(Microchip)首席執行官Ganesh Moorthy對此表示,與傳統車企相比,專注電動汽車的車企更深耕技術領域,是以獲益匪淺。他們相比之下更熱衷于接受新資訊,這也是其打造的産品能更加靈活的原因。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總結了特斯拉“不缺芯”的四大原因。

特斯拉如何成為汽車晶片危機中的唯一赢家?

第一,特斯拉具備強大的垂直整合能力。特斯拉可能是全球垂直整合程度最高的OEM廠商,是以特斯拉能夠更早地了解到供應鍊的情況,并采用多家供應商保證供應。與此同時,特斯拉的售價透明,任何消費者提車的價格都是一樣的,不會有管道溢價。

第二,特斯拉擁有自研晶片的能力。特斯拉最知名的自研晶片就是其自動駕駛晶片,其單顆晶片AI算力能夠達到36TOPS,每輛特斯拉都配備兩顆晶片。正是這兩顆自動駕駛晶片,讓特斯拉的L2級自動駕駛功能長期都是行業标杆。是以,在面對晶片短缺時,特斯拉能夠快速響應,晶片團隊有能力自研或者尋求替代晶片。而在汽車行業内,大多數企業都不具備自研晶片能力,一旦出現晶片短缺,隻能尋求供應商協助,車企自身沒有任何替代方案。

特斯拉如何成為汽車晶片危機中的唯一赢家?

第三,特斯拉擁有極強的談判能力。摩根士丹利的研究人員在向零部件供應商調查了解時發現,特斯拉擁有相比其他車企更雄心勃勃的企業文化。與此同時,特斯拉加速開發内源技術,讓衆多供應商保持警覺。

第四,特斯拉的規模還不算巨大,但供應商看好特斯拉的發展。相對于傳統車企巨頭來說,特斯拉的規模相對較小,同時購買人群相對較小,是以受晶片短缺影響并不明顯。與此同時,衆多供應商看好特斯拉的發展。即便特斯拉現在年産規模并不大,但供應商認為未來幾年内特斯拉将成為一個“大客戶”。如果幾年後特斯拉每年産量能夠達到現在的幾倍,現在于特斯拉維系好關系,未來才能夠持續穩定得到特斯拉的訂單,更有長遠價值。

代表汽車部件供應商的底特律地區律師Dan Sharkey就透露,他的一些客戶樂意為特斯拉做一些他們“不願為其他汽車制造商做的事情”。Sharkey說:“這些供應商覺得抓住特斯拉就像抓住了一顆冉冉上升的新星。”

不過盡管特斯拉已是這場晶片危機的大赢家,也未能完全避免晶片短缺的影響。

特斯拉一季度财報電話會議上,首次确認晶片出現短缺,主要缺口是微控制器晶片。2月份還曾因零部件短缺而關閉位于加州弗裡蒙特的工廠。特斯拉同樣也因為晶片短缺推遲了新車型的推出,外界期待已久的特斯拉電動皮卡和半挂式卡車原定于今年投産,現在分别推後到2022年和2023年。

之後,特斯拉的工程團隊和軟體團隊就開始着手解決零部件短缺問題,包括開始研發替代MCU晶片和固件,并且最終解決MCU晶片短缺問題等。

二季度該公司就表示雖然半導體供應短缺仍在持續,但是能進一步提升産量。

2020下半年以及整個2021年,汽車行業雖然面臨疫情、晶片短缺等多種挑戰,但智能座艙、L2級自動駕駛、電動汽車正在成為汽車行業最大的增長點。汽車“新四化”正在成為行業共識的今天,晶片正在成為汽車内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傳統汽車制造商正不斷調整其過往的供應鍊模式,重視晶片能力。研究公司Gartner預測,到2025年,市值最大的10家汽車制造商中将有一半會自己設計至少部分晶片。

但是,特斯拉已經遠遠地跑到了前列。

(校對/Jouvet)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