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梅斯盤點|2021年消化十大重磅研究

2021年度消化領域的top10盤點來咯!

2021年馬上就要結束了。這一年新冠疫情起起伏伏,諸多個行業仍然遭受着大大小小的打擊。但醫學科研領域的科學家們并沒有停止探索生命的奧秘。這一年消化領域發表了很多重磅研究,就讓梅斯一起帶您回顧一下這些研究進展吧!

1.Lancet子刊:益生菌可有效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

有資料顯示,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國内人群中的發病率約為20%,大約3億多人 。但是,目前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有限或存在安全性問題。發表在Lancet Gastroenterol & Hepatol雜志的一項研究,評估了孢子形成益生菌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作為單一療法或作為質子泵抑制劑長期治療的附加療法的效果和安全性。

在這項單中心、随機、雙盲、安慰劑為對照的飛行試驗中,共納入了68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益生菌組和安慰劑組分别有32位和36位患者。結果顯示,凝結芽孢杆菌MY01和枯草芽孢杆菌MY02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且安全。受試者有潛在的有益免疫和微生物變化,或可為未來的預測或治療靶點提供潛在的機制解析。

2.Am J Clin Nutr:無節制飲食可增加消化系統癌症風險!

無節制的飲食行為,包括飲食頻率、時間和熱量攝入,有可能是消化系統癌症的可信風險因素,但目前還缺乏充足的流行病學證據。發表在Am J Clin Nutr雜志的一項前瞻性研究,評估了無節制飲食行為和消化系統癌症風險之間的相關性。納入了護士健康研究中在1994年沒有癌症且有飲食資訊報告的參與者,最長随訪18年。

研究顯示,與有飲食節制的女性相比,無飲食時間和食物種類限制的女性都有更高的整體消化系統癌症(HR 1.22)、整體胃腸道癌症(1.33)、口腔癌和咽癌(1.50)、食管癌(1.62)、小腸癌(1.92)和結直腸癌(1.20)風險。是以,無節制的飲食行為與胃腸道癌症風險的增加獨立相關。改變無節制的飲食行為或具有胃腸道癌症預防作用。

3.Stroke:既往有胃腸道出血的房顫患者非維生素K拮抗劑口服抗凝劑療效分析

支援非維生素K口服抗凝藥物(NOACs)對既往有胃腸道出血(GIB)病史的房顫患者具有保護作用的資料十分有限。近日,心血管疾病領域權威雜志Stroke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員旨在評估既往有GIB病史的房顫患者服用NOAC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與華法林進行比較。

該研究共納入42048例患者(NOAC組24781例,華法林組17267例)。從既往GIB到開始口服抗凝藥物的平均時間間隔為3.1±2.6年。與使用華法林相比,使用NOAC可降低缺血性卒中、大出血和綜合預後的風險,風險比為0.731和0.661對于所有次要結局,與華法林相比,NOACs降低風險的程度更大。

4.Science:腸道發炎引起腦屏障結構改變,誘發精神症狀!

發炎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種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異性炎性腸道疾病,主要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流行病學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IBD發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患病人數已達3.44/100000,居亞洲首位。

不同于大衆認知層面簡單地将IBD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症狀歸因于疾病的痛苦,科學家将目光放在腸-腦聯系上。近期發表在Science的一篇研究就從腸-腦血管軸入手,揭示了腸道發炎引起精神症狀的關鍵機制。研究發現,小鼠在急性腸炎狀态下,腦血管屏障結構發生改變,盡管在初期脈絡叢區腦血管屏障通透性一過性增強,随後,腦血管屏障迅速關閉,直到腸炎恢複,才重新開放。

而向小鼠腹腔内注射細菌内毒素——脂多糖LPS,同樣可以在小鼠腦部觀察到類似急性結腸炎時發生的變化——脈絡叢血-腦脊液屏障關閉,說明細菌内毒素的存在影響腦血管屏障結構改變。

5.Gut:中國學者發現,腸道微生物代謝物可助力結直腸癌預警

惡性良性腫瘤的發生還伴随着代謝狀态的全面改變,影響到惡性良性腫瘤組織和周圍的微環境和大環境。近期,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惡性良性腫瘤醫院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探究,以剖析血清中與腸道微生物相關的代謝物,并研究這些代謝物是否能區分結直腸癌(CRC)或腺瘤患者與正常健康人。

研究人員通過液相色譜-質譜法和配對糞便樣本的元基因組測序對非目标血清代謝組學進行綜合分析,以确定CRC和腺瘤患者中豐度明顯改變的腸道微生物相關代謝物。通過靶向代謝組學分析,研究人員檢驗了這些代謝物區分CRC和結直腸腺瘤的能力,并建立了一個基于腸道微生物相關代謝物的模型,而後在一個獨立的驗證隊列中進行了評估。

該研究總共發現有885種血清代謝物在CRC和腺瘤中有明顯的改變,包括8種腸道微生物相關的血清代謝物(GMSM小組),這些代謝物在靶向和非靶向代謝組學分析中都能重複檢測,并能準确區分CRC和腺瘤與正常樣本。是以,CRC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組重程式設計與血清代謝組的改變有關,GMSMs有可能應用于CRC和腺瘤的檢測。

6.Nature:百歲老人的腸道菌群如何異于常人?

