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南第一懶人楊鎖到底有多懶,腳不沾地吃飯靠喂,23歲懶死家中

在科技相當發達的現代社會,我們很難想象一個男子到了23歲的時候被懶死,但是這樣的事情是真實存在的。我們這篇文章介紹的主人公名字叫做楊鎖,相信許多人聽到過楊鎖的名字,卻不知道他的故事。

河南第一懶人楊鎖到底有多懶,腳不沾地吃飯靠喂,23歲懶死家中

楊鎖是河南第一懶人,因為懶惰結束了生命。楊鎖的故事曾經被刊登在河南的報紙上,刊登他的原因并不出衆,記者把他當做反面教材,旨在鼓勵我們生活中要自力更生勤奮上進,千萬不要懶惰成性。

一、被父母溺愛

1986年,楊鎖出生在河南省信陽市的一個貧窮家庭中,因為是父母年老的時候才生下的孩子,楊鎖的父母無條件地寵溺着他。家裡十分貧窮,楊鎖卻過着如同富二代一般的生活。

河南第一懶人楊鎖到底有多懶,腳不沾地吃飯靠喂,23歲懶死家中

楊鎖的父母總是小心翼翼地把他捧在手裡,父母過着極其貧窮的日子,卻讓他吃好喝好。楊鎖剛出生的那一刻,父母激動了好長時間,之後立刻把這個消息傳遍了自己的親朋好友,老來得子的父母決定把楊鎖當成太子來養。

從楊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父母對他的寵溺程度,無論父母有多麼的繁忙,他們總會讓一個人空下來時間專門給楊鎖做飯,照顧他。母親給楊鎖穿衣服時也小心翼翼地,正好應了那句古話:捧在手裡怕被摔着了,含在嘴裡怕溫度過高化了。

河南第一懶人楊鎖到底有多懶,腳不沾地吃飯靠喂,23歲懶死家中

如果楊鎖的父母能打天下的話,他們甯願把全天下都送給他手中玩耍。自出生下來,楊鎖的父母就把最好的給他,明明生在貧窮的家裡,卻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其他孩子學走路的年紀,楊鎖還躺在父母的懷抱中。楊鎖學走路時已經九歲了,并不是他有什麼先天疾病,而是怕他走路摔倒受傷,走到哪都抱着他。

河南第一懶人楊鎖到底有多懶,腳不沾地吃飯靠喂,23歲懶死家中

到了上國小的年紀,楊鎖被父母送去鄉鎮中心的國小上學。從小被父母溺愛的楊鎖,不習慣在學校裡認真學習,更不喜歡在家裡做作業,這不是嬌生慣養的他能夠接受的生活。最開始老師還會教訓楊鎖,稱他不像其他孩子那樣努力求上進。

二、辍學

楊鎖的父母知道後,立刻跑到學校與老師大鬧了一番,反反複複的吵鬧讓事情變了性質,老師也不再管教楊鎖,任由他懶惰成瘾,這也造成了楊鎖連國小畢業的文憑都沒有。

河南第一懶人楊鎖到底有多懶,腳不沾地吃飯靠喂,23歲懶死家中

辍學後,楊鎖每天在家睡覺,他也想幫助父母幹一些活,但是每次他都得到了一句同樣的答複:幹這些活太累了,我們不想把你累着,也不想讓你賺錢,你去歇着吧。楊鎖從小就受到父母的溺愛,他認為自己的懶惰是天經地義的。

13歲那年,楊鎖的父親患上癌症,醫治無效去世。之後,楊鎖一家的生活重擔壓在了母親的身上。母親并沒有使喚他幹家務活減輕自己負擔,而是對楊鎖盡心全力地照顧,無論楊鎖提出什麼要求,她都會實作。

