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國國王給乾隆遞交國書,竟用這種稱呼,乾隆大怒:你配嗎?

曆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1840年鴉片戰争爆發,英國人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封閉已久的清朝大門,堂堂天朝上國被蠻夷打的一敗塗地。身為皇帝的道光怒火中燒,但是也隻能打掉牙吞進肚子裡,他感覺無顔面對列祖列宗,特别是自己的爺爺乾隆。因為,僅僅是四十多年前,英國人也前來拜會過,不過那個時候的乾隆爺可是八面威風,而自己隻能忍氣吞聲的割地賠款。

英國國王給乾隆遞交國書,竟用這種稱呼,乾隆大怒:你配嗎?

乾隆時期,歐洲有很多“中國迷”,大文人伏爾泰曾說過:“在道德上歐洲人應該是中國人的徒弟”,歐洲人傳說“中國人是全世界最聰明最懂禮貌的國家”,是一個黃金鋪地的國家。馬戛爾尼就是在這種傳說中長大的,他一生的夢想就是能到達那個神秘的東方國度——中國。

終于,1792年,英國國王派遣馬戛爾尼帶領使團出使中國。他們帶領船隊從英國出發,準備為中國皇帝乾隆過八十大壽。他們懷揣崇敬與渴望出發,曆經9個月的艱難遠航,終于到達了天津白河口。

英國國王給乾隆遞交國書,竟用這種稱呼,乾隆大怒:你配嗎?

從白河口前往北京的路上,所見所聞讓馬戛爾尼瞠目結舌,道路兩旁的民居多為茅草屋,道路崎岖不平,他所向往的東方國度,并不像馬可波羅所描述的“金碧輝煌,黃金鋪地”。

按照馬戛爾尼的想法,中英本是兩個政權獨立的國家,應該是獨立平等的,不存在誰給誰進貢的說法,但是,清朝官員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特意将“禮物”改為“貢品”。

英國國王給乾隆遞交國書,竟用這種稱呼,乾隆大怒:你配嗎?

到達北京,面見乾隆時,馬戛爾尼呈上英國國王的親筆信,可是,經過翻譯,乾隆的臉都氣綠了。原來,英國國王稱呼乾隆為兄弟,說英國和清朝是兄弟之邦,而且,末尾署名也是“您的手足兄弟喬治皇帝親筆”。

乾隆大怒,一個蠻夷君主竟然敢和自己稱兄道弟,你配嗎?随即,拒絕馬戛爾尼的一切請求,包括通商協定,天朝地大物博,無需互通有無,回去吧!

英國國王給乾隆遞交國書,竟用這種稱呼,乾隆大怒:你配嗎?

馬戛爾尼帶着乾隆賞賜的禮物,也滿懷對這個自己曾經認為最有禮貌的國家的失望之情回到了英國。而就是在這次失敗的外交後的四十多年,英國人再次來到了中國,不過這次帶來的不是“禮物”,而是堅船和利炮。

繼續閱讀