微生物群通過其在控制消化功能、骨密度、神經元活動、免疫和抵抗病原體感染方面的作用,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決定老年人健康狀況的一個關鍵角色。研究人員發現,百歲老人體記憶體在一個獨特的腸道微生物群,富含能夠産生獨特的次級膽汁酸(BAs)的微生物,包括 iso-, 3-oxo-, allo-, 3-oxoallo-以及isoallo-利托膽酸(LCA)。

在這些BAs中,IsoalloLCA的生物合成途徑以前未被描述。通過篩選一位百歲老人糞便微生物群中的68種細菌分離物,研究人員發現了Odoribacteraceae菌株在體外和體内都是isoalloLCA的有效生産者。

此外,研究人員發現5α-還原酶(5AR)和3β-羟類固醇脫氫酶(3βHSDH)負責生産IsoalloLCA。IsoalloLCA可以對革蘭氏陽性(但不是革蘭氏陰性)多藥耐藥病原體,包括艱難梭菌和糞腸球菌,發揮了強大的抗菌作用。

總之,這些發現表明,特定的膽汁酸代謝可能參與減少病原體感染的風險,進而可能有助于維持腸道的平衡。

7.Nature : 奶茶長胖的機制找到了!果糖使腸道絨毛增長40%,促進營養吸收

一項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研究發現,食用果糖可以增加腸道上皮細胞的存活率,進而增加腸道絨毛的長度,使其能夠吸收更多營養。研究表明,果糖的主要代謝物促進了絨毛的伸長。喂食含果糖飲食的小鼠的絨毛比未喂食果糖的小鼠長 25% 至 40%,進而使小鼠體重增加。

研究人員将小鼠分成3組:不含果糖的對照飲食、含有葡萄糖不含果糖的标準高脂飲食(45%的熱量來自于脂肪)、等熱量的高脂飲食(葡萄糖被蔗糖取代,蔗糖中一半葡萄糖,一半果糖)。研究發現,盡管每組小鼠消耗的能量相同,但以蔗糖形式喂食果糖的小鼠與不含果糖的高脂肪飲食組小鼠多相比,體重和脂肪量明顯增加,而且小腸絨毛更長。

緊接着,研究人員仔細研究了果糖組小鼠的新陳代謝變化,發現果糖的一種特定代謝物,稱為 1-磷酸果糖,在細胞中高水準積累。在缺氧的腸道細胞中,1-磷酸果糖通過抑制丙酮酸激酶(PK)的M2異構體,增加了腸道上皮細胞的存活率,進而增加腸絨毛的長度。此外,先前的動物研究表明,這種果糖代謝物也有助于惡性良性腫瘤。

8.Clinical Nutrition:膳食模式幹預通過影響腸道菌群的結構和功能改善血脂

膳食是影響腸道菌群結構群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腸道菌群可以影響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代謝,兩者的關系較複雜。發表在Clinical Nutrition雜志的一項研究顯示,與膳食模式相關的腸道菌群結構和功能改變在血脂改善中的重要作用。

具體而言,在超重或肥胖的中國女性中,膳食模式幹預導緻的菌群結構改變比宿主脂肪酸相關代謝的改變對于血脂改善的貢獻度更大。研究為揭示膳食模式幹預引起的腸道菌群和人體代謝物改變,及其與代謝标記物變化之間的聯系提供了新證據,為解讀膳食-菌群-宿主間的複雜互動作用提供了參考。

9.Eur Radiol: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福音!

發表在European Radiology雜志的一項研究評估了在CTA陽性且DSA陰性的急性LGIB患者中行CBCT引導下經驗性栓塞治療的總體可行性、安全性及可能産生副作用,為CBCT在臨床的進一步應用提供了理論支援及技術指導。

研究回顧性研究了自2008年1月至2019年7月CTA陽性且24小時内接受DSA檢查的連續LGIB患者。DSA陽性的患者接受了靶向栓塞治療(TE組)。DSA陰性的患者接受經驗性CBCT介導的假設管腔破裂栓塞術(EE組)或未栓塞術(NE組)。采用Fisher精确檢驗比較了複發性出血、主要缺血性并發症和院内死亡率。根據血液動力學的不穩定性進行了進一步的亞組分析。

對于CTA陽性、DSA陰性且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急性LGIB患者來說,經驗性錐形束CT (CBCT)引導的栓塞技術是一種可行、有效且安全的治療政策,同時可以減少再出血的發生率并提高臨床成功率,為臨床提供了早期診斷及治療急性LGIB的新的可靠技術。

10.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50萬人研究顯示,吃辣降低消化道癌症風險

中國大型前瞻性隊列(CKB)在2004-2008年期間從中國10個地區招募了>512 000名年齡在30-79歲的成年人;截至2017年1月1日,10年随訪時間内發生了2350例食管癌、3350例胃癌和3061例結直腸癌。研究結果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雜志上。

在 CKB 中,吃辣是指直接食用新鮮辣椒;在烹饪時加入新鮮/幹辣椒、辣椒油/醬/糊、咖喱;或在進食時加入辣椒油/醬/糊。受訪者被問及他們在過去一個月内吃辣的頻率(從不/幾乎從不、偶爾、每周1-2天、每周3-5天或每周6-7天),還有他們開始經常吃辣的年齡、喜歡的辣味強度(弱、中、強)以及經常吃辣的種類(新鮮辣椒、幹辣椒、辣椒醬、辣椒油)。

總的來說,30%的參與者在基線時報告每天食用辛辣食物。吃辣與食管癌風險成反比,與從不/很少吃辣的人相比,每月吃辣、1-2天/周、3-5天/周和6-7天/周吃辣的人,調整後的危險比分别為0.88、0.76、0.84和0.81。在不吸煙或不經常飲酒的人中關聯更強。胃癌的相應危險比分别為0.97、0.95、0.92和0.89,結直腸癌的危險比分别為1.00、0.95、0.87和0.90,而且反向關聯似乎僅限于直腸癌而非結腸癌。吃辣的類型和辣味強度對這些關聯幾乎沒有影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