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蔣介石為何讓何應欽代表國軍,出席日軍受降儀式,而不是他本人

我們閱盡鉛華,隻為呈現不一樣的曆史。

1945年9月2日是值得慶祝的日子,中國軍民取得了八年抗戰的勝利,将侵略者趕出國門。其實,在這之前也就是8月15日,在全世界正義之師的打擊下,日本天皇就宣布無條件投降,并且頒發了“終戰诏書”的形式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21日,在湖南芷江,日軍降使向國軍送出降書,并且把華兵力部署圖,以及将領名單交出。

1945年9月2日,日本東京灣,“密蘇裡号”戰列艦上,向美國,英國正式在投降書上簽字。美國是麥克阿瑟出席日軍受降儀式,其中還包括中國軍人徐永昌将軍。

蔣介石為何讓何應欽代表國軍,出席日軍受降儀式,而不是他本人

然後,在中國也舉行了受降儀式,史稱中國戰區受降儀式,時間是在1945年9月9日,位址南京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當時日軍向國軍遞交受降書是派遣軍總司令岡村甯次,這位也是一名臭名遠昭的戰争分子。而國軍出席接受日軍投降的代表人物是何應欽,儀式曆時15分鐘,表示無條件投降,簽署投降書。

雖然,受降時間很短,但是中國軍民為了這15分鐘,付出了八年的時間,同時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赢得了這15分鐘受降儀式。當時除了南京以外,蔣介石将中國戰區劃分為十五個受降區,何應欽任全權代表。那麼,作為如此重要的時刻,以及全國,全世界都關注的受降儀式,蔣介石為何會選擇讓何應欽代表國軍,接受日軍受降儀式,而他本人為何不出席這輝煌的時刻。

蔣介石為何讓何應欽代表國軍,出席日軍受降儀式,而不是他本人

其實當時,國軍許多進階将領都建議蔣介石出席這曆史重要時刻,假如蔣介石出席了,肯定就沒有何應欽什麼事了?但是蔣介石思前想後,拒絕了,第一個原因:他是一國元首,而對方(岡村甯次)隻是一個大将,如果蔣介石出席的話肯定有失身份,加上。他本身就屬于勝利者,如果出席的話,不是太給對方面子了。

而且當時美,英,蘇等國,都是派出将領出席受降儀式,沒有說哪個國家的元首,出席這種活動。是以蔣介石也不能開這種先例,如果他真的出席的話,那不是給自己打自己的打臉嗎?

最後決定讓何應欽代表他,來南京主持日軍受降儀式。為何是何應欽!而不是陳誠呢,要知道,陳誠在抗戰時期有小委員長之稱。像這種露臉的事,蔣介石怎麼也會想到自己人吧。

蔣介石為何讓何應欽代表國軍,出席日軍受降儀式,而不是他本人

第一個原因,在抗戰時期何應欽的地位,應該說比陳誠要高那麼一點。隻是在抗戰結束後,何應欽才慢慢的受到蔣介石的冷落,在國軍中的地位也一落千丈。

第二個原團,何應欽是中國戰區陸軍司令,一級上将,與日軍将領岡村甯次,職務與軍銜都相等,他出席最合适,也沒有丢失身份。

第三個原團,在抗戰一結束,蔣介石即提出對日軍要不念舊惡,要以德報怨,而何應欽與岡村甯次是老朋友,又是同學,處理有關投降交接事務時,比較友善。要知道,當時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後,很多日軍進階将領,都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依然繼續反抗。

基于以上幾點原因,蔣決定由何應欽主持這次全世界都非常關注的受降大典,而沒有選擇讓陳誠,或者他本人出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