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跨年演講退潮,羅振宇今年門票損失超千萬

撰文/《财經天下》周刊 王雨婷

編輯/遊勇

跨年演講的生意,今年不好幹了。

12月28日,受疫情影響,得到和深圳衛視釋出公告稱,原定在成都高新區舉行的羅振宇跨年演講将不再安排觀衆進場觀看,所有票款将原路全額退還。

這是羅振宇“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6年來首次空場舉辦。2015年,羅振宇喊出了“知識跨年”的口号,一個人一塊屏,回顧過去一年的重要事件,預測新一年的商業趨勢。這種跨年演講的形式一度受到追捧。

羅振宇曾發下宏願,“時間的朋友”項目會堅持二十年。如今,二十年之約尚未過半,這位曾經的“焦慮販賣者”,如今表現得格外焦慮。

跨年演講退潮,羅振宇今年門票損失超千萬

門票損失預計超千萬

按照原本的計劃,羅振宇将在2021年12月31日晚出現在五糧液成都金融城演藝中心,台下坐着12000個聽衆。羅振宇将進行時長超過4個小時的跨年演講,分享53個故事。但疫情的沖擊,使得12000個聽衆變成了12000個空位。

羅振宇眼下最大的焦慮,來自演講轉至線上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從2016年起,這場策劃時間超過一個月的跨年演講,都被視為羅振宇旗下思維造物公司的頭等大事,每年演講的收入對公司全年營收貢獻巨大。

跨年演講收入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首先門票收入,根據思維造物招股書顯示,2016至2019年,門票銷售流水分别為855萬元、934萬元、958萬元和1282萬元,購票人數分别為5769人、5922人、5781人和7838人,平均票價為1483元、1578元、1657元、1636元。即使是在疫情影響的2020年,依然有495萬元入賬。

《财經天下》周刊打開購票通道發現,今年的票價分為980元、1680元、2980元和4680元四擋,價格均比往年更高。按照最低票價保守計算2021年線下門票帶來的收入也将超過1170萬。

相比之下,另一位跨年演講的主要參與者、财經作家吳曉波的年終演講的賺錢效應就會小很多。根據此前全通教育對于收購杭州巴九靈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96%股權回複深交所問詢所披露的情況來看,2017年和2018年,吳曉波的年終秀拿到了251.05萬和271.52萬的門票收入,遠不及同年羅振宇的收入。不過,今年吳曉波沒有賣線下門票,從一開始就選擇了線上舉辦。

而門票隻是演講收入中最顯而易見的一部分,位于上遊的廣告贊助商才是“時間的朋友”真正的金主。自2017年起,跨年演講的贊助商數量就突破了10家,2020年贊助總收入已達5262萬元。

而今年的贊助商也不少,從其已經釋出的演講預熱海報中來看,今年的合作夥伴包括簡一瓷磚、必勝客、六個核桃等近10個品牌。羅振宇本人也在微網誌不遺餘力地為贊助商賣力吆喝,廣告視訊更是一個接一個。

此外,演講的轉播權也是一筆不容忽視的收入。這些年的電視轉播平台一直選擇的是深圳衛視,但視訊平台從之前的優酷,切換到了現在的西瓜視訊。

知識跨年從大火到退潮

知識跨年首秀上演于2015年,那也是羅振宇創辦得到APP的年份。知識付費的風口下,跨年演講準确切中了時代的痛點,一戰成名。

據公開資料顯示,第二場“時間的朋友”,也就是2016年最後一天,羅振宇便乘勝追擊為深圳衛視拿下當晚11點的同時段收視第一,這也是深圳衛視自1984年成立以來的首個第一。盡管此後該資料也受到了其他媒體的質疑,但在一衆明星大咖雲集的晚會中,能殺出重圍已實屬不易。

随後的幾年裡,知識跨年成為了繼大型唱跳晚會之後的又一狂歡形式。憑借高密度的排比句,富有傳奇色彩的商業故事和持續輸出的金句,知識跨年收獲了一批忠實粉絲。

他們在一年中最後的夜晚守候在螢幕前,像海綿一般等待吸收養料,更有青年不時提筆抄錄金句,以便能為自己的年終總結PPT找尋到一個出彩的小标題。

但幾年辦下來,高品質的内容少了,套路也逐漸被人摸透,失去新鮮感的觀衆開始出現審美疲勞。

“聽來聽去都是一些心靈雞湯,有的甚至還不給你湯匙。”從2016年起關注跨年演講的何潤告訴《财經天下》周刊,如今的演講更多的像是一場大型的自我感動,觀衆能從中汲取的有效資訊很少,一味地強調問題和風險,卻鮮少提出解決措施。

“我為什麼辛苦一年,最後一天了還要這麼焦慮,看點輕松的不好嗎?”何潤感歎,2020年後她再也沒有點開過任何知識跨年的連結了。

而知識演講的閱聽人畫像正在變得越來越模糊。上了年紀的觀衆,不屑于聆聽這長達四個多小時的所謂“經驗”,更偏愛熱鬧的相聲歌舞;而年輕觀衆則越來越抵觸年終“畫餅”,對公開恰飯的廣告植入的容忍度也在不斷降低。

是以,閱聽人群體的流失成為必然,收視下滑也在意料之中。根據2019-2020年跨年演講的資料統計,“時間的朋友”收視率已經跌出了前十,各電視台的跨年晚會依然是主流。

“知識分子”的人設在稀釋

相比于“知識跨年”的退潮,更讓人擔心的是,羅振宇和吳曉波等“知識分子”的人設在稀釋。

“我就是知識分子,你所有的課程到最後經營的不是知識的傳遞,經營的是一個清晰的,值得被信賴的人格。”羅振宇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中這樣表述道。節目評論區吐槽之聲四起,網友不滿羅振宇的知識論調久矣。

這種不滿,可以追溯到羅振宇參加熱門綜藝《奇葩說》的時候,原本他以為參加高話題度網絡綜藝,可以大大提升其個人影響力,順帶提高品牌溢價。但羅振宇在節目中發表的許多觀點,多帶有一定的俯視感,與部分選手也存在明顯的意見分歧。

在每期節目都能誕生多個微網誌熱搜的辯論場,羅振宇始終人氣低迷。這一現象也在導師組隊環節得以驗證,節目播出後更有網友喊話,請羅振宇老師退出奇《奇葩說》。

同樣受困于“知識分子”标簽的還有吳曉波。吳曉波曾公開表示,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是無用的人,因為世界不需要很多人同時思考那麼多問題,精英主義色彩呼之欲出,被外界廣泛批評。

殊不知,随着移動互聯的迅猛發展,傳播準入門檻的降低,擷取知識的管道正在極大豐富,人們正在擁抱泛知識時代。快手上的園林花藝部落客,B站裡的數位科技up主,小紅書中的美妝穿搭KOC,都在進化為知識的生産者和傳遞者。

在“時間的朋友”宣布退票的第三天,羅振宇在深圳衛視官方微信公衆号上,引用李松蔚老師的話回應此事,“這個世界總會有不确定性的。很多人都把不确定性,當做自己也變化的理由。”他将自己視作這個世界中少有的确定性。

羅振宇還是一如既往的自信,但還有一個确定性是:他需要不停與聽衆的審美疲勞作鬥争,才有可能讓這場演講維續20年。

本文由《财經天下》周刊旗下賬号AI财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管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