河南第一懶人楊鎖到底有多懶,腳不沾地吃飯靠喂,23歲懶死家中

18歲那年,楊鎖的母親因為積勞成疾去世。不要想象楊鎖會因為父母的去世而改變。

失去雙親後的楊鎖過着饑腸辘辘的生活,他隻能把家裡一切值錢的東西變賣,買來一些友善面直接食用。變賣的錢讓楊鎖過上了一段好日子,之後他隻能挨家挨戶地去乞讨。

河南第一懶人楊鎖到底有多懶,腳不沾地吃飯靠喂,23歲懶死家中

久而久之,鄉親們可憐楊鎖,每次過年都會組團到楊鎖的家裡送上牛奶和雞蛋。但是楊鎖太懶了,他懶得下床把這些食物做熟,即使食物放臭了也舍不得扔掉,身上的衣服穿髒了從來不洗,隻會換一身幹淨的,有時候能一連睡上好幾天,餓到受不了的時候才出門讨一口飯吃。

這樣的生活楊鎖過了兩年,生活條件越來越差,他隻好開始向親戚尋求幫助。表哥楊德玉可憐他,就把他接到了自己家中照顧。表哥楊德玉還為他找了一個建築隊的工作。

河南第一懶人楊鎖到底有多懶,腳不沾地吃飯靠喂,23歲懶死家中

楊鎖沒有出過力氣,他從來沒有幹過重活,總是抱怨工地上的太陽太曬了,幹活太累了,最後直接偷偷跑回了家。

其他人也向楊鎖陸陸續續地介紹了幾份工作,比如服務員的工作。楊鎖稱根本不知道如何服務别人,向來都是父母服務自己的,在酒店幹活不适應,沒有人照顧自己。

河南第一懶人楊鎖到底有多懶,腳不沾地吃飯靠喂,23歲懶死家中

楊鎖對生活失去了耐心,他幹起了最拿手的——乞讨,每天過着懶惰成性的生活,懶惰的惡習一發不可收拾,吃了睡,睡了吃。

三、死亡

2009年的冬天,楊鎖的表哥楊德玉回老鄉發年貨的時候想起來已經好長時間沒有見過楊鎖了,他買了些吃的和被褥到楊鎖的家中探望他,還想把楊鎖接到自己在城裡的房子過一個年。

河南第一懶人楊鎖到底有多懶,腳不沾地吃飯靠喂,23歲懶死家中

不幸的是,當楊德玉來到楊鎖的房屋時才發現楊鎖已經被餓死了,那時的楊鎖隻有23歲。

2017年,演員陳珊珊無意中聽到楊鎖的事情,她把楊鎖的故事改編成了一個電影。電影上映後便在網絡上激起了許多網友的反響,這個電影的宗旨是教育家長和孩子不要在生時不對社會做任何貢獻,不要在死後被人們當成反面教材來讨論。

河南第一懶人楊鎖到底有多懶,腳不沾地吃飯靠喂,23歲懶死家中

楊鎖真的是被餓死的嗎?與其說他是被餓死的,不如說他是在父母的過渡溺愛中失去了自力更生的能力。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乏看到有許多父母都像他的父母一樣,總是溺愛着自己的孩子,渴望提供一個溫室讓自己的孩子成為溫室中的花朵。

四、總結

他們希望給孩子們提供一個自己年輕時從來沒有享受過的貴賓待遇。其實這種關懷,這種無微不至的照顧,正在一步一步地傷害着他們,正在一點一點的吞噬着他們。孩子長大之後就會發現悠閑舒适的工作根本不存在,任何一份工作都需要自己付出全部的努力,他們根本無法适應吃苦受累的環境,他們根本無法心甘情願地适應其他人的不公平對待。

河南第一懶人楊鎖到底有多懶,腳不沾地吃飯靠喂,23歲懶死家中

溺愛會讓孩子失去生活的能力,與其讓孩子對自己過度依賴,不如讓他們早早地嘗試人生中的苦難和挫折。有一句話這樣說道:如果一個人在前期順順利利的話,他中年時會被一個小小的困難擊倒,是以,嘗試人生中的苦難并不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