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老惶惶不可終日,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看臉色行事,怪誰?

有位網友給我留言說她剛結婚的時候把自己的小家收拾得很溫馨。懷孕後娘家媽媽來看她,坐在她的床邊哭了。

我問:哭啥,妒忌嗎?

她回:大概是覺得我弟沒有我過得好。

現實生活中見過很多這樣的父母,特别是兒女雙全的。女兒未出嫁的時候家裡的家務全都是女兒的,做得好那是應該的,做得不好免不了一頓打罵,時不時地還在外人面前編排自家女兒好吃懶做、不聽話。

活全讓女兒幹了,吃穿用度低兒子不知道幾個檔次。讀書的機會也是先給兒子,輪不輪到女兒看運氣。好像是想通過壓榨女兒把養女兒的本錢收回來似的。

年老惶惶不可終日,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看臉色行事,怪誰?

圖檔來源企鵝号

小事情都偏袒兒子,大事情就更不用說了。女兒結婚的時候,隻收彩禮不給嫁妝比比皆是,或者從彩禮裡面拿一點給女兒,對外就說自家給女兒準備了多少多少嫁妝。

做女兒的為了給娘家人留面子或者說為了給自己留面子(婆家人在呢),一般不會反駁,事後一個人偷偷哭。

女孩自己賺錢存嫁妝的不在少數,有的姑娘也不是傻,其實她是知道自己在父母心裡的地位的,也知道自己的錢不能給父母保管。但是結婚嘛,總希望其他女孩有的,自己也能有。于是在婚禮之前把自己攢的錢交給父母,讓父母在婆家人面前給自己。

年老惶惶不可終日,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看臉色行事,怪誰?

有的父母就算再不待見女兒,不貪這點錢(總有要臉的,怕傳出去不好聽);有的父母奇葩,收了女兒的私房錢就當是女兒孝敬自己了或者把女兒的私房錢扣下一部分。

婚禮那天就不給或者少給,當着一衆親友的面,諒女兒也不敢鬧。事後如果女兒質問,人家理直氣壯:養你那麼大,拿你幾個錢怎麼了,你個白眼狼......

出嫁的女兒回娘家,偶爾回一次還好,娘家人一般還是挺熱情的,但是女兒不能空着手(城市裡稍微好一些,一般沒那麼“講究”)。這不是過年過節,就是平時得空回娘家看看。這是真把出嫁的女兒當親戚了,走親戚哪有空着手的?

年老惶惶不可終日,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看臉色行事,怪誰?

回娘家回多了,如果不在娘家吃住還好,吃住個十天半個月娘家人就會不高興了,就算住在娘家的這段時間,女兒沒少出一分錢,有的女孩覺得該孝敬父母,父母和自己的開銷全包,甚至把兄弟一家的開銷也全包了,依舊落不到一句好。

以前老家有戶人家開飯館的,女兒嫁得近,走路10分鐘。姑娘出嫁前就在飯館幫忙(這種一般沒工資的,平時自己想買點什麼,就問爹媽要點零花錢),出嫁後也沒另找夥計,還是給娘家幹活,吃飯也就在飯館。一開始是一個人,後面是一家三口都在飯館吃飯。

娘家爹媽不高興,但是又不能明說,天天擺個臉色。如果不想女兒一家人在飯館吃飯那就别讓女兒給自家白幹活不就行了,活麼要人幹的,飯麼不想讓人吃的。周圍人家說起這個事,都在笑,也不知道笑什麼。

年老惶惶不可終日,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看臉色行事,怪誰?

女兒懷孕了,心疼女兒的父母自然是千叮咛、萬囑咐,外加大包小包的吃食送過來,有的父母不放心,住在女兒家照顧。

不把女兒當回事的父母,知道了就當不知道,啥反應沒有。有時候婆家給孕婦炖點雞湯、魚湯或者送些貴的吃食(也不是什麼稀罕物,普通人家都吃得起),娘家爹媽不知道還好,知道了酸不溜秋的話一茬接一茬,意思是你不就懷個娃嗎,有那麼金貴嗎?

兒媳婦生孩子,婆家為省錢不給上鎮痛泵、拒絕剖腹産的挺多,娘家父母這麼幹的也不少。不需要他們出錢一般也不會說什麼,一旦需要他們出錢出力那就裝死。

年老惶惶不可終日,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看臉色行事,怪誰?

脾氣好的讓女兒忍忍,脾氣不好的直接開罵:誰沒生過孩子啊,就你疼,别人為什麼能忍,就你不能,别給上(鎮痛泵),讓她自己生......

這樣的娘家父母和婆家有得一拼,哪個女孩碰上這樣的娘家死的心都有。也有婆家人心疼兒媳婦,處處為兒媳婦考慮。娘家媽見了不樂意,故意折騰女兒的。

大多數重男輕女嚴重的父母也不是見不得女兒過得好。原因也簡單,女兒過得好娘家可以壓榨,也就是讓女兒補貼兒子(無論兒子是否需要幫助)。

年老惶惶不可終日,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看臉色行事,怪誰?

當然女兒過得好但是不能比兒子好,有的父母很直接的(他們也沒覺得這麼想有什麼不對):她(女兒)憑什麼過得比兄弟好?我們都沒有過過她那麼好的生活。

很多父母會給女兒洗腦,成功的還不少,比如扶弟魔(一旦覺醒,也決絕)。有的吧也不知道是父母洗腦水準(技術)不行還是女兒自主意識強烈,沒成功。

有的父母心裡明白自己把女兒得罪徹底了,也知道自己的偏心把兒子寵得自私自利,根本不會管自己。于是一旦年老惶惶不可終日,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看臉色行事。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自己造的孽最終自己承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