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園林,是最進階的中式美學

園林,是最進階的中式美學

中式

君語

+

園林,本該是一種生活。

園林,是最進階的中式美學

圖|蒽子

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自古繁華,遍布其間的園林,更是令無數人神往已久,尤其是春雨連陰之際,令人恍惚錯覺,如在畫中遊。園林,是最進階的東方美學,與其争先恐後上樹拍照打卡,不如靜心細賞。

園林,是最進階的中式美學

明清園林設計的氛圍營造可以讓人體驗不同的藝術之美,意境之美。它啟示于人的至善、至美、至真的境界。講究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氛圍,展現了中國古建築和景觀規劃美學的主導思想――天人合一觀。緣于自然,高于自然,跨空間集奇景于一園,微縮自然于聚地。提煉升華心境于賞物。

園林,是最進階的中式美學
園林,是最進階的中式美學

圖1.2|蒽子

古代文人造園,講究移步換景、步移景異,或幽深不盡,或豁然開朗,或實中生虛,或虛中見實。園林的營造如同一場心靈與情趣的遊戲,精彩萬分,卻又不着痕迹。領會了古人構景的哲學,園林之美便會顯現出另外一層深意。

園林,是最進階的中式美學
園林,是最進階的中式美學

圖2|蒽子

以畫意造園、對園林進行畫意化的審美,似乎在造園一事上多少分出了文人和匠人的意味。

園林,是最進階的中式美學

如果結合曆史背景來看,某種程度上也反映着文人對流俗造園觀念的抵抗。

流俗造園觀念的泛濫,刺激着明清文人以更鮮明的立場闡述自身對園林的造園理念和品鑒标準。

園林,是最進階的中式美學

晚明以後,物質的極大豐富刺激了社會消費,社會風氣儉樸走向奢華,世俗享樂的氛圍較前代濃厚,園林的築造也由儉入奢,形成了競相比富,争先比麗的風氣,名貴的園林比比皆是。

園林,是最進階的中式美學

王世貞在《求志園記》中引述張鳳翼的觀察,道出了時人造園的奢靡風氣:“諸材求之蜀、楚,石求之洞庭、武康,英靈璧、奔木求之于百粵、日南、安石、交州,鳥求之于隴若閩廣”,人們不遠千裡求購昂貴的木材和石材,羅緻古木異卉、靈鳥怪石來裝點園林,以此作為個人的标榜。

園林,是最進階的中式美學

而這追逐奢華、流于俗套的園林趣味,恰恰與傳統文人“尚樸”、追求脫俗的雅文化形成極大的張力,針對這樣的現象,李漁在其關于園林興造的篇章中開宗明義,提出了鮮明的主張,“土木之事,最忌奢靡。

匪特庶民之家當崇儉樸,即王公大人亦當以此為尚”,他認為造園最忌奢靡,不管是平民還是王公大人,都應該以儉樸為尚;

而文震亨則對于時下流行之物十分排斥,視之為“惡俗”、“不入品”、“斷不可用”、“俗不可耐”,一再地強調“甯古無時,甯樸無巧,甯儉無俗”的價值取向。

園林,是最進階的中式美學

文、李二人提倡的“樸”、“雅”,可以說代表了文人對園林的審美趣味,而這尚樸、尚雅的審美觀,實際上與傳統文化中對于“複歸于樸”、追求天地之大美的哲學觀一以貫之。

在文人眼中,一座園林并不因為其中擁有的物質而為人稱羨,如清人錢詠所言,“園亭不在寬廣,不在華麗,總視主人以傳”(《履園叢話》),歸根到底,是因為那居于園中之人賦予它超越物質的精神價值而流芳後世。

園林,是最進階的中式